呢人就没了,而且他的子嗣也还年幼,于是这就给了明英宗重新登基的理由,那么再次登上皇位的明英宗,会如何对待监禁他的于谦呢?

    公元1457年,朱祁钰病死,石亨等人迎接太上皇明英宗复立,宣谕朝臣以后,立即把于谦等人逮捕入狱,并施加谋反等罪名,开始明英宗其实是有点犹豫的,他心里清楚,于谦立下的功劳很大,不太好杀他,但这时,徐有贞说到,如果不杀于谦,复辟这件事就成了出师无名,于是明英宗就下定了决心,最终于谦被押到崇文门外被斩决。

    而于谦之所以会被处死,主要还是他得罪的人太多了,首先是皇帝明英宗,趁夜晚攻打瓦勒,没有顾及明英宗的死活,让明英宗的弟弟朱祁钰继位,明英宗被迫当上了太上皇,被瓦勒放回来之后,于谦监禁于他,这样的遭遇,换到其他任何一个皇帝身上,想必都是忍不了了。

    还有就是,当初徐有贞提议南迁时,被于谦大声斥责,使其颜面扫地,徐有贞故而怀恨在心,这就有了明英宗犹豫时,徐有贞让其坚定决心的一幕,而以石亨为首的军官对于前也不怎么满意,石亨曾在与瓦刺的对战中立下战功,出于对于谦的敬佩,石亨举荐于谦的儿子围观,没想到,反被于谦拒绝,弄得石亨很难堪。

    后来两人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多,石亨也越来越讨厌于谦,此外,在朝廷中于谦非常能干,堪称国家柱石,非其他任何一人可比,这也显得勋贵集团很无能,于是就遭来了他们的妒恨,封建社会的政治向来是黑暗的,于谦太过正直,又得罪了这么多人,其结局也注定是悲剧。

    而这些都是人性。到了这里几乎本就无须再说什么了。

    电视剧《大明风华》中于谦这个角色演的很好,几乎是历史上的于谦活过来一般,他有那么几段台词,刚好体现了于谦的品性,他和欧阳川一样,忠于的是国家,而不是皇帝。

    “俗话说,红衣官袍是百姓血染,我穿蓝,图个干净。

    “如果皇上是神,天下就不应该有战争,有灾荒,如果皇帝什么都精通,什么都明了,他就不需要有百官,不需要有六部,刘家的汉朝,李家的唐朝,赵家的宋朝,这些都不是一家一姓,得了天下,就自命天子了吗?他们真的是天子吗?还不是一样,亡了国家,苦了百姓,子孙蒙尘染垢,任人欺辱吗?

    “我们为什么要打这一仗,我们为什么要保护大明血战至死,”

    “古人说,不争一世争百世,而我争的是万世之名”

    还有很多很多的台词,但是这些就已经说明了,人心人性之下,于谦必死的理由。

    于谦他有功于江山社稷,但是却得罪于明英宗。

    按理说,在儒家的思想里面,皇帝就是国家社稷,但是理想是美好的,现实是骨感的。

    在皇帝看来,你作为臣子,你要先忠于皇帝,之后才能忠于国家,但是于谦反着来,他忠于国家,之后才轮到忠于有利于国家的皇帝。如果皇帝的存在,有损于国家,他就不会忠于那个皇帝,所以你说,你是那个被于谦“抛弃”的皇帝,

    你杀不杀于谦呢?

    或许只有如“神”一般的皇帝,才不会杀吧。

    但是很可惜,在事关自身利益的时候,历史上任何所谓的“明君”都只是人。

    仅此而已。

章节目录

凡仙逆续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叶yu续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叶yu续并收藏凡仙逆续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