巾,李世民用热乎的布巾擦了擦脸,酒意就消去了大半。

    “你爷爷回来了?”

    “儿臣把爷爷接回来了。”

    李世民深吸一口气,言道:“呵呵,我们李家虽说兄弟姐妹众多,可人心也复杂。”

    李承乾揣手站在一旁,看着外面的雨景,“儿臣在想父皇昨晚说过的问题。”

    “你说。”

    “要收服西域就要顾及吐蕃,而且西域还有一个高昌。”

    李世民颔首。

    “高昌王父子是个胆小怕事的人没错,可大唐一旦出兵攻打,势必要面对高昌与西域诸国的联合,还有伊犁河附近的部族。”

    李世民示意这个儿子继续说。

    “父皇可还记得西域小国于阗?”

    “朕当然记得。”

    “于阗欠儿臣一个天大的人情,父皇可以借此命他们重建安西四镇,远交近攻嘛,这就是父皇当初对付颉利的手段吗?”

    李世民看着这个儿子,有些事不与他说还好,一旦与他说了,这小子的成长速度非常快,分析利弊,从以往的那些事中找到端倪,还能加入一些新奇的做法。

    当说起增加市税的时候,父子俩又起了争执。

    “母后,不入殿吗?皇兄也在呀。”小兕子很懂事地没有惊扰殿内的谈话,而是小声问着。

    本来想着丈夫多半很不高兴,想让兕子一起来安慰丈夫。

    现在看这个情形,长孙皇后觉得自己的担忧是多余的,父子俩因国事开始讨论起来,很快就从曲江池的烦闷情绪中脱离了出来。

    她又抱起小女儿道:“走吧,与母后一起去东宫用饭。”

    甘露殿的谈话依旧,已经有太监送来的饭菜。

    李世民的心情好了不少,正吃着饭菜。

    李承乾咬着一根鸡翅,接着道:“父皇,就不该在太极殿摆宴,让他们三三两两各自来觐见就好。”

    李世民沉声道:“往后辽东与西域未收服,就别轻易言泰山之事。”

    “嗯,儿臣答应父皇,大业不成,不谈泰山。”

    父子俩吃着饭,就做了这么一个约定。

    泰山封禅是一个表率,是一个当皇帝功绩要达标的职业成就。

    “朕想着要不要让温老先生告老还乡,颐养天年。”

    “他老人家一把年纪了,不能奔波,就留在长安。”

    “听说他的门生很多,你不想利用吗?”

    李承乾吃着饺子,蹙眉道:“现在长安城内的人口越来越多,何况整个关中上百万人口,治理好这片地,难道不是一件意义重大的事吗?儿臣知道自己所做的事有多大的价值。”

    李世民重重拍了拍这个儿子的肩膀,笑道:“有朝一日,朕是不是还要仰仗你。”

    李承乾迟疑道:“父皇往后不要再这么大摆宴席了,儿臣在休沐前就主张还要继续节俭,这一次是儿臣疏忽,下一次儿臣会与母后说的。”

    “你……”

    “儿臣绝无指责父皇的意思,这是劝谏。”

    一顿饭用完,李世民看着这个已长高的儿子,想要数落他又不知道话从何起,只能道:“朕乏了,你回去吧。”

    “儿臣告退。”

    曲江池的宴席并不愉快,第二天就有消息从宫中传出来,东宫太子劝谏当今陛下不要再大摆宴席,此风不可长。

    太子的贤明之风,朝野一时间称颂。

    李道宗没有去那场宴席,昨天还在京兆府忙着公事。

    冻雨到了昨夜就停下了,今天的长安下着细雪。

    李道宗早早来到京兆府,看到狄知逊往一碗黍米粥中倒入一些酱油,十分享受地喝着粥。

    “现在是不论吃什么都要加酱油了,是吗?”

    狄知逊端着碗解释道:“府尹有所不知,现在的长安坊民多数人家勤俭,他们用饭食往粥中滴入一些酱油,就能让一碗粥变得十分美味,府尹要不要也尝尝?”

    说着话,他就让儿子狄仁杰也给府尹盛了一碗粥。

    李道宗学着样子,往碗中倒入几滴酱油,而后用筷子搅和一番,喝下一口粥细细回味着。

    狄知逊又道:“酱油便宜,只需四十钱一壶,一壶酱油足够一户人家用一个月,还能省去盐。”

    李道宗大口喝着粥,心中想着这种吃法带来的好处。

    酱油是蘸料,可它同时还能给人们带去咸味。

    记得泾阳刚刚酿出来的酱油很咸,李道宗是尝过的,几次调整配方之后味道才更好。

    酱油滴入水中,只需三两滴,一碗汤也能具有咸鲜味。

    狄知逊又道:“这是现在乡野村头,人们用饭时的一件美事,让食物更好吃,这又何尝不是造福人间?”

    狄仁杰小小的人,也坐在一旁喝着粥,他说:“小子听晋王与纪王说过,吃饭是头等大事。”

    太原地界,自大唐立国之初,武德年间,李渊将太原分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大唐太子的悠闲生活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张九文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张九文并收藏大唐太子的悠闲生活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