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逵那边怎么样,开始行动了吗?”

    刘封坐下之后,从诸葛亮手中接过一盏茶,喝了两口,压了压腹中的酒水,询问起贾逵那边的情况。

    诸葛亮回身走到案几前,翻了几下,找出一卷帛书,递到刘封跟前。

    刘封放下茶盏,打开帛书翻看起来。

    贾逵在得到了刘封的命令之后,并没有仓促行动,在外出点兵之后,特地等候董承归营之后上门拜访,打探苌奴的信息。

    董承能够稳守洛阳,与苌奴僵持半年,显然也是有些手腕的,对苌奴情况的了解也是远胜其他人。

    “贾梁道果然天赋过人,一眼就看到了事情的关键。”

    刘封感叹了一声,他都没想到询问董承,在当时只是坐视董承为杨奉刁难。

    他不说话,是因为杨奉的关系,不方便为董承说话,而曹操不说话,显然是打着逼董承站队到他那边的主意。

    只是曹操并不知道,咱们这位董承可是心气大的很,你想让这位国丈给你当跟班,对方说不定正憋足了力气想要掀翻你呢。

    于是,刘封继续看了下去,贾逵上门求助董承之后,竟然得到了董承的全力支持,不但详细的将所知的苌奴情状全部告知了贾逵,还特地将麾下几个熟悉地形和苌奴情况的部曲出借给了贾逵,可谓是诚意十足。

    得到了董承的帮助之后,贾逵此时已经出兵,而高顺所部则会跟在贾逵身后,一起进驻偃师。

    贾逵是以偃师为前进基地,而高顺则是以偃师为据点,随时接应贾逵。

    贾逵在后续里将暂定的出击计划详细的描述了一遍,刘封拿着帛书,招呼诸葛亮将地图打开,对照着地图仔细的思考了一阵,脸上露出了笑容。

    “贾梁道此战必胜,他竟然还找我要调拨水军之权,当真是猛虎搏兔,全力以赴啊。”

    轻松下来的刘封又端起了茶盏,看着面前温润如玉的诸葛亮,不由调笑道:“阿亮,可要我调你前往梁道所部出任参军,你为此事也耗费了不少心力,也不能让你白白忙了一场啊。”

    别看苌奴所部才四、五千人,装备不精,战力不济。

    可谁让他盘踞在雒都的家门口呢?

    毫不夸张的说,这就是一份能上达天听的战功,别看天子没啥实权了,但依旧是唯一的合法天子,是大汉的皇帝,是天下的共主。

    更为有益的是,眼下还是乱世初始阶段,朝廷中枢的名爵还是相当吃香的。

    一个中央任免的校尉,含金量可比地方中郎将都高。

    刘繇也好,刘表也罢,能单骑入治州,白手起家,拿下部分州权,本质还是靠的大汉虎皮。

    要不是刘备的底子实在太差,也没有一个靠得住的团队支撑,刘封也不会忍痛暂时让出天子了。

    只看刘封极力扶持曹操掌控天子,而坚决杜绝天子前往河北,就可以看出不少端倪。

    天子去了河北,那徐州想要再掌控天子,不说难比登天,但最少也是最高一档的难度了。

    可放在曹操手里,不论曹操把天子安置在哪里,几乎都在刘备势力的兵锋之下。况且以曹操顺风浪的性格,刘封甚至还会担心天子会不会过早的投奔自己老爹来了。

    诸葛亮笑着摇头道:“梁道兄做事周全,为少主尽心竭力,况谋划得当,计议周全,亮无功于此战,如何好去分功。”

    “阿亮只言不愿分功,却不言不通军务,可是对军事一道颇有兴趣?”

    刘封满是欣赏的看着诸葛亮,这给后者带来了很大的错觉,仿佛在被一个比自己年长的长辈关切一般。

    可偏偏刘封还是個比自己小的少年,这份错觉即便是诸葛亮也深感苦恼。

    历史已经证明了武侯就是一位全才,不但能治政,也能理财,更能统军。

    强如司马懿,都被武侯打的不敢野战,而且还是以少击多,可见武侯统军之能。

    陈寿说武侯于治戎为长,奇谋为短,这话其实没错,但又错了。

    没错是因为诸葛亮确实在北伐中没有太多的奇谋,这的确是事实。

    可他又错了,因为他犯了割裂事物的错误。

    蜀汉才多少家底,奇谋是需要家底来做底气的。

    我这一注哪怕全赔了,我照样还有钱继续在桌子上当牌手。

    可武侯却没有这样的家底,他又如何敢出奇谋呢?

    面对刘封的调侃,诸葛亮只是微笑不答。

    刘封心里其实也有些想法,两汉不同于宋、明,尤其是明朝,得军功的大臣反而是会被鼓励排斥。

    两汉讲究的是出将入相,对于一个臣子能力的最高评价莫过于此。

    次日,贾逵召集诸将,布置任务。

    苌奴所盘踞的地方,本来就在偃师,时不时的骚扰一下洛阳,看看有没有可乘之机。

    可当声势浩大的勤王军南下,渡过黄河时,苌奴惊惧之下一溜烟跑去了巩县观望,而且大有继续撤退的想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我父刘玄德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网文老大爷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网文老大爷并收藏我父刘玄德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