“部堂,那林云同实在是不知好歹,竟然敢如此顶撞。”

    接风宴结束后,朱纨就第一时间赶到赵文华面前搬弄是非,而后者也同样脸色难看。

    今天这顿接风宴吃的很是糟心。

    林云同虽然给了自己这位九卿大臣面子,但也仅仅只是面上的面子,对涉及核心的问题,林云同毫不退步。

    自己是来给朱纨站台撑腰的,这一点就算是初入官场的新手也能看出来,可林云同就是装傻充愣,张口闭口都不谈巡抚衙门,只说布政使司。

    这也是大明朝眼下比较畸形的地方政治结构的症结所在。

    巡抚和布政使到底谁大?

    巡抚的职权又涉及哪些?

    首先,明朝巡抚的品轶是不固定的,有二品也有三品,甚至最低都能到四品,像朱纨就是加都御史衔巡抚浙江,那么朱纨的品轶就是正四品。

    比林云同还要低两级。

    正四品领导正三品,没有矛盾就怪了。

    另外就是巡抚的职权范围,巡抚并非电视剧中所谓的一省大员或者说政治主官,巡抚包括所谓的巡按,是限定管辖权的一种特殊官员,属京官,奉皇命令牌下到地方的官员,有些钦差的性质。

    比如耳熟能详电影中的八府巡按包龙星,电影中说是一品,实际上就是个正七品的小官而已,本名叫做巡按御史,由都察院官员担任。

    那么,什么叫巡按?

    巡就是往来查看,按就是按察使,

    简单来说就是巡回法庭的意思,八府就很好理解了,皇帝指定八个府让你去办案,那么就叫八府巡按,在职权范围内也就是这特定的八个府内,你可以重新办理你觉得是冤案的案子并且监察涉及这些案子的官员,最后将口供和一些监察到官员违法犯罪的证据送回京城,就算是任务完成了。

    至于什么先斩后奏那就全是吹牛皮。

    但是在明朝,八府巡按是没有出过的,一般也就是两府或者四府巡按,甚至最低还有一府巡按。

    特定案件特定办理,何须牵连到其他的府?

    说明白了巡按才能说明白巡抚。

    巡抚和巡按一样,都属于都察院系统,准确称呼叫做巡抚御史。

    巡还是往来查看的意思,抚,则是督抚,督察安抚之意。

    和巡按这种只负责办案的小官不同,巡抚的主要职权就是督察辖区内的官员,操守上是否腐败、施政上是否正确、对皇帝和朝廷是否忠诚、对内阁的政令有没有不理解和执行不到位的地方。

    如此解释就简单明了了,巡抚,类似于后世纪委的工作职责。

    那么为什么巡抚逐渐变成了一省主官呢?

    恰恰是因为巡抚手中攥着的监察官员权力!

    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谁的屁股下面没有屎呢?

    因此很多官员因为害怕被巡抚抓到把柄,继而丢官甚至杀头,于是纷纷投靠巡抚,甚至连一省主官布政使都会主动向巡抚靠拢,寻求庇护,如此一来反倒是让巡抚成了一省大员。

    处理政务的权力被布政使司转移给了巡抚衙门,那巡抚就相当于同时拥有行政权和监察权,自然成为当之无愧的一省政治核心。

    但是这么一来就导致了一個恶果。

    首先就是巡抚获得了绝对权力,从而导致绝对腐败,其次巡抚大多数是御史出身,甚至很多都只是科道言官出身,他们从监察官员变成行政加监察一体,却压根不懂得如何施行行政权。

    也就难免出现外行领导内行的毛病。

    明中后期自从出了巡抚制度后,行政效率不仅没有提高,反而变得更加滞缓,廉洁意图没有实现,客观上反而变得更加腐败,甚至是数倍化的腐败!

    因为之前地方官员贪腐还担心被都察院查到,可自从有了巡抚后,只要将巡抚拉下水,那么自己无论怎么贪,都察院都查不到了!

    压根就不查又怎么会查到呢?

    讲明白巡抚的职权后也就明白了朱纨和林云同之间的矛盾,朱纨是巡抚,自然也想像其他省的巡抚那样大权独揽,可是林云同身正不怕影子斜,自己一不贪二不腐,管你是巡抚还是谁,能奈我何?

    林云同不怕所以不会交出行政权,如此一来,朱纨这个巡抚就成了透明人。

    浙江省直各司局、地方各府县官员升迁、调动还是向林云同那汇报靠拢,谁还会去买朱纨的帐。

    这才有了赵文华来浙替朱纨站台的事情发生。

    赵文华觉得自己出面可以让林云同退步,结果却惨遭打脸。

    面子该给的给,但权力坚决不交!

    “他是布政使,能怎么办?”

    赵文华虽然怒极,可也是毫无办法。

    朱纨两眼一眯:“若不如,就拿夏汛溃堤的事除掉他。”

    “胡说八道。”赵文华先是一怔,随后呵斥:“夏汛之事乃天灾,林云同身为布政使虽然有干系在身,但也非有完全过错,若是以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首辅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煌煌华夏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煌煌华夏并收藏首辅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