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就这么办,我好就没搂着我两个乖孙孙睡了。”这对双胞胎是陈氏一手带大的,她最能分辩出哪个是张智浩,哪个是张智瑜,就连张桂花这个亲娘,偶尔也有搞错的时候。

    “我娘住在西边的那处主院里,另外,还有两处小院,姐姐是单独住一处,还是跟外甥女们住一处?”

    张桂花笑答:“我们还是住一个小院好了,你瞧瞧,你这花园已经够大了,我若单独住一个院,这来回走动,着实累人,还不如住一块来得方便。”

    张裕德见自家姐姐不想分开住,也就不再多说,只是带了她们往西边的院子去了。

    果然如他所言,陈氏一个人住在西边的主院里,院子够大,左右厢房,还各带了耳房,刘稻香没见过富贵人家的院子,只觉得自家小舅妈是个爱花草的,处处都摆放着花花草草,让人的心情不由自主的飞扬起来。

    陈氏在一旁乐呵呵地说道:“桂花啊,这就是我住的地方,我都说了,不用住这么大的地方,可你弟说什么,要让我把这辈子的福分不要落下,该享福时就享福。”

    陈氏的男人早逝,因此,她的屋子装饰的比较素净,也没有那些出彩的东西,总的来说,还是很符合她的身份。

    一家子都窝在陈氏屋里说家常,不用张桂花吩咐,唐姑姑已经带了人把带来的行李都归置到了各处。

    不时,便有丫头来禀说是晚饭已准备好了。

    张裕德笑道:“走,我前儿从别的海船上弄了一篓子大海蟹回来了,个大,肉多,你们肯定喜欢,我特意叫人做成了香辣干锅,前儿做了一锅子,都是娘跟月桂包圆了。”

    听说有新鲜的海蟹吃,刘稻香三姐妹两眼冒光。

    到了花厅,果然远远的闻到了一股子香辣味,又见得桌子最中间摆着个铜锅子,里头正是炸得酥脆的香辣蟹。

    不难看出,张裕德为了这顿接风宴,着实花了不少心思,一桌子的新鲜海味儿,青州离福州路途遥远,能把这些东西运过来,只怕费了不少人力物力。

    吃过晚饭,又说了一阵子话各自回房休息不提。

    于此,又在家里歇了两日,刘稻香这几个小姑娘终归做不到静守寂寞读佛经,闹着丁月桂要去街上玩耍。

    张裕德最近十分忙碌,约好了五日后带她们去郊外的牧场骑马。

    青州城的东西的确比连山镇的花样多,质量也来得更好。

    就连一惯勤俭的张桂花,也忍不住买了许多绸缎与首饰。

    刘稻香尤记得自家娘亲看到那些精美的钗簪时,那两眼放光的样子,还一些碎碎念:“早知如此,当初就不该在镇上打那些个首饰。”

    她说的是二月初二那日去镇上首饰铺打的那些银饰,与眼前的相比,真是甩出去不知几个州。

    简直都不想再戴了!

    “娘,总归会有用得上的时候,大不了,以后拿来赏人也是使得的。”刘秋香温温婉婉的劝说。

    刘稻香也跟着道:“那些首饰也不错啊,可是娘为我们打的,上回我戴了去村里找翠花玩,她还羡慕来着。”其实也不是不能戴,在乡下家里戴还是很好的。

    如此一番安慰,张桂花才好受了点。

    只是好受归好受,一咬牙,她就把刘稻香孝敬的二百两银票全拿来买首饰了。

    看得一旁的丁月桂惊得下巴都掉地上了,自家姑姐不会是脑子进水了吧!

    她却是不知,张桂花是受了太大的刺激。

    也怪张裕德,每次给她带的都是简单大方,显端庄的头面。

    但是,张桂花骨子里就是一个村妇,在来青州城之前,去得最远的也就是土牛县。

    在张裕德眼里的简单大方,在她眼里,那款式就是普通了点,所以,她才会带了闺女们去镇上铺子打首饰。

    今儿,在这银楼里看到了一对手镯,跟她的一模一样,要价,却是二百两。

    张桂花自此,就不淡定了,不对,是陷入了疯魔购物当中。

    不但刘稻香她们得了头面,连丁月桂与陈氏也各得了一份头面。

    很快,张桂花就发现,银票真是太不经花了!

    一上午,仅仅一上午,张桂花就把带来的银票花了个七七八八。

    刘稻香暗戳戳的想,她娘手上,估计就剩下点碎银子了,这还是留着要陪自家外婆打鬼胡子用的,不然,估计她会花得兜里一个铜板子都是不剩。

    反正吃住都在她小舅家......

    上午,大家是陪张桂花逛街,下午,是张桂花陪三闺女逛街。

    无他,因为她兜里的钱不多了。

章节目录

农门坏丫头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浅醉微梦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浅醉微梦并收藏农门坏丫头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