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一生大多起起伏伏,俞大猷的一生却是起伏伏伏起伏伏伏伏伏伏!

    如果按他的功绩,封个国公都不为过,结果他却落得个被贬五品佥书,郁郁而终。

    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他如果知道是为什么,那就不会落到那步田地了。

    俞大猷这会儿已然经历了一个起伏伏伏的过程了,从武举高中擢升千户到上书被罢免,他也就用了两年多,那次他还挨了一顿乱棍!

    他想平倭寇,他想征安南,他想战北虏,老天爷为什么就是不给他机会呢?

    说实话,这点小打击对他来说还不算什么,现在他还只是壮志难酬而已。

    如果按历史的轨迹发展下去,后面那才叫刺激呢,他的功绩大多都被别人抢去升官发财了,每次一旦战事稍有不利,那背黑锅的一定是他!

    曾淳正是因为知道他以后的遭遇才会想到第一個便将他招至麾下。

    俞大猷接到五军都督府的八百里加急调令,还以为机会终于来了呢。

    结果,他拿着调令,顺着驿站日夜兼程辛辛苦苦赶到京城的时候却什么任用都没有,五军都督府只是让他听候调用!

    这一下着实把他给整懵逼了。

    他就这么满脸懵逼的在中军都督府衙门里坐了大半天,直到酉时都过了,衙门里的文武官员都陆陆续续回去了,终于有人带着他来到定国公府的一个大院里。

    定国公是什么人他自然知道,人家就是中军都督府左都督啊。

    问题,院子里为什么是一堆公子哥儿呢?

    他看着大堂中正在忙活的五个公子哥儿都不知道说什么好了,这些人往小纸袋子里装什么东西呢?

    曾淳一看俞大猷的模样,那也不由得愣住了。

    俞大猷的身形倒是魁梧得很,那一块一块的腱子肉撑得袍服都鼓鼓囊囊的,比李言恭他们身上的大了一倍都不止。

    问题,这会儿俞大猷的胡须都差不多有一尺长了,而且满脸的风霜,看上去最少也有四五十岁了!

    李言恭一看俞大猷来了,却是直接起身拱手道:“俞将军,听闻你武功天下第一,请指教指教。”

    说罢,他一个箭步上去,就是一拳。

    俞大猷这些年郁郁不得志,那着实是到处找人切磋去了,他的武功那也不是一般的高。

    他也看出来了,这小家伙是有两下子的。

    或许,人家定国公府的人是要看看他的实力呢。

    他认真的拆档了几下,让了三招,随即闪电般一掌,直接拍得李言恭倒飞了回去。

    这家伙是真的厉害!

    李言恭那就跟打了鸡血一样,兴奋的道:“维忠,一起上。”

    郑维忠闻言,那是立马撸起袖子跟着李言恭一起冲了上去。

    结果,这一次俞大猷还是让了三招,随即便闪电般出掌,拍得他们倒飞回来。

    这功夫真不是一般的高,因为人家的力道用得太巧妙了,把人拍飞了却没有拍得人吐血,甚至没有拍得人受一点伤。

    徐文璧见状,那都忍不住赞赏道:“果然不愧天下第一高手!”

    俞大猷连忙拱手谦虚道:“天下第一高手不敢当,几位公子找我,不知有何贵干。”

    曾淳闻言,缓缓起身郑重道:“俞将军贵庚啊?”

    俞大猷颇有些感慨道:“俞某今年四十有五了。”

    如果按普通老百姓的寿命,你这年纪坟头草都要长几尺高了。

    曾淳又郑重道:“俞将军,你知道你为什么蹉跎几十年还是个落职千户吗?”

    这话问的,要脾气不好的都该发火了。

    俞大猷脾气倒是很好,不过,他也不知道怎么接这话茬。

    曾淳还是满脸郑重道:“你并不缺才华,也不缺实力,如果给你机会领兵,伱也不会缺功绩,但是,我可以告诉你,就算你功勋盖世,你也不会比现在好多少,你知道你缺什么吗?”

    俞大猷想了想,颇有些无奈道:“难道我缺德?”

    这是民间的说法,上辈子太缺德,就会遭报应,这辈子就会倒霉透顶。

    曾淳颇有些哭笑不得的摇头道:“俞将军,有句老话你应该知道,这世上并不缺千里马,缺的是伯乐,你缺的是一个强有力的后台,你知道吗?”

    没想到,俞大猷竟然幽幽叹息道:“这个我自然知道,但我一个小小的军校,谁又能看得上眼呢?”

    这是事实。

    因为大明永乐朝之后文官的权势是越来越大,武将的权力是越来越小,到了嘉靖朝,一个正三品的卫所指挥使甚至都比不上一个七品知县了,哪怕是正二品的都司指挥使那都得听七品巡按御史的。

    其实,大明朝一开始并不是这样的,很多公侯勋贵那都是从千户乃至百户慢慢打上来的,特别是永乐朝,大部分公侯勋贵那都是千户乃至百户出身。

    洪武大帝甚至都曾留下祖训,非军功不得封爵,那会儿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大明嘉靖第一奸臣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星辰玖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星辰玖并收藏大明嘉靖第一奸臣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