淤地坝最早在明朝始建,现在它会尽早地出现在大唐。

    东宫储君本就执掌关中建设大权,这个大权是皇帝赐予的,只要得到皇帝准许,并不需要旨意,可以直接下达太子政令。

    太子的政令向来都是直达京兆府,京兆府直接将政令交给关中各县,召集民壮开始建设淤地坝。

    当京兆府抽调出人手,颜勤礼与许敬宗第一时间便在长安城召集民壮。

    还在与将士们修建沟渠的侯君集,见到京兆府门前站着一队民壮,他拉过一个老石匠,问道:“这是去做什么?”

    老石匠看了眼京兆府门前的一队队民壮,道:“多半是有安排的。”

    侯君集蹙眉道:“是太子又有安排了?”

    老石匠解释道:“放心,给京兆府办事是给钱的,有活干这些人都抢着去的,老儿的孩子也去了。”

    说罢,老石匠指着民壮中一个瓜愣瓜愣的年轻人,道:“那就是老儿的孩子。”

    侯君集见石板铺设到自己这边了,忙将泥浆倒下去。

    这种泥浆也是工部提供的,听工部的官吏说是太子殿下将配方交给了工部侍郎。

    现在修建沟渠用的正是这种泥浆。

    老石匠回道:“大将军且放心,当年太子殿下就用这种泥浆在东宫修房子,很扎实的,要不好用,工部也不会如此安排。”

    李泰容不得多做准备,因京兆府的人已过去了,他第二天就去了渭河,从现在开始动工,到了夏季水位下降的时候,正好能够竣工。

    渭水河畔,李泰策马来到河边,许敬宗命人在这里搭了一个简易的木棚,用来各地县官前来报备民壮。

    许敬宗嘴里咬着一张胡饼,提了提裤腰带,对着几个民壮道:“做事要积极,少不了你们工钱,农忙之前不建好,某家交不了差,你们的工钱也是要克扣的。”

    言罢,一群民壮手脚麻利地干活。

    许敬宗嘴里咬着饼,又指挥道:“那边几个,会游水吗?”

    “回少尹,我等会游水!”

    许敬宗嘴里还咬着一张饼,递给他们一人一根长杆子,含糊不清地吩咐道:“你们几个下水,去测测水位。”

    “喏。”

    李泰策马到了近前,翻身下马看着京兆府一众官吏正干练地指挥着民壮做事,他们穿着官服但还能与乡里的民壮说说笑笑,数百个民壮聚集在一起,欢声笑语地做事。

    即便是被京兆府的官吏打骂了,他们还是笑呵呵地模样。

    这就是皇兄门下的官吏,光是看着就能感受着这些人对关中乡民十分了解,相处得也十分好。

    李泰将马儿缰绳交给一旁的护卫,快步上前道:“许少尹。”

    许敬宗连忙作揖行礼道:“魏王殿下,臣等奉太子命,协理魏王殿下共同修缮淤地坝。”

    李泰勉强一笑道:“皇兄政令刚下达,昨天不到两个时辰你们就准备好了人手,今天让小王有些来不及准备。”

    许敬宗连忙道:“魏王殿下万万不要这么说,我等早已习惯了这种行事作风,未免莽撞了些。”

    近来有些瘦了,许敬宗感觉腰带很不合身,他嘴上没说又提了提腰带,在后腰收紧。

    不多时,上官仪与郭骆驼也策马而来,来人行礼道:“臣弘文馆主事上官仪。”

    郭骆驼翻身下马道:“臣司农寺卿郭骆驼,奉命来监督淤地坝修缮事宜。”

    李泰看着众人,双手背负。

    这些人站在眼前,一个个来得快,说话的语速也很快。

    一时间,李泰竟不知该如何安排他们,他走入草棚内坐下。

    正是冰雪刚消融不久,雨水还在下着,天气不见得有多么温暖,刚刚跳下河的几个民壮又爬上河岸,他们将标注水位的杆子插在河道中。

    李泰道:“以往你们是怎么办事的,就按你们的方式来,小王只是负责监造。”

    “喏。”上官仪拿出几份卷宗,道:“这是近年来河道记录,其中就有河道宽窄变化,河道高低亦记载,先前工部规划一共有五处淤地坝,下官以为,一直到洛阳可以建设七座淤地坝。”

    李泰看着一卷卷的卷宗,其实自编括地志以来,河道变迁的记录他都看过,上官仪的能力颇为不错。

    自许敬宗任职京兆府少尹,上官仪任职弘文馆主事已有三年,这三年当初几个不起眼的人,都成了东宫门下最得力的臣子。

    郭骆驼道:“下官去看看各地的河滩,马上就要农忙了,奉太子之命,在修建淤地坝时,不能拖累春耕。”

    几人站在棚内,还在议论不休。

    见插不上话,李泰也走到外面,他发现郭骆驼竟然看着一株草,还观察了许久。

    随后郭骆驼起身走向了远处。

    李泰跟着他的脚步。

    郭骆驼看着一处沟渠道:“魏王殿下,这就是坎儿井。”

    李泰看着这处沟渠,疑惑道:“当初修建坎儿井时,不容易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大唐太子的悠闲生活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张九文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张九文并收藏大唐太子的悠闲生活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