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9章 格物院(1/2)
内阁班房之中。
刘健和李东阳中间的桌子上面摆着一堆书,俩老头一人捧着一本,苍蝇大小的字体,细小的笔画,着实有点为难两个老头,恨不得把脑袋扎进书里才能看清楚字迹。
这个时代照明手段有限,看了一辈子书,又那么大年龄,俩人都是老花眼,也是他们这些老年人的通病。
俩人尽管都是大学士,读的书都比戴义多,可是在对这些书中提出的各种概念理解上,并不比戴义强,翻了一遍之后,除了那本地理学和天文学能勉强看懂些,其他的都是看得一头雾水。
刘健最先把书放下,抬头看向坐在下首的王守仁问道:“皇上命你组建格物院,你现在有什么想法,说来听听!”
“书中的内容艰深晦涩,皇上有言,这些只是入门学问,后续还有更高深内容,一般人可能需要十几年才能读通一门学问,我想在国子监招募感兴趣的学子分别钻研,然后再招募开蒙童子授课,选拔更年轻的学子一起学习,只有积累了足够的人才,格物院才可以初步组建起来!”回来的路上,王守仁已经有了初步的想法。
“伯安的思路是对的,我们是越老思想越顽固,每个字、每个词都能看懂,连在一起就看不懂了,越看越迷糊,是应该找少年人学习,皇上写的这些都是天书啊!”李东阳也放下手里的一本《光学》,无奈的说道。
“那你回去就把兵部的差事交卸,我们在国子监附近给你找处院落,作为格物院的场所,还需要哪些条件,你回去拟个条陈递上来,我们酌情给你解决!”刘健痛快的决定道。
皇帝主导制定新的京察制度推行后,大批官员自首认罚,大批官员因贪污腐败被抄家流放,国库空前的充裕起来,做首辅近十来年了,手头从来没有这么宽裕过,刘健尽管对皇帝设立格物院不以为然,仍然痛快的表示支持。
“书中涉及冶铁,火药制作,天文观测,机械制造等等诸多格物实验,所需场地极大,必须有足够空间才行,尤其是天文观测,需择高处最佳,格物院暂时在国子监附近开办,日后新址可以在西郊香山附近择地建设,远离城中喧嚣,学子也可专心钻研学问!”李东阳考虑的比较细致。
另外他没有说出口的想法,那就是皇帝愿意住在城外研究格物,你们格物院也去城外陪着,看不明白的地方,也方便就近请教。
于是,在皇帝和内阁支持下,刚刚越级提拔到五品兵部郎中的王守仁,再次提升一级到从四品,转任新设立的格物院祭酒,负责筹组格物院。
格物院的开办场所就在国子监西面一墙之隔的院子,王守仁的品级也和国子监祭酒一样,他虽然祖籍浙江余姚,可是从小跟父亲在京城长大,中进士前也在从国子监读过几年书,对这里并不陌生。
王守仁并没有急着去国子监招人,皇帝亲自题写的格物院匾额挂上去后,大门敞开,院内除了一些负责打扫的仆役外,只有他一个人。
格物院低调的挂牌后,他就在自己的公房内读书,哪怕不能完全弄懂,他至少也得通读一遍才行,不然凭什么招揽人才?
没想到,他低估了国子监学生们的主动性,没等他去上门宣传招揽,就已经有胆子大的学生找过来了。
皇帝倡导格物的学问,无论是为了自己的前途,还是为了满足好奇心,都值得他们过来了解一二。
书籍只有一套,好在有十几本,可以轮流翻看,当然不能带走,真正有心学习,只能在这里抄写,拿回去慢慢琢磨。
这些书籍里面除了数学和几何国子监有算学传授以外,其他的内容对这些学生来说,都是前所未有的学问,能看懂的就有种茅塞顿开,闻道顿悟的感觉。
尤其是力学原理、热学、声学、电磁学、光学、化学、生物学这些前所未有的学科,里面诸多创新的名词和概念,偏偏又特别贴合日常见到的各种现象。
能看懂的学生如痴如醉,看不懂的也只能承认自己愚钝,请看得懂的帮忙讲解,这里面的学问可比那些四书五经有趣多了。
结果就是,格物院刚刚开张第一天,就招揽过来二十多个学生,只要是过来的学生,无论看得懂看不懂,都留下学习探讨了一天。
都已经过来了,灰溜溜的离开,那不是对外公开承认自己笨吗?
