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日之后,宿军和褚军被打退的消息传回了安都。

    这给刚经历过沙东部、沙中部叛乱的朝中百官和城中百姓打了一针强心剂。

    一时间,人心振奋。

    就在他们以为安国危局就此解除,接下来能太平一段时间的时候,皇宫出事了!

    据传闻,沙东部和沙中部的叛乱余孽不甘失败,竟丧心病狂地潜入宫中刺杀幼帝!

    初太后为救幼帝,与余孽一同葬身火海。

    这消息一出,安国朝野再次震动。

    先帝丧期尚未过去,又添新丧,安国再次举国缟素、家家挂白。

    安国公和初国公班师回朝后怒不可遏,以清剿余孽的名义带兵对沙东部和沙中部进行了一波大清洗。

    沙东部崔家下台,改为由其他几个次于崔家的家族共同主事。

    沙中部依旧归皇室李家执掌,但一朝天子一朝臣,中高层进行了大换血。

    清洗之事过后,朝中许多官员也发生了变动。

    首当其冲的便是安国公孟不知和初国公初远平叛、御敌有功,爵位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晋为王爵!

    孟不知晋为武安王,兼任首辅,成了实至名归的摄政王!

    初远封沙西王!

    此外便是和他们亲近的人各自获得提拔,比如户部侍郎胡尤,在户部尚书关良请辞后顺利上位;初月由县主变为郡主……

    等一系列变动落定,安国开启了休养生息模式。

    这一天,恰逢休沐。

    孟不知见国丧快过了,开始盘算着筹备自己的婚礼。

    忽然,金媚娘急匆匆地找上门。

    “公子,梧都的分楼传来加急消息——梧帝杨行远驾崩了!”

    孟不知一脸错愕:“他不是顺利回到梧国了吗?怎么突然驾崩了?”

    由于少了安国二皇子这个内应,梧国使团一行人并没有如原剧那般倒霉地遇上北磐人入侵,而是平安地回到了梧国。

    不但如此,他们后续的际遇也基本顺遂如愿。

    梧帝杨行远占据正统大义,在梧后、丹阳王、章崧相互制衡的局面下,毫无波折地重登龙位。

    宁远舟有雪冤诏,外加梧帝默认,成功给之前蒙受污名的六道堂成员洗清了冤屈。

    随后,他请辞归隐,带着元禄寻访名医。

    杨盈如原剧一般成了礼城公主,不同的是在面子里子都有的情况下,她如愿地执掌了六道堂,在梧国的朝堂上有了一席之地。

    于十三继续浪迹花丛,逍遥自在。

    钱昭回归羽林军,为防万一,还把在归国路上相认的弟弟柴明调到自己身边。

    孙朗回到六道堂效力,在杨盈掌权后成了人道的道主。

    杜长史出使有功,梧帝给他加官进爵,但其是个实在的人,觉得自己顶多有些苦劳,且感觉自身年龄大了,不宜操劳,主动选了个清闲的官职,进入了养老模式。

    使团其他人也各自根据情况得了封赏。

    待使团的事落定,梧帝复仇的心开始蠢蠢欲动,提出要趁安国内忧外患、自顾不暇的时候起兵复仇,一雪前耻。

    这话一出,满朝文武皆沉默,一个个心中忍不住腹诽。

    你这刚从安国回来,就想掉过头打对方?

    这……别人都是好了伤疤忘了疼,你这伤疤还没好呢,就忘记疼了?

    安国现在的确有点自顾不暇,但咱们梧国情况也没好多少。

    之前为了救你,交给安国十万两黄金,不说伤筋动骨,也伤了元气。现在还没恢复,你居然又想打仗?

    这简直比安国的先帝李隼还坑!

    毕竟李隼虽然好武,却也知道适时而动。一般打完一仗就休养几年,等损耗恢复、富有余力了,再打下一仗。

    结果自家这位陛下倒好,完全不看时局的,任性而为。

    思及此处,丹阳王和章崧不约而同地出来反对,理由也很简单——没钱!

    杨盈正在思考如何劝阻梧帝,见丹阳王和章崧先出来反对,且把最正当的理由说了,心中微喜。随后,她顺势进行补充,却没第一时间拿结盟和联姻的诏书说事,因为梧帝此刻是想复仇,说这两件事的话,容易刺激到对方,适得其反。

    是以,杨盈补充的理由是:安国局势还没明朗,且其正处于国丧期间,哀兵易胜,这个时候状态不佳的梧国不宜轻动。

    梧帝要复仇的话,最好等到安国打了败仗再行动比较好。

    此外,她又提了一嘴之前在合县发现北磐人密道的事,说北磐正蠢蠢欲动。这时候安国自身出问题就罢了,倘若梧国再加进去……不管安梧两国争锋的结果如何,都会给北磐人可乘之机。

    万一北磐人因此大举南侵,安梧两国都要负责任的。

    其中安国因为先帝李隼经常劫掠以及当年勾结北磐的事,已经声名有损,再扣上个帽子也坏不到哪里去。

    可梧国还好好的,要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一念:胎穿李同光,改名又改命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南柯一孟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南柯一孟并收藏一念:胎穿李同光,改名又改命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