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渊摆手道:“去吧,望你能成就一番大业,让李家的名字流传千古。”

    李世民躬身应是,然后大步离开李府。

    当他来到宫中面圣时,杨俨正坐在御座上看奏折。

    见他进来,杨俨扬眉道:“看你欢欣的样子,想必已有喜讯?”

    李世民忙挺身禀报道:“回陛下,在臣番话下,李家终于开蒙,愿意助力蒸汽机之事。臣此番回来,正是向陛下请功!”

    杨俨闻言大悦,当即命人取来金帛,赏赐李世民。

    杨俨又问道:“李家既已决意支持,可有何建议?”

    李世民道:“报陛下,李家愿献出氏族数处产业,建造蒸汽机厂,并拨款资助研制。李家祖业源远流长,这可为蒸汽机事业聚沙成塔。”

    杨俨点头道:“此举可嘉!朕即命工部预备地契,听凭李家选址办厂。”

    李世民再拜道:“谢陛下恩典!”

    就这样,在李世民的努力牵线搭桥下,陇西李氏终于转变主意,成为蒸汽机技术研发和推广的重要助力。

    杨俨意识到,要推动蒸汽机改革,不能单纯依靠朝廷力量。

    须得让各方势力看到其中蕴含的巨大商机,才能取得广泛支持。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杨俨频繁召见商贾名流,向他们宣传蒸汽机的好处。

    杨俨的鼓动很快见效,许多富商纷纷抢着资助蒸汽机制造,争相开设工厂,生产蒸汽机产品。

    渐渐地,蒸汽机已经不仅仅是朝廷的事了。

    而是牵动了全国各路势力的心弦。

    这时,杨俨忽然想到,利用这次蒸汽机改革的东风,不如趁机改良火车头,使其更先进、更适合大隋国情。

    于是杨俨立即下诏书,命令工部迅速集结天下能工巧匠,对现有火车头进行改造。

    工部下达懿旨,各路能人应召而来。

    他们聚集在京城进行脑力激荡,你一言我一语,没多久就提出了许多改良方案。

    “不如改良驱动装置,增加马力。”

    “应加固车体结构,使之更坚固耐用。”

    “最关键是提高燃料效率,这样行驶距离才能加长。”

    众人争论不休,都在为火车头的改良贡献自己的心血。

    在百花齐放的创意中,工部逐步完善了火车头的新设计。

    这些新设计巧妙地改变了火车头的内部结构,外形更加流线,同时驱动力和效率都得到大幅提升。

    他似乎看到,这些火车头正引领着大隋民众,驶向一个光明灿烂的未来。

    “有生之年,能见证这样的进步与创新,无愧此生。”杨俨感慨万千。

    杨俨推广蒸汽机,取得初步成功后,却也引发了新的问题。

    农民纷纷离开田地,前往工厂工作,导致农业生产受到影响。

    这些农民虽然获得了在工厂的工作,生活有所改善,但过度依赖工业,农业却受到了冷落。

    世家大族发现自己的生活基础受到动摇,他们依靠的农奴和佃农都跑去工厂了。

    几个大族的族长聚集在一起商议对策。

    “我们的田地都闲置了,收成减少了一大半!”

    “庄园里的农活都没人做了,这下日子怎么过?”

    众族长一片哀嚎。

    此时一名世家族长沉声说道:“既然农民都跑去当工人了,我们就需要想办法破坏那些工厂,让他们无处可去,只能回来种地。”

    “破坏工厂?这未免太激进了。”一个族老犹豫道。

    “现在不是讲究方法的时候了,工业的兴起正在摧毁