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叔父,此次要不要侄儿也往凉州一行,为我袁氏基业再添砖瓦?”...

    袁绍问道。

    “不必了,战场凶险,你与公路乃是我族中最有前途的两人,没有必要为了这些许军功而冒险。袁家的根基在朝堂,所以你们如今的任务,就是好好辅佐大将军,然后借机上位。”

    袁隗拒绝了袁绍的提议,而是提醒他今后要走的道路。

    “叔父英明,侄儿记下了。”

    袁绍躬身行了一礼。

    和袁隗的一番谈话,也让袁绍知道了以后自己要前进的道路。

    “不过这次陛下能够用出这样的办法,想必是身边有能人献策。如果任由陛下这般发展,可是对我袁氏发展大大的不利啊。”

    教育完袁绍,袁隗又对刘宏的态度表示担忧。

    “此事易尔,叔父可动用宫中眼线,细查陛下最近几日的动态。查到献计之人的话,先行拉拢,若是拉拢不成,再......”

    说话间,袁绍还做了一个抹脖子的动作。

    袁绍虽然忧心国事,但是如果让他在国家和家族中选一个的话,他会毫不犹豫的选择家族。因为那时候,古人重家族而轻国事。

    “本初此言大善,我自会派人处理。但是眼下大军组建在即,决不能让大权旁落,所以领军之人必须是我们世家中人才行。”

    袁隗点点头,对袁绍的觉悟表示欣慰,然后在心中思虑领军的人选。

    “叔父勿忧,如今朝中可领兵出征之人寥寥无几。当初讨贼的三位中郎将,卢植被贬为庶人,朱儁丧母而辞官回乡,皇甫嵩因得罪十常侍而被贬与都乡。

    此时朝中皆是我世家中人,到时候不管叔父举荐谁为大军统帅,陛下都会点头同意的。”

    袁绍此时被大将军何进征辟为府中幕僚,虽然不能上朝,但消息却十分灵通。

    “本初此言甚是,如此我便可以高枕无忧了。”

    想到可以称霸朝堂,袁隗满意的点点头。

    三日过后,朝中各位大臣已经把家中要参军子弟的名单报给了何进。与此同时他们还捐献了一大笔的钱粮,以资军用。

    而今日朝会要商讨的就是,统军人选和出兵日期。

    “诸位爱卿的报国忠心朕已经收到了,不愧是朝廷的栋梁。”

    大赚一笔的刘宏心情很好,接着看向何进。

    “大将军,如今大军出征在即,你可有统帅人选?”

    “这.....”

    何进一时语塞,他压根就没想这些事。

    “起奏陛下,司空张温熟读兵书,威望甚高,可为大军统帅。”

    就在何进不知所措的时候,太傅袁隗将他心中的人选说了出来。

    “唔,既然是太傅举荐,那就由张温来担任大军统帅吧。”

    刘宏稍微想了一下便同意了。

    “陛下圣明,只是军中事务繁忙,除去统帅,微臣还举荐执金吾袁滂为张温副手,协理军事。”

    除了大军统帅,袁隗还举荐了副将。

    “可。”

    刘宏对这两位臣子很熟悉,于是便同意了,接着颁布旨意。

    “封司空张温为车骑将军,假节,执金吾袁滂为大军副将,你二人统帅五万大军出征。”

    “臣领旨。”

    张温和袁滂领旨谢恩。

    大军准备完毕后,即刻开往凉州。张温到了凉州的第一件事就是召集凉州各地郡守,让他们率军以自己会和,共击羌人。

    陇西太守董卓、荡寇将军周慎、右扶风鲍鸿,以及其他郡县的官员收到张温的将令后,都带着兵马前来长安与之会合。

    至此,张温麾下兵力达到了十余万,可与叛军放手一战。

    见到汉军势大,叛军开始向后退却。张温哪里肯放过他们,于是整顿兵马进行追击。不料却中了北宫伯玉、韩遂等人的伏击,战败一场。

    稍事休整后,张温再次对叛军展开追击。这一次叛军诱敌深入,并且分兵袭扰汉军。为了应对叛军,张温也进行了分兵。

    董卓率军三万为左路军,进攻兆阳,周慎率军三万为右路军,进攻狄道。而张温率军五万为中军,为两人压阵。

    汉军三路大军齐头并进,叛军一时之间不能敌,被打的节节败退,汉军则是乘胜追击。但是汉军深入敌后,补给线拉长,时间一长,攻势变得有些疲软。

    就在这时,叛军一改败退的模样,率军反攻,顿时汉军被打懵了。董卓、周慎浴血杀出重围,相继败退,在失去两翼的情况下,无奈的张温也只能后撤。

    于是双方就在汉新和新平等地,陷入漫长的了拉锯战。数月过后,大军粮草告急,张温无奈之下退回长安,同时向雒阳传信,请求援兵。

    .........

    “废物,真是废物!张温身为车骑将军,率领十万步骑竟然还被打的节节败退。袁太傅,这就是你推荐的好人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三国,在下姓刘,皇家的那个刘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三余无梦生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三余无梦生并收藏三国,在下姓刘,皇家的那个刘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