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他没死。

    他还想长命百岁呢,他还想妻妾成群呢,他还想子孙满堂呢。

    这些都是正常人最朴实的想法。

    可是,大明朝要完蛋了,这些朴实的想法对于他和他的家人来说那就是一场灾难!

    他这会儿才十五,长命百岁那到什么时候去了,嘉靖朝还有十几年,隆庆朝有几年,万历朝有四十几年,接下来,泰昌朝一个月,天启朝七年,崇祯朝十四年。

    这么算起来,他晚年都要在亡国的战乱中煎熬,长命百岁对于他来说就是一场灾难,他的妻妾,他的子孙那会更惨,亡国之奴有多惨,那简直不敢想象!

    他不想做亡国之奴,这也是一个正常人最为朴实的想法。

    问题,大明朝这样下去铁定完蛋啊,到底怎么办呢?

    现如今办法好像还只有一个,那就是阻止嘉靖和万历把大明朝给玩完了。

    这跟他死里逃生的办法异曲同工,说白了那就是欺君罔上!

    嘉靖和万历脑子就有问题,不欺君真不行。

    这对祖孙怎么玩弄权谋让朝中的贪官污吏和清流互斗这个暂且不论,反正贪官污吏和清流都是为了争权夺利,全杀光都不冤枉。

    嘉靖和万历最大的问题就是眼里压根就没有忠良,那些为大明浴血奋战的将帅他们不但不善待,还逮着往死里整。

    历史上他爹曾铣这个打得俺答汗多次求和的三边总督因严嵩要构陷夏言而被斩首示众,妻子流放三千里,北虏之祸因此而起。

    还有率军在王江泾取得抗倭以来首次大捷的南京兵部尚书五省总督张经和浙江巡抚李天宠,因严嵩为干儿子赵文华争功而被斩首弃市,南倭之祸因此愈演愈烈。

    还有率军剿灭倭寇的胡宗宪,嘉靖也是只论他是严党,不论其功绩,多次将其打入大牢,胡宗宪愤而自尽身亡。

    还有功勋卓著的名将俞大猷,最终被贬为从五品的佥书,郁郁而终。

    还有同样功勋卓著的名将戚继光,最终被罢免一切职位,穷困潦倒而死。

    最为令人痛惜的是萨尔浒之战,万历放着三大征中功勋卓著的将帅不用,偏偏用那三大征中唯一大败一场的杨镐来统帅大军,结果晚明第一猛将刘綎被其活活害死,万历三大征培养出来的十多万精锐死伤殆尽,大明从此进入灭亡倒计时。

    他能任由这对祖孙胡搞瞎搞吗,他能眼睁睁的看着大明灭亡吗,他能让子孙后代成为亡国之奴吗?

    这年头或许没几个敢欺君的,曾淳却是无所谓了,反正欺一次也是欺,欺一百次也是欺,欺一个君也是欺,把嘉靖和万历祖孙三代一起欺,那也是欺,怕个屁啊!

    至于怎么欺君,这个对别人来说或许很难,对他来说却很简单,因为他熟知大明朝的历史,这就是他最大的依仗。

    嘉靖和万历想要祸害哪些忠良他就暗中保住那些忠良,这样还能将这些忠良收归己用,组成自己强大的班底,这对祖孙想要培养贪官污吏胡搞瞎搞,他就暗地里发动手底下的忠良整死那些贪官污吏。

    当皇帝的其实有个最大的弱点,那就是眼睛和耳朵都伸不到宫外,他只要让满朝文武成为自己的耳目,那这个君他是想怎么欺就怎么欺。

    不过,要做到这点就没那么容易了,他必须掌控朝堂大权才行,而要想掌控朝堂大权,那就必须翰林出身,如果不是翰林出身,别说掌控朝堂大权了,想进内阁都难如登天。

    问题,这会儿他都还没有参加过科举,连个生员都不是,怎么混个翰林出身呢?

    如果按正常途径,县试、府试、院试、乡试这一路考下来最少得十多年,而且,他还不一定能次次过关。

    这种情况下,等他混到了翰林出身恐怕黄花菜都凉了。

    怎么办呢?

    还好,大明朝还有个捷径,那就是去国子监里镀金。

    严世藩那也没考过科举,连生员都不是,但人家在国子监里镀了个金之后便平步青云做到了工部右侍郎加工部尚书衔!

    更重要的国子监的监生还有一个特权,那就是可以如同举人一般直接参加会试,严嵩的干儿子赵文华就没有参加县试、府试、院试和乡试,直接参加的会试。

    至于怎么混个翰林出身,他先在国子监好好学学,看能不能凭本事通过会试,如果不行那就想办法去搞考题。

    这年头搞考题其实不难,唐寅唐伯虎就曾因为同行的朋友搞到了考题而被牵连入狱,人家都能搞到考题,他肯定也能搞到。

    当然,要想进翰林院,殿试的时候还得名列前茅才行,什么二甲末流乃至三甲是别想进翰林院的。

    想要殿试的时候名列前茅,那又得欺君,他得让嘉靖觉得他是一条狗,一条相当听话的狗!

    至于严嵩这条老狗,这会儿他还不能跟严嵩去斗,因为内阁、六部、督察院到处都是严党,严嵩已然权倾朝野。

    他爹就算是能得嘉靖的宠信,嘉靖也不可能为了个内廷官员去收拾他心目中最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大明嘉靖第一奸臣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星辰玖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星辰玖并收藏大明嘉靖第一奸臣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