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欧大陆的格局,在这两位开国帝王短暂而激烈的碰撞之后,迅速的尘埃落定。

    在之后的百年之中,匈奴帝国一直占据着战略性的主动权,大汉帝国却被动挨打了很久。

    这个世界很大,能容得下很多国家,却容不下两个相近的超级大国。

    因为,距离很近的两个超级大国,很容易产生利益冲突,比如说领土纠纷,资源纠纷等。

    大汉帝国这边,虽说饱受匈奴的打压,但经过文帝、景帝两代人的休养生息,原本就是优势的人口潜力,被彻底激发,军事、科技也随之发展。

    到了汉武帝刘彻执政时期,大汉帝国的人口已经暴涨到五千万人,兵强马壮!

    如今的局势又发生了变化,放眼全大陆,只有大汉与匈奴两个超级大国。

    命运轮转,岁月流逝,大汉与匈奴悄然开启了新一轮的对峙与竞争。

    “……”

    两个超级大国之间的战争、历史和文化对抗,是历史上前所未有的。

    在这种背景下,周边的大多数国家,都自愿、或者被迫选择两个大国中的一个。

    以大汉与匈奴为主体,在大陆上,形成了两个阵营。

    大汉阵营和匈奴阵营。

    “……”

    值得一提的是,大汉和匈奴之间的斗争,一直持续了数百年,直到一方的彻底灭亡。

    话归正提。

    匈奴王庭主力大举入侵雁门郡。

    而此刻,雁门关的守将,正是当世名将,飞将军李广。

    此时的李广,己经有五十多岁了。

    他两鬓发白,脸上更是饱经风霜。

    然而,将军虽老,但气未衰,英风犹在,老冀犹伏枥,横刀而立,气吞山河。

    几十年的军旅生涯,虽说让李广变得苍老,但同时,也让他变得日渐成熟与老辣。

    “………”

    岁月的磨砺,沧海桑田的变化,成就了李广这位历史名将。

    此时此刻的李广身穿铠甲,神色凝重的,站在高大的城墙上。

    他看着远处,十多万的匈奴王庭大军,排山倒海一样的,沿着关口线铺开,连绵十余里。

    战旗飞扬,如同云层蔽日,各种攻城利器,如重型攻城车、云梯、投石车等似海啸漫卷。

    轻骑军、重骑军兵队列严阵,杀气冲天,一看就是久经战阵的精锐。

    站在最前面的是匈奴帝国中,少有以重甲骑兵为主的狼锐军团。

    狼锐骑兵,不仅骑兵本身身穿铁甲,就连身下的战马,也有铁皮锁甲保护。

    在当世,狼锐骑兵是世界上首屈一指的重装部队。

    这些头戴牛角盔,披着全身甲,手执破甲利器长柄重刀,怎么看都不是什么善茬。

    在狼锐军团后面的天雷、天风、天土三军团,虽说都是轻骑兵,但精锐程度,却丝毫不差。

    黑暗前的黎明,总是给人一种难以言语的沉重感。

    今日,虽然说是冬季难得的好天气。

    但是,十余万精锐铁骑散发出来的杀气、煞气,连成一片,给人的感觉,却是十分的沉重。

    然而,只有真正身处其中,才知道那不是沉重,而是,大军云集的气息扑面而来,给带来人的血腥感。

    而汉军本方这边,却是死寂,这本身,就是一种差距。

    和李广现在面对的匈奴王庭大军相比,卫青那边,只是小打小闹罢了。

    “…”

    久经沙场,戎马一生的李广,看着这一幕,一脸的冷漠。

    面对匈奴的精锐主力大军,或许一般的将军,会害怕的屎尿失禁…

    但他李广,岂是一般的将军!

    他怕吗?他怕个屁?

    又不是没有和匈奴王庭大军打过,匈奴小儿想吓唬你李爷爷,你们还嫩了点…

    “………”

    不过,李广虽然很自信,但此刻,他还是感觉到压力山大。

    云城的丢失,几大边郡守军的失败,反击匈奴的失利,边彊百姓们的全面撤离。

    这一切一切的不利,全部都压在了李广,这位五十多岁老人家的身上。

    在华夏,边疆地区的存在,是为了更好的保护中原腹地。

    疆域越大,战略纵深的优势,也会越明显。

    但现在,边疆的三郡已经被匈奴大军打穿了大半。

    汉军将领们只能依靠险峻的城池,勉强维持住局面。

    而雁门关是阻止匈奴王庭大军入侵大汉腹地的最后一道关卡,雁门关若失,则万事皆休。

    “………”

    天下雄关无数,以雁门为首。

    雁门关之所以重要,完全是因为,它是关中之屏,晋之咽喉,中原之塞。

    如果把大汉的彊土,比做一页纸,雁门关就是一个标准的"人"字。

    而且,这个"人"的两只脚,一只踩在关中,一直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大汉双壁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SSD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SSD并收藏大汉双壁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