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氏的话不难理解,总会有一些小心眼或是爱占便宜的人,这些人的心若养大了,她会恨不得让你把她当祖宗供奉着。

    “外婆婆,您把心儿放肚里吧,我肯定会先紧着三十里村和五十里村来的。”

    一个这她家立足之处,一个是陈氏感恩之处。

    得了刘稻香明确的答复后,陈氏不再参与话题,只是在一旁与丁月桂逗着张桂花的双胞胎小子,这时正是萌萌哒的时候,可把陈氏稀罕得不行。

    才商量完这事,谢金多便带人捧着一摞册子过来了。

    “爷,这一摞登记的是每日卖出多少的流水帐,这一本,是每月的卖出的帐册,这一小本,是枫叶湖那边送来蛋时登记册子,还有这些是卖了红薯粉和该给二姑娘蛋的钱,都在这本册子上记着呢!”

    谢金多一直帮张裕德办重要差事,这些年处事也更加稳妥。

    一本本帐子,帐目分明,张裕德另叫人取了两个算盘过来,与刘稻香核算帐册。

    好在这些帐册不过是三四个月的,不是很难算清,不过是小半柱香的功夫,两人已把各自的帐册算清楚了。

    刘稻香左手打算盘,又手拿笔时不时记上一笔,不多时,就听她清脆悦耳的声音响起:“红薯粉的总重量对得上!”

    张裕德这边也算完了细帐,笑道:“我这边也没有错,红薯粉十文钱一斤,当初在你那里拉了十万斤过来,扣掉本钱,咱们三股,一个人能分得三百两银子。”

    “三百两?”张桂花忍不住惊呼。

    刘稻香笑得眉眼弯弯:“是呢,娘,这东西别看是贱物,可胜在好吃,大多数人都买得起,弄个酸辣红薯粉,又或是肉沫粉丝汤之类的,都不错,即好吃又能饱肚,尤其是在大冷点,不想开火煮饭,拿温水泡一上午,中午就能煮上一碗了,多省事儿。”

    “稻儿说得不错,这红薯粉刚开始不好卖,后来,我就叫人把红薯泡发了摆在铺子边,若有不少人来店里问,便叫人煮上一碗,再让大家伙儿免费尝尝,就只让他们尝尝,嘿嘿。”

    张裕德笑得很猥琐,刘稻香无语,这算不算叫饥饿营销?大冷天,给人家一口热汤,刚舒服点儿,什么?还想再来点?然后告诉人家,不多给,要想吃?行,掏钱买吧!

    张桂花惊叹:“真想不到,那红薯粉这么受欢迎!”

    刘稻香转了转眸子,又道:“咱也就试下水,依我看这红薯粉挺受大家喜欢,要不了几年,肯定会有人折腾出来,小舅舅,咱们给红薯粉弄个名字吧,什么富旺红薯粉,又或是红火日子红薯粉。”

    赚钱的东西,谁不喜欢?生意场里有竞争属正常。

    张裕德琢磨了一下,这才问道:“能不能跟你们镇的人订下契约,你出面大量收购红薯,一文钱五斤,往后些年,就定下只准我们收购。”

    这是要小面积的垄断了?!

    刘稻香心中惊讶,自家这个小舅舅好像大脑很强大,她才不过提了那么一点点,他便反应过来了!

    “行,我明日修书一封,小舅舅一派个人连夜送去给镇长爷爷,我先与他说说这事,只说我家今年又添喂了不少猪,大量需要红薯,正好,此时种红薯秧子还来得及。”

    张裕德点头笑道:“你明儿一早就起来写信,若不是怕惊动了那些对手们,我都想亲自跑一趟。”

    刘稻香一点都不担心:“小舅舅,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就凭咱家与镇长爷爷一家的关系,只要他收到书信,便是有人知道了,那也改不了他的决定。”

    连山镇一带多丘陵,且基本是红土,旁的不能种,红薯却是大大能种的。

    她记得前世在网上无意中看到过,红土种出来的红薯个儿特别大,产量也高。

    或许,她能让连山镇一带人村民过上好日子也说不定。

    她这边还在想着这些,那边张裕德已揭过此页,又说起了另一事。

    “好了,红薯粉的事说完了,先把红头雁的事说完,到时一块儿分银子。”张裕德拿起另一本册子递给了刘稻香。

    刘稻香接过来一瞧,是红头雁生的蛋的流水帐,每日捡了多少个,又多少斤,其实,基本上都差下多,有时一日不过两千八百零几斤,有时又有两千八百六七十斤,又或是两千九百斤左右,平均算下来,大概一天能得到两千八百五十八斤的样子。

    她又听得张裕德说:“红头雁的帐不难算,这才产了一个月左右的蛋,这册子上只记了二月分中下旬十五日的,红头雁的蛋与鸭蛋的价格一样,今年是六文钱一斤,我按这个市价向你收购,这是半个月的银钱。”

    他指了指在帐册最末一页,最后一栏,写了二月份共收了多少蛋,又多少斤,折处成银子是二百五十七两二钱二十文。

    大周朝的换率是一两金子等于十两银子,一两银子等于十钱又等于一贯铜钱,一贯铜钱等于一千文,一钱等于一百文铜钱。

    张裕德先给刘稻香两张一百两,及一张五十两的银票,又给了她七两二钱二十文散碎银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农门坏丫头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浅醉微梦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浅醉微梦并收藏农门坏丫头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