当然,大多数的学生还是能看懂一些,引发了兴趣,毕竟曾凡编写的时候已经考虑了这个时代的背景,尽量做到浅显易懂,一些实例也改用现在常见场景,便于他们理解。
感兴趣的人一多,书籍太少成了问题,第二天又有几十个学生过来学习,这下可好,两人看一本都不够了。
这些教材可不像《论语》《大学》那些经典,万把字一本书,这书里面随便一个章节就有万把字,字数少的一本都有七八十万字,想抄一时半会都抄不完。
王守仁雇佣了一批职业书匠连夜赶工,先抄所有书的前面部分章节,这样就快了许多,几天过后,总算是暂时缓解了书籍紧张的问题。
与过去监生们读的书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刘健和李东阳中间的桌子上面摆着一堆书,俩老头一人捧着一本,苍蝇大小的字体,细小的笔画,着实有点为难两个老头,恨不得把脑袋扎进书里才能看清楚字迹。
这个时代照明手段有限,看了一辈子书,又那么大年龄,俩人都是老花眼,也是他们这些老年人的通病。
俩人尽管都是大学士,读的书都比戴义多,可是在对这些书中提出的各种概念理解上,并不比戴义强,翻了一遍之后,除了那本地理学和天文学能勉强看懂些,其他的都是看得一头雾水。
刘健最先把书放下,抬头看向坐在下首的王守仁问道:“皇上命你组建格物院,你现在有什么想法,说来听听!”
“书中的内容艰深晦涩,皇上有言,这些只是入门学问,后续还有更高深内容,一般人可能需要十几年才能读通一门学问,我想在国子监招募感兴趣的学子分别钻研,然后再招募开蒙童子授课,选拔更年轻的学子一起学习,只有积累了足够的人才,格物院才可以初步组建起来!”回来的路上,王守仁已经有了初步的想法。
“伯安的思路是对的,我们是越老思想越顽固,每个字、每个词都能看懂,连在一起就看不懂了,越看越迷糊,是应该找少年人学习,皇上写的这些都是天书啊!”李东阳也放下手里的一本《光学》,无奈的说道。
“那你回去就把兵部的差事交卸,我们在国子监附近给你找处院落,作为格物院的场所,还需要哪些条件,你回去拟个条陈递上来,我们酌情给你解决!”刘健痛快的决定道。
皇帝主导制定新的京察制度推行后,大批官员自首认罚,大批官员因贪污腐败被抄家流放,国库空前的充裕起来,做首辅近十来年了,手头从来没有这么宽裕过,刘健尽管对皇帝设立格物院不以为然,仍然痛快的表示支持。
“书中涉及冶铁,火药制作,天文观测,机械制造等等诸多格物实验,所需场地极大,必须有足够空间才行,尤其是天文观测,需择高处最佳,格物院暂时在国子监附近开办,日后新址可以在西郊香山附近择地建设,远离城中喧嚣,学子也可专心钻研学问!”李东阳考虑的比较细致。
另外他没有说出口的想法,那就是皇帝愿意住在城外研究格物,你们格物院也去城外陪着,看不明白的地方,也方便就近请教。
于是,在皇帝和内阁支持下,刚刚越级提拔到五品兵部郎中的王守仁,再次提升一级到从四品,转任新设立的格物院祭酒,负责筹组格物院。
格物院的开办场所就在国子监西面一墙之隔的院子,王守仁的品级也和国子监祭酒一样,他虽然祖籍浙江余姚,可是从小跟父亲在京城长大,中进士前也在从国子监读过几年书,对这里并不陌生。
王守仁并没有急着去国子监招人,皇帝亲自题写的格物院匾额挂上去后,大门敞开,院内除了一些负责打扫的仆役外,只有他一个人。
格物院低调的挂牌后,他就在自己的公房内读书,哪怕不能完全弄懂,他至少也得通读一遍才行,不然凭什么招揽人才?
没想到,他低估了国子监学生们的主动性,没等他去上门宣传招揽,就已经有胆子大的学生找过来了。
皇帝倡导格物的学问,无论是为了自己的前途,还是为了满足好奇心,都值得他们过来了解一二。
书籍只有一套,好在有十几本,可以轮流翻看,当然不能带走,真正有心学习,只能在这里抄写,拿回去慢慢琢磨。
这些书籍里面除了数学和几何国子监有算学传授以外,其他的内容对这些学生来说,都是前所未有的学问,能看懂的就有种茅塞顿开,闻道顿悟的感觉。
尤其是力学原理、热学、声学、电磁学、光学、化学、生物学这些前所未有的学科,里面诸多创新的名词和概念,偏偏又特别贴合日常见到的各种现象。
能看懂的学生如痴如醉,看不懂的也只能承认自己愚钝,请看得懂的帮忙讲解,这里面的学问可比那些四书五经有趣多了。
结果就是,格物院刚刚开张第一天,就招揽过来二十多个学生,只要是过来的学生,无论看得懂看不懂,都留下学习探讨了一天。
都已经过来了,灰溜溜的离开,那不是对外公开承认自己笨吗?
当然,大多数的学生还是能看懂一些,引发了兴趣,毕竟曾凡编写的时候已经考虑了这个时代的背景,尽量做到浅显易懂,一些实例也改用现在常见场景,便于他们理解。
感兴趣的人一多,书籍太少成了问题,第二天又有几十个学生过来学习,这下可好,两人看一本都不够了。
这些教材可不像《论语》《大学》那些经典,万把字一本书,这书里面随便一个章节就有万把字,字数少的一本都有七八十万字,想抄一时半会都抄不完。
王守仁雇佣了一批职业书匠连夜赶工,先抄所有书的前面部分章节,这样就快了许多,几天过后,总算是暂时缓解了书籍紧张的问题。
与过去监生们读的书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