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阳初升,阳光洒满雁门关的每一寸土地,驱逐寒冷,驱散困厄,带来生机。

    街巷间,市民们纷纷涌出,共同经历过的艰难让他们紧密相连,即使在困境中,人心也未曾生出恶念。

    毕竟,谁又愿意陷入饥饿呢?雁门关,已是汉民族的最后一道防线。

    \"听说了吗?城主要开仓放粮了!\" 人们奔走相告,那些曾经饥肠辘辘的人们泪流满面,生活有了新的希望。

    人群之中,一群骨瘦如柴的学子却显得与众不同,他们听到消息,非但没有欢欣,反而坚定地反驳:\"士可杀不可辱,岂能接受嗟来之食!\"

    旁人摇头,认为他们过于理想化,然而在边疆,书生的价值往往被质疑。

    守卫者们以弱小身躯承担起守护家园的责任,而学者的知识在生死面前又有何用?

    \"在生死存亡之际,坚守原则是愚蠢的,\"一位年长且受人尊敬的老人冷声道,他敲打着年轻学子的膝盖,\"你知道这些粮食从何而来吗?\"

    \"是从京城运来的富余粮食吧?\" 学子疑惑地问,却引来老人一顿痛斥,揭示了真相的残酷。

    学子们仍抱有不服的神情。

    在众人注目下,长者逐一剖析:“他是雁门关的守护神!是贾逸!他从异族手中夺得的救命粮。”

    “他不顾生死,夺取了粮草,却未立即分发给军需,而是首先救济我们这些无助的民众,这反而成了你的施舍。”

    “你还有没有良知。”

    “你是否想让将士们心寒,质疑他们守护的是什么。”

    阳光洒落,照亮了争论的场面。

    学子们的高傲逐渐消退,经过深思熟虑,他们缓缓步入领取粮食的行列。

    公正而言,贾逸的行为无愧英雄之名,无论是粗犷之人还是文弱书生,都应给予他应有的敬意。

    在发放粮食的队伍中,王武满腔怒火,尽管被迫站出来维持秩序,但看到百姓们真心的笑容和谦卑的感激,他的内心并未有所触动,反而更加坚定了对贾逸的质疑。

    “伪善者…”

    “他宁可挨饿,也要百姓饱腹,这有何意义。”

    王武一脚踢翻粮袋,坚信这些饱餐的流民无法胜任守城重任。

    “将军,我们不能硬碰硬。”

    旁人纷纷劝解,王武唾弃道:“你们以为贾逸的风光能持续多久?他终将因傲慢付出代价。”

    “当军队的粮草告罄,士兵们必定会不满,届时看他如何承担起这一切。”

    “这数万边疆军士,会有谁真心服从他。”

    正当王武发表不满之际,另一侧,一位士兵高喊:“兄弟们,加油搬运,贾将军今晚要设宴款待全体将士。”

    “设宴?哪儿来的肉和粮食。”

    “我们的存粮还够吗。”

    士兵们面面相觑,疑惑的目光交织。

    “大雪龙骑的消失并非无因。”

    “白熊将军带领贾逸,袭击了多个鞑靼部落,带回了二十万石粮食。”

    “从此,我们不必再为温饱担忧。”

    消息传来,人群激动得热泪盈眶,他们原以为贾逸的壮举不过是安抚民心的虚构,此刻却惊讶地发现这是事实。

    “绝不可能。”

    “这些士兵只知道享福,从未想过鞑靼怎会有那么多粮食。”

    王武匆匆返回,急切地想要揭露真相。

    ……

    当他回到演练场,只见数十口大锅赫然立在平时训练的场所,预示着一场意想不到的盛宴。

    在广袤的牧场与边关交织之地,潜龙要塞犹如一颗璀璨明珠镶嵌在山峦之间。

    原本熙攘繁华的市场,如今只剩下凄凉的寂静,空气中弥漫着死亡的气息,那堆积如山的家畜尸骸仿佛在诉说着过去的辉煌与现在的荒芜。

    雁门关的失守如同一道裂痕,划破了大乾与草原的和谐。

    潜龙城,这座昔日的边境重镇,如今落入了鞑靼铁骑的掌控,汉人被迫承受着生活的艰辛,只能默默承受他们的凌辱。

    在这里,力量的天平倾斜,蛮族的傲慢无礼犹如烈火燃烧。

    一间位于城中心的破旧酒馆里,一位高大威猛的双瞳男子,其身高足有八尺,强壮的身躯仿佛蕴含着翻江倒海的力量。

    他外表粗犷,浓密的胡须增添了几分刚毅,然而细致的五官又透出几分难以言喻的俊美。

    桌上除了简单的餐食,还摆放着一柄巨大的狼牙棒,长达丈三,重达七十三斤,其锋利的狼牙足以致人于死地,即便只是触及,也会让人痛彻心扉。

    “你们听说了吗?世子在战场上失利。”

    一名蛮族士兵的声音打破了酒馆的静默。

    “昨日,就在雁门关,十万精锐还未动手,就被汉人偷袭了。”

    他的话语里满是愤慨与诅咒。

    那威猛男子闻言,嘴角勾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人在红楼,开局大雪龙骑下江南!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活出第二世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活出第二世并收藏人在红楼,开局大雪龙骑下江南!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