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烈,也罢,我说便是。”

    于是,王曾这才点了点头,肃然坐直,等着钱惟演的说法。

    事实上,午间他和冯拯谈过话之后,心中一直感到隐隐不安,思来想去,他总算是察觉到了一点眉目。

    那场奏对,从头到尾都没有什么不妥之处,就唯独,小官家无缘无故的点了钱惟演的名,怎么想都觉得可疑。

    要说当场没有开口说话的人,除了钱惟演之外,还有曹利用和张士逊。

    但是,小官家却没问他们,只独独点了钱惟演一人。

    当时,王曾只觉得,是因为钱惟演和丁谓是姻亲的关系,才会向他发问。

    可现在再想,却觉得蹊跷得很。

    小官家当时明显是要严惩丁谓,这种状况下,他应该找的,是和丁谓关系不好的人才对。

    找钱惟演,小官家就不怕他像任中正一样,帮丁谓说好话吗?

    退一步说,就算是钱惟演明哲保身,和丁谓划清边界,又能改变什么呢?

    中书这边都主张轻判,枢密院那边作壁上观,就凭钱惟演一个人,难不成就能改变结果?

    王曾思索良久,觉得这中间肯定还有隐情。

    当时钱惟演既然做出了如此激烈的反应,那么,大概率他要么知道什么,要么是猜到了什么……

    于是,钱惟演脸色一正,缓缓开口,道。

    “当时奏对时的情景,你也看见了。”

    “那么,我想问一句,孝先你可曾想过,丁谓被扳倒之后,中枢格局会如何发展?”

    以后?

    王曾眉头微皱,旋即,他的脸色一变,显然是意识到了什么。

    见此状况,钱惟演脸上浮起一丝苦涩,道。

    “丁谓若倒,不出意外,应是冯相公继任首相,你在中书良久,应该比我更了解冯相公……”

    “丁谓如今的局面,和当初的寇准何其相似?”

    “若当时在殿中,太后和官家依了冯相之意处置丁谓,那么,寇准之事便是殷鉴。”

    话说到这,其实已经不必继续下去了。

    有些时候,很多事情就是一层窗户纸,蒙上的时候模糊不清,但只要轻轻一戳,一切都会明了。

    冯拯当时的主张,是依照旧例,将丁谓罢相,贬为太子少保,分司西京。

    这种做法,既是为了保全宰相的体统颜面,也是为了将风波暂时平息下去,留出时间来慢慢的做后续的细致处理。

    而问题其实恰恰就在于,这所谓的后续处置上……

章节目录

北宋官家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月麒麟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月麒麟并收藏北宋官家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