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有人说是他们父子畏罪自杀。

    长安,皇城,中书省内,李承乾看到这个消息,有些意外。

    于志宁怒道:“明明他们瞒报了赋税,现在反倒有人来指责朝中逼死了地方一门父子。”

    房玄龄好似没看到太子的烦恼,而是带着几份奏章离开了这里。

    李承乾笑道:“褚侍郎?”

    褚遂良连忙起声道:“臣在。”

    “支教的月例钱都分发下去了吗?”

    闻言,褚遂良蹙眉道:“回殿下,都安排好了。”

    “再去问问,要你自己亲自确认。”

    “喏。”褚遂良收拾好眼前的书卷,匆忙离开了。

    张大象与大理寺卿孙伏伽还站在中书省内。

    见太子看了渤海送来的回报,似乎就当什么都没有发生过一样,孙伏伽询问道:“殿下,还查吗?”

    李承乾手中拿着一卷账册,目光看着账册,言道:“查,当然要查,他们瞒报赋税,拿走的是社稷的资产,一查到底,不见到赋税绝不松口。”

    孙伏伽朗声道:“喏!”

    张大象行礼道:“臣这再去安排官吏,协助大理寺。”

    两人走出中书省,见张大象神色苦恼,孙伏伽道:“是在担忧士族中传来的闲言碎语?”

    张大象道:“他们连朝中都敢抹黑,就差没说朝中官吏欺凌他们地方。”

    孙伏伽笑道:“查,就算他们这么说也要一查到底的。”

    两人说着话,就见到李百药急匆匆走入中书省内。

    “太子殿下,西域送来的奏章。”

    李承乾搁下手中的账册,拿过李百药递来的奏章。

    他还补充了一句,道:“这是郭寺卿送来的。”

    奏章确实是郭骆驼所写,他还盖着司农寺的印信,奏章说的是张士贵安排了三千人在伊犁河南岸种棉花,一共是两百顷地。

    郭骆驼亲自奔赴西域,了解棉花这种作物的习性,甚至还养了一条狗,他见到这头能够驱赶羊群,这是一条很灵醒的狗。

    李承乾蹙眉看着这份奏章,已想不起来训练犬类起源是从什么时候来的。

    郭骆驼的设想有很多,这个时节是伊犁河瓜果丰收的季节,也是种植棉花最重要的时节,他到了西域已是三月下旬,这书信快马加鞭送到长安现在已是四月上旬了。

    他觉得现在开始种棉花已有些晚了,往后可以提早月份,且看看如今的棉花能够有多少收获。

    并且他亲自见过西域的水土,还觉得其实伊犁河的北岸,也就是欲谷设盘踞的地界更适合种棉花,但眼下鞭长莫及。

    还要在西域种菜,养豆芽,大范围地建设坎儿井。

    西域是很适合建设坎儿井的,而且他还在高昌城内发现了类似坎儿井的建设。

    以往在关中没见郭骆驼有这么多事要做,现在去了西域,他倒是可以大显身手。

    李承乾错愕一笑。

    后续所记录的都是一些关于安西都护府建设的事宜。

    将原本的高昌城与可汗浮屠城改名后的庭州建设成两座军城,用来屯粮屯兵。

    在高昌城的南面修建安西都护府。

    从北面的庭州开始自南向北,高昌,安西都护府,以此三地建设三座兵镇,如此大唐扼守西域的东南要道。

    李承乾看完了奏章,将其放在一旁,李百药已离开了。

    喝下一口茶水,继续看着手中的奏章,现在的长安城人口有二十万户,大致上有八十万到九十万的人口。

    算上关中各县到潼关为止,拢共有五百万左右的人口。

    这人口数量说不上多,也说不上少,比往年好太多了。

    经过十余年的休养生息,现在关中的壮劳力也越来越多,卫府已很久没有募兵了。

    父皇秉持着轻徭薄赋的方略,并且在两年前,贞观十年的时候改制了军中卫府,减少各地卫府的人数,朝中募兵也只招收二十岁以上的男子。

    整理完,中书省的奏章,李承乾从中挑了几卷,便去寻父皇。

    问了太极殿前正巧路过的太监,才知父皇现在凌烟阁。

    这些天很忙碌,都快忘了来三清殿拜见道祖他老人家,心想着他老人家应该不会计较晚辈礼数不周的事。

    草草在三清殿上了一炷香,便去凌烟阁去见父皇。

    李世民站在凌烟阁内,双手背负,看着一幅幅画像,听闻有沉重的脚步在木制台阶的吱呀声。

    回头看去,见到是儿子,他又道:“忙完了?”

    李承乾递上奏章道:“父皇,这是近来各地的呈报。”

    李世民示意让一旁的太监先拿着,走了两步,望向窗外,道:“你近来处置朝政政事用的时辰越来越少了。”

    “处理朝章政事越来越娴熟了。”

    李世民道:“近来可还有练箭?”

    “最近没有在早晨练箭术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大唐太子的悠闲生活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张九文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张九文并收藏大唐太子的悠闲生活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