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臣弟还年轻,想要多为陛下分忧。只有稳固了大汉天下,咱们刘氏才能高枕无忧。”...

    刘睿就是为了能够离开雒阳,才故意提点刘宏接见刘焉。眼见刘宏不想放人,于是苦口婆心的劝道。

    刘宏眼见刘睿把话都说到这个地步了,也不好意思在拒绝了,于是问道:“睿弟公忠孝义,真乃宗室典范,不知睿弟愿往何处为官啊?”

    这个问题刘睿早就考虑过了,刘宏刚一问完,他就立马回道:“臣弟愿往荆州,为陛下保境安民。”

    因为北方的几个州,虽然土地辽阔,但是才经历了战乱不久,百姓流失,土地荒废,百废待兴。而南方的州郡则是要好很多,虽然同样经历了战乱,但是损失要小得多。

    荆州乃是大汉第一大州,不但土地辽阔,而且富庶无比。刘睿只需经营数年,便可手握雄资。

    “荆州啊。”

    刘宏脸上露出一丝为难之意。

    刘睿的要求倒是不过分,但是他太年轻了。无论是担任刺史,还是州牧都有些不妥。而且荆州的世家大族一堆,刘宏生怕刘睿年轻气盛,去了起冲突,耽误大事。

    而且就在今早,还有两位宗亲向他毛遂自荐,请任外放。其中一人乃是八骏之一的刘表,他的上书,便是请任荆州。另外一人则是侍中刘岱,请任兖州牧。

    眼见刘宏目露难色,刘睿知道以自己的资历,和年纪恐怕难以胜任州牧或是刺史一职。

    于是退而求其次,再次说道:“若是陛下心中为难,那么臣弟就请任南阳太守一职。”

    “南阳太守?”

    刘宏在心中默念两声,然后张口问道。

    “睿弟为何要选南阳?”

    “臣弟年轻才浅,怕是当不得州牧刺史重任,但是一郡之守,应该不在话下。黄巾之乱时,南阳饱受摧残,身为世祖子孙,总不能无动于衷吧。”

    刘睿的理由让刘宏无法拒绝,他都把世祖刘秀搬出来了,只得同意。

    “睿弟有心了,南阳说是我等祖地也不为过。有你这样的宗室子弟坐镇,朕也放心。只是路途遥远,不比雒阳繁华,你此去要多加小心啊。”

    刘宏关心的说道。

    “多谢陛下成全。”

    刘睿弯腰拜谢,起身之后向刘睿提了一个要求。

    “臣弟此去南阳,还有一个不情之请。”

    “但讲无妨。”

    刘宏让刘睿先说来听听。

    “听闻南阳附近尚有一些黄巾余孽盘桓,那些郡兵不堪大用。臣弟相请陛下赐我数千兵马,扫荡南阳周边,还百姓一个太平。”

    刘睿要了官职,又开始要兵马了。

    “睿弟,如今雒阳的御林军,羽林卫和禁军都各司其职,并无多余的兵马啊。”

    刘宏不是不想给,是他手里真的没兵。

    “臣弟本不欲让陛下为难,只是南阳贼寇众多,不予剿灭就无法安定民心。臣弟也不多要,就请陛下将当初随我前去凉州的御林军赐给臣弟即可。”

    刘睿知道刘宏手里没多少兵马,所以就要了自己原来的部属。

    “你说的是神威营?”

    “正是神威营,当初臣弟率领他们与羌人作战,结下了情谊。此一战后,神威营只剩不到一千人马。

    虽然兵马是少了些,但他们都是战场余生的老兵,用来剿匪在合适不过。”

    为了调教当初的神威营,刘睿可是费了一番心血的。更何况里面还有赵云和张合两员良将,他说什么也要带走。

    “神威营的数百兵马是有点少,这样吧,我让蹇硕在禁军中挑选数百精卒,给你凑齐一千人马。另外在赐你三百匹战马,战甲百副。”

    刘睿如此低声下气相求,刘宏都有点不好意思了。再怎么说刘睿都是皇室宗亲,总不能身边一点兵马也没有吧。

    “多谢陛下隆恩。”

    难得刘宏大方一次,刘睿也是真心道谢。

    “你先回去准备吧,任命你为南阳太守的圣旨,朕明日就命人宣读。”

    刘宏摆摆手,示意刘睿可以退下了。

    “臣弟告退。”

    转身离开的刘睿此时心情大好,虽然没有达到预期目的,但是他也很知足。只要出了雒阳,就是天高任鸟飞,海阔任鱼跃。

    “见过宁安侯。”

    就在刘睿准备出宫的时候,被一名小黄门拦下。他正欲开口询问,小黄门先一步说道:

    “皇后娘娘有请。”

    “皇后娘娘?”

    刘睿满脑子的问号,他不明白何莲这个时候找他做什么。但是既然是皇后召见,他也只能去一趟。

    在小黄门的带领下,刘睿来到长秋宫。小黄门施了一礼后,请刘睿入内,自己则留在殿外。

    刘睿进入宫殿以后,立马有一名年轻女官低着头,迈着小碎步上前迎接。

    “皇后娘娘正在更衣,还请侯爷稍坐片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三国,在下姓刘,皇家的那个刘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三余无梦生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三余无梦生并收藏三国,在下姓刘,皇家的那个刘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