辱,反而还是荣耀。

    这个就是人心人性。

    而这个,晚凝是懂 的。

    那些大夫会怎么做,晚凝自然不会过问。下次需要大夫之时,朝阳街所有的大夫,几乎都会一呼百应地来。毕竟各行各业的圈子其实都具有封闭性,排他性,你不是那个圈子里面的人,对待一个自己不熟悉的圈子的最好的处置应对的方式就是厚道、尊重。

    这个或许也是叶枫离开阳明书院,却放心将家交给晚凝的原因吧。

    此刻小满既然已经康复,叶枫自然同意去幽冥府住上几天。估计这些日子,任小瑾会陪着孩子多一些,自己都不一定能看到她吧。

    当然若小满还没醒,叶枫自然要第一时间赶回去,毕竟晚凝那四个丫头还在一直照顾小满。

    叶枫感知了下小满周身,并没有发现什么异样。看来只要自己不动用如意棍的力量,小满就不会有事。小满和如意棍之间到底是什么样的情况,只能等自己回去再处理了。

    至于现在,自己还是先把眼前的事情给处理好。

    。。。。。。。。。。

    记住我一句话,不要轻视、不要轻易得罪任何一个你不熟悉的圈子。

    。。。。。。。。。。

    既然说起圈子,我们就聊一聊一个古老的圈子——史官。

    而说到史官就有一个好玩的话题:古代的皇帝、权臣为什么不杀史官?

    直接说结论:古代的皇帝、权臣不敢杀史官。

    上一个杀史官的权臣崔抒名声臭了几千年到现在都还没干过。而你要知道,即便是谋朝篡位,不过也就几百年就没人说了。

    但是请注意,我用的是古代,这个时间节点大概以唐宋为界。

    要说清楚这件事情,就必须从头说,史书都是人编写的,大致上可以分为:正史和野史。

    所谓正史就是那些史官所编写的历史。史官,有官这个字,自然是在朝堂为官,简单的说,他们写的历史,是属于官方流传的历史。

    而野史一般是指流传在民间的传闻。其中不乏有真实的历史事实,但也有道听途说,添油加醋的虚伪的传闻。

    这二者可以说是相互对立矛盾,却又互相依存的关系。

    那么我们来做个代入想象:假设你是皇帝,你做了一件错事,很不光彩,但是你手下的史官如实记载了,你怎么办?那么就按照你想的那样做——那就杀了吧。很好杀了一个还有第二个,杀了第二个还第三个。

    在古代,修史是以世家传承的形式记录下去的,当然传承的是正史了,谁没事传承野史啊。毕竟历史的文笔不在乎多么精美,但是一定要连贯和传承,不能断代,为此这些世家都有一系列的手段。具体手段就不在这里展开论述了。

    简单的说,你要想掩盖下去,光杀当朝为官的那个人是不够的,你要诛连九族,一个都不放过才行。但那还只是一个世家,古代修史的世家可不只是一家,每一个修史世家的背后都有大门阀撑腰,或者那个修史世家本身就是一个大门阀。

    你有那个能力杀得干净吗?

    唐宋之前,写史书的人都奉行着“君举必书”去写历史的,还是能做到秉笔直书的。只要你君王干了,我作为史官就一定要如实去写,杀了我也没用。最典型的就是崔抒杀史官。太史四兄弟因此名垂青史,成为历代史官的偶像和楷模,而崔抒被骂了几千年都还没消停过。

    你如果真的大开杀戒,那么对于史官而言,他们只会觉得,“终于轮到我名垂青史了!”

    好吧,退一万步讲,我当你非常非常厉害,把所有写正史的人,也就是世家都杀干净了。你以为就消停了吗?

    我告诉你不会的。

    还记得我说过历史分为正史和野史吗?正史没了自然就剩下野史上位了啊。

    毕竟对于后世修史之人而言,几百年前的“一头雾水”的空白历史,和几百年前的当时民间流传的野史,你觉得后世修史之人,会不会参考下野史呢。

    这里要告诉你们的是,野史的最大特点就是它不一定保真,但是绝对够“狂野”!它就像可乐薯条一类的垃圾食品,口感爽,健康从来不在它的考虑范围。但是正因为它口感爽,所以传播性极强,你看看中国多少肯德基、麦当劳、华莱士了?

    举例来说,历史上被喷得相当惨的司马家,当初司马昭当街弑君,那是大罪名。你当司马昭不想掩盖吗?但是他不敢杀史官,因为正史上最多记载“昭当街弑君”这五个字。

    但是据野史记载,却是:“昭好龙阳,当街欲行,君不愿,强行与之,君当街血崩而亡。”

    如果你是司马昭,你会怎么选?

    此外野史里面“口含双珠”“进退自如”都还算是比较含蓄的,主打一个添油加醋,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但是却足以在街坊民间流传甚广,百姓津津乐道。就好像古代帝王杀大臣,百姓不会管那个大臣冤不冤,只要被杀头的人比自己地位高,是官,他们就开心,这个就是人心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凡仙逆续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叶yu续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叶yu续并收藏凡仙逆续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