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彪最近很郁闷。

    自己出狱了,但又好像还困在一个无形的‘监狱’中。

    自从当初因为收保护费被知县陆远判了三个月徒刑后,胡彪就到了新安江修大堤,累死累活干了三个月,好不容易熬到刑满释放回归社会,胡彪却感觉自己竟然有些不适用了?

    赌档、青楼成为了衙门重点打击的场所,以往城中随处可见的娼寮更是被完全取缔,流动赌档开一家就要被官府冲一家,聚赌之人便会被官府捉拿,严厉处罚。

    大明律里没有对聚赌的刑罚条款,但是陆远可以罚钱啊。

    不愿意交罚款?

    那就打板子呗,至于打的重不重那就完全看陆远心情了。

    甚至说你要是身体不好,一不小心打死打残了,那就全怪自己命不好吧。

    如此,淳安县内谁也不敢不遵朝廷法令。

    至于说继续盘剥敲诈收保护费这种事,更是见一個判一个。

    轻则三五月,重则一年半载。

    这让打小混迹江湖,靠着好勇斗狠为生的胡彪一时间有些茫然。

    敢问路在何方?

    有那么一瞬间,胡彪甚至想到了去城外落草。

    但这个念头最终还是被胡彪亲手掐断。

    当地痞恶霸最多是抓到判刑,可是去城外落草为寇,那可是要被杀头的!

    生与死,还是活着好。

    胡彪没敢迈出那最后一步,可是又不能继续当流氓,吃饭成了大问题。

    颓废茫然了三个月,胡彪最终还是走出了家门,开始在城中寻找生路活计。

    再不出门就该饿死了。

    “酒楼跑堂,一个月二钱银子,管吃不管住。”

    “酒坊工人,一个月三钱银子,管吃住,要求:熟练。或为酒坊学徒,管吃住无月钱。”

    “码头力工,一个月三钱银子,管吃不管住。”

    “漕船跟船护卫,一个月八钱银子,警示:略有风险。”

    “......”

    招工的信息有很多,眼下的淳安城内冒出了很多的待业岗位,胡彪一一看过,可却都不满意。

    到酒楼当跑堂、做力工肯定是不行,胡彪拉不下那个面子,可去当工人胡彪又没有手艺,当护船.....

    胡彪思前想后,又摸了摸干瘪的腰包和肚子,发现自己只剩下这么一条路走。

    于是,胡彪去了新安江码头,来到一家名为‘远东’的商号应聘。

    并且签下了一份为期十年的雇佣合同。

    至于这个远东商号,自然就是陆家的产业了。

    陆远、陆东,远东。

    似胡彪这般的人在眼下的淳安有很多,那些个地痞流氓无路可走,便大多选择了跟船护卫这个职业,而这个行业,首选自然是远东商号。

    整个淳安,谁不知道远东商号掌柜陆东是知县陆远的堂叔。

    官商官商,这年头官商本就是一家,天然如此。

    皇帝老子还有皇产呢。

    就在陆远忙着扩充自己产业版图、疯狂敛财的时候,杭州城内大小官员已是严阵以待。

    通政使赵文华的行辕今日抵达。

    浙江巡抚朱纨站在了迎候官员班子的首位,其身后便是布政使左布政使林云同、右布政使谢兰、按察使马坤等浙江要员。

    当赵文华走出马车的瞬间。

    “下官参见部堂。”

    齐刷刷的,所有人弯下了腰。

    赵文华位列九卿,虽然品轶只有正三品,比不上六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但同为部卿大臣,既可以呼作部堂也可以呼作通政使。

    叫部堂更显尊重。

    这就好比副局长不能叫副局长,要不然岂不是显得不懂事。

    赵文华站在马车上先是俯瞰了两息时间,随后踩着软凳下车,乐呵呵的抬手。

    “各位同僚快免礼,快免礼。”

    说着亲手扶起了朱纨、林云同等人。

    “朱抚台巡抚浙江辛苦。”

    朱纨拱手:“为朝廷分忧乃下官本分。”

    “好。”赵文华点头,随后又慰问了林云同:“林蕃台宣慰浙江数载,功劳远大,阁老多次有言,论治行,林蕃台可谓我朝第一人。”

    “部堂过奖、阁老厚誉。”林云同不卑不亢答话:“都是同僚们相助之功。”

    只提同僚不提朱纨这个巡抚,便是露了身份。

    林云同嘉靖五年进士,授庶吉士,起步便是正六品的南京户部主事,比陆远高了两级,后在夏言内阁时期,二十年间升任浙江布政使,不能说属于夏言一党,但更不会是严党。

    属于务实的官员,奉行‘食君之禄,担君之忧’的人生纲领,在其位谋其政。

    因此和巡抚朱纨之间的关系并不融洽,斗争还是存在的。

    这也是赵文华来浙江的根本原因。

    替朱纨站台,撑撑场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首辅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煌煌华夏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煌煌华夏并收藏首辅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