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面那都是开着十多扇大窗的,中间更是绿树成荫到处都是亭台楼阁。

    结果,这还没到地头,他跟着学录一直往里走,走进第三进大院之中才到了祭酒和司业等官员值守的敬一亭中。

    这敬一亭并不是亭子,而是一个面阔五间的大厢房,司业马一龙就在中间偏右的一间厢房之中办公。

    曾淳跟着学录走进去,那是连忙拱手躬身道:“学生曾淳参见马大人。”

    马一龙微微点头道:“嗯,不错不错,果然一表人才。”

    说罢,他便对着那学录挥手道:“去,叫言恭过来。”

    紧接着,他又客客气气的介绍起国子监的规矩来。

    他这里刚介绍的差不多,一个壮硕的少年便跟着学录走进来,毕恭毕敬的拱手躬身道:“学生李言恭参见马大人。”

    马一龙微微点了点头,随即便抬手道:“言恭,这是你们的新同窗曾淳,你带他去广业堂,好生给他介绍一下同窗。”

    李言恭又毕恭毕敬的道了声“遵命”,这才带着曾淳往外走去。

    这小子虎背熊腰的,浑身的腱子肉,一看就不像是个读书人。

    曾淳跟着这小子出了敬一亭之后,便忍不住问道:“李兄,你是举监吗?”

    他这其实就是拐弯抹角的说法,这小子绝对不可能是举人。

    果然,李言恭憨憨的道:“我哪里有那本事考上举人,我是蒙荫入监的,曾兄,可不敢叫我李兄,你肯定比我大,我才十四呢。”

    你才十四你长这么壮实!

    这小子姓李,这会儿朝中正三品以上的官员就没有姓李的,而且,这家伙又这么壮实,极有可能是公侯勋贵之后,公侯勋贵里谁姓李?

    朱元璋的外甥,曹国公李文忠!

    不过,曹国公李文忠之子李景隆在靖难之役中是南军主将,所以爵位被夺,直到嘉靖朝曹国公的后人才被重新册封为临淮侯。

    这会儿总督京营戎政的就是临淮侯李庭竹。

    想到这里,曾淳颇有些吃惊道:“令尊不会就是京营总督吧?”

    李言恭又点头哈腰道:“是啊,那正是家父。”

    你小子这么尊贵的身份在我面前点头哈腰干嘛?

    曾淳愣了一愣便明白了,因为那些嚣张跋扈的公侯勋贵基本都活不过三代,洪武朝册封的几十个公侯勋贵延续下来的好像就三家,永乐朝册封的公侯勋贵延续下来的好像也不到十家!

    这些能延续下来的公侯勋贵虽然一个个都手掌兵权,位高权重,但基本都老实的很,苟到了极致。

    嗯,这个苟道要好好学学,凡是能麻痹当朝皇帝的,那都得好好学学。

    曾淳琢磨了一阵,李言恭已然带着他走进广业堂中。

    广业堂里面着实宽敞的很,但讲台下面的小条桌并不多,好像总共就二十个,而且,现在里面也就坐了三个年轻人。

    这会儿还不到卯时,点卯的学官也还没有来,倒是不用讲太多规矩,只要不大声喧哗就行了。

    那三个年轻人正聚一起低声聊天呢,李言恭一进来,其中一个便忍不住问道:“言恭,这位是?”

    这几个也不像是从小苦读诗书的人,因为这几个家伙都壮实得很,不用问,这些肯定都是公侯勋贵之后。

    曾淳连忙拱手躬身道:“小弟曾淳,昨日蒙圣上恩典入监。”

    他这是又学了李言恭的毕恭毕敬,又是学了徐阶的在外人面前老是提皇恩皇命什么的,这样传到嘉靖耳朵里就显得他特别知道感恩。

    那三个年轻人连忙起身还礼道:“曾兄客气了,小弟徐文璧,小弟张元功,小弟郑维忠。”

    果然,这几个都是公侯勋贵之后。

    他昨晚还是做了些功课的,现在掌控兵权的公侯勋贵他爹也都知道。

    徐文璧应该是定国公徐延德之子,这会儿定国公徐延德掌中军都督府。

    张元功应该是英国公张溶之子,这会儿英国公张溶掌左军都督府。

    郑维忠应该是武安侯郑昆之子,这会儿武安侯郑昆掌后军都督府都督府。

    这几个家世都不得了啊,能选入国子监进修就证明以后十有八九是要继承爵位掌控兵权的,只要跟他们混成了好兄弟,那以后要培养自己的势力就简单了。

    至于什么公侯勋贵与皇室休戚与共,那就是屁话,在利益面前当皇帝的算个屁。

    他们之所以与皇室休戚与共那是因为没有人能给他们更多的利益,让他们过得比跟着皇室混还要好。

    皇室能给公侯勋贵什么利益,无外乎爵位、俸禄、封地。

    爵位不用管,他只是想欺君,不是想造反,这些人跟着他混爵位肯定不会有问题,俸禄那就不算什么,公爵一年也才几千石,他完全可以给十倍百倍,封地那就更不用说了,这些人只要跟着他混,以后给他们在海外封个国都没问题!

    也就是说,这些人是完全可以拉拢的,只要用利益将他们捆绑住,他们绝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大明嘉靖第一奸臣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星辰玖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星辰玖并收藏大明嘉靖第一奸臣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