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并没有表现的太感激,因为在他眼里是看不上的什么纸笔墨的。

    回校场的路上,田秀骑着马走在前面,许历派人押送装备的队伍跟在他后面,就在他们快要到校场时,一名武士拦下了田秀,说道:“司寇!大王请您立刻进宫一趟!”

    田秀还没有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说道:“能不能让我先回一趟校场?然后再随您面王?”

    那武士的脸色很不好,他一脸为难的说道:“您还是先去吧,大王好像很生气!”

    田秀马上明白肯定是赵括那坑货在赵王面前说他的坏话来着。

    “我这就跟尊使走!”田秀对使者说了一句话,转过身看向身后的队伍:“麻烦诸位直接把装备送到校场!我的部下会接收,我要先去王宫面见大王。”

    “是!”后面一个随行的将军应了一声。

    紧接着田秀骑着马跟着前来传讯的几个武士往王宫而去。

    王宫中。

    田秀风尘仆仆的来到赵王面前,他刚要拱手行礼,坐在上面的赵王面色不善的开口质问道:“司寇!寡人听闻你擅自解散了寡人好不容易征集起来的军队,孤想问您,是谁给的您这个权利?”

    不容田秀解释,赵王一下从席上站了起来,怒道:“看来孤真是把你宠坏了!你怎敢如此胆大妄为?”

    赵括从一旁的席上站了起来,趁机煽风点火道:“司寇如此作为,简直是没有将大王放在眼里!”

    田秀看向赵括,他知道赵括这是在趁机发泄对他的不满。

    “大王可否容臣申辩一二?”田秀看着赵王说道。

    “申辩?”正在气头上的赵王已经没了理智,他对左右吩咐道:“来人!把司寇带下去,交给有司,严加查办!”

    田秀瞬间懵了!赵王翻脸这么快吗?这就叫伴君如伴虎?

    武士架起田秀准备将他拉出去时,赵括彻底从旁边凑上来,用一副得意的口吻说道:“司寇,括不送了!”

    田秀瞪了赵括一眼:“小人得志!”

    赵括冷笑了一声并没有说话。

    就在田秀要被武士拉下去的时候,殿外传来一个清脆的女声:“住手!”

    韩乐走进了大殿,她的身后还跟着赵媛。

    见到他们两人的时候,田秀就知道自己的救星来了。

    韩乐两人进到殿中,一同行礼,然后韩乐站起身看着赵王,说道:“大王为什么要惩罚司寇?”

    赵王正在气头上,他坐回到席上,揉着太阳穴说道:“他擅自解散了寡人好不容易征召起来的军队,王后说这是不是大逆不道?”

    擅自解散军队跟谋反也差不了多少,这几乎已经触及了赵王的底线,难怪他会这样生气。

    韩乐来到赵王身旁,伸出手为赵王揉着脑袋,轻声道:“大王,司寇是个很沉稳的人,他解散军队肯定是有缘由的,您可曾听他说,为什么要解散军队?”

    “这?”赵王被问住了,他刚才在气头上哪有心思听田秀解释?而且赵括刚才告了一顿状,就是没说田秀为什么要解散他的军队。

    赵王意识到,他刚才似乎有点冲动了。

    冷静下来的赵王示意韩乐退开,又把目光看向田秀,说道:“司寇,你为什么要解散寡人的军队?”

    田秀挣开了架着他的武士,站在大殿中央,义正辞严的拱起手道:“大王,臣解散的都是军中之老弱病残,这些人本来就没有多少战力,就算留下也无多大用处。兵法云兵不在多而在精。打仗拼的从来都不是人数,您难道忘了昔日吴起用五万魏武卒横扫五十万秦军?”

    吴起当年用五万没有上过战场的魏武卒横扫50万秦军的事迹可谓无人不知,正是那一战成就了吴起的赫赫威名,也是那一战让天下诸侯卑秦,同样是那一战让秦国真正意识到了他的疲弱,因此才有了后来孝公时的商鞅变法。

    田秀拿吴起的例子出来举例,不禁让赵王发出感慨:寡人要是能得到吴起就好了!

    他抬起头将目光看向田秀,就连目光也柔和了不少:“爱卿说的有理,刚才的确是寡人冲动了!请您不要介意!”

    赵括不甘的拱手道:“大王,擅自解散军队罪同谋反,这样的先河如果开了,今后,每一个将军都敢解散他们的军队,您还要用什么来打战呢?”

    这话又激起了赵王的怒火,不等他发怒赵媛就在一旁冷冷的说道:“我听闻阏与之战时,马服子的父亲也曾经抗命不尊。当时先王一天之内连续下了三道指令请您的父亲举兵出击,可是马服君都没有听从。

    当时朝中之人皆言马服君胆小请先王将他换掉,唯先王认为马服君必有破敌良策。后来阏与之战马服君大获全胜,他回朝办事的时候,先王问他为何抗命不遵?马服君回答,将在往当临机而断!君命可不从之。

    先王问之,您就不怕我发怒?马服君回答,大王发怒是您的事情,让军队取得胜利则是臣的事情。先王对此大加赞赏!”

    赵媛说完了这段往事后,赵括瞬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战国帝业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君子于役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君子于役并收藏战国帝业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