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杭州往台州,不足六百里,便好似换了人间。

    陆远进入到台州地界的时候,甚至一度怀疑自己是不是又穿越了。

    倭寇之乱让这座沿海城市成了战场、成了荒芜破败之地。

    城外的村落几乎消失无踪,大片的田亩遭到废弃,很多没人处理的尸体露天于野,散发着阵阵恶臭扑鼻的气味。

    这是一个大一统王朝、一个具有中央政府的国家能出现的景象?

    陆远感情上有些难以接受。

    但当他想到后世那些遭到美帝及其走狗贩卖战争而导致破碎的国家又得以理解。

    在人类社会中,从来没有所谓的和平,只有强大的政权体才能保证相对意义上的和平。

    而很遗憾,此刻的大明并不是一个强大的国家,也不具备一個强大的政权体。

    祂腐朽的身体正在一步步走向垮台,因此便有了今日的台州之祸。

    “进城吧。”

    陆远马术不精,便只是轻夹马腹,驭使着胯下战马来到台州城前,城楼上有兵丁喊话。

    “站住!来者何人?”

    “浙江按察使司佥事官,陆远。”

    “可有官令印信?”

    “自然是有。”

    城头上降下一竹篮,陆远身边护卫而来的邓连三便将关令印信呈上。

    如今的后者已被陆远编入了按察司中,职务是总旗。

    这次陆远上任,按察司派了五百人护卫,领头之人是一名叫做岳长林的把总。

    城头守备官查验了官令印信便赶忙招呼开城门,自己也跑了下来,向陆远行礼。

    “末将台州守备侯定英见过陆佥事。”

    明代后期的军队官制稍微有些混乱,加之又逐渐出现文官领军的情况,因此分辨起来会比较费劲,这里还是套用一下明后期大体上的框架吧。

    总督(提督)、总兵、副总兵、参将、游击、守备、把总、哨官、总旗(队长)、什长和伍长。

    武将担任军队一把手的基本都是提督,文官兼领军队的则称为总督。

    台州是府一级,对应正四品,那么台州地方上的军事长官就应该是正四品的游击。

    陆远来之前已经在按察司和路上将台州的情况基本熟悉,因此便问道:“梁将军以及裴御史何在?”

    这里的梁将军便是备倭指挥使梁凤,军中衔级为游击将军,裴御史则是台州巡按御史裴绅。

    “应都在衙门。”

    应?

    陆远不复多言,点点头引兵入城。

    放眼望去,台州城内街道上几无行人,偶尔冒出一两个来看到陆远一行人也是慌忙躲回家中。

    眼见如此萧瑟,陆远不由自主的开口。

    “鲁发忠该死!”

    平素里削着脑袋想当官,当上了官后又贪生怕死,畏敌如虎,这样的人若是一路坐到宰辅九卿位置,那卖国投降似乎也并不是多难理解了。

    “这就是台州府衙?”

    陆远抬头。

    青瓦红墙搭起来的官衙气度威严,高高挑起的飞檐、鸱吻更是为这气度添上三分古朴厚重,这里是官衙,代表着权力,代表着神圣,天然的,让黔首百姓于此不敢造次。

    “衙门修建的倒是真气派啊。”

    表露身份,看门的衙差快步跑了进去,陆远紧随其后,没走几步便见到一行人匆匆忙迎了上来。

    不需要介绍,只从来人身上的官袍甲胄陆远便能分辨出身份。

    “陆远见过梁将军。”

    游击梁凤毕竟是正四品,品轶比陆远要高,因此按照礼法陆远需要先向梁凤施礼。

    后者当然也不敢托大,论品轶他是比陆远高,但是如今军队的职属权已经从五军府转移到了地方,陆远才是名义上和实际上的备倭事务指挥官,是他的在台州这里的直属上级,因此抱拳还礼。

    “梁凤见过陆佥事。”

    梁凤身后还有两人,此刻也紧随其后施礼。

    “下官沈翰见过陆佥事。”

    “下官裴绅见过陆佥事。”

    这位沈翰是台州同知,他的另一个身份是分巡副使,全称叫做浙江按察使司驻台州巡海副使,早前被抓的那个知府鲁发忠同时兼任台州巡海使。

    简单来说,沈翰就相当于台州的副市长,同时兼任台州军分区副司令员。

    彼此认识之后,几人将陆远请进了正堂,而后又为了一个主位的安排浪费了片刻时间。

    最后陆远还是坐到了象征主位的左手位,梁凤则坐到了右手位。

    寒暄已毕,话及正题,陆远开了口。

    “陆某奉臬台之命来台州,一为兵备清军、二为剿灭倭患,梁将军、沈副使,你二位一个是台州备倭指挥使、一个是台州的巡海副使,这兵备上的事,和陆某说说吧。”

    二人对视了一眼,还是梁凤开口接话。

    “不知道陆佥事想了解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首辅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煌煌华夏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煌煌华夏并收藏首辅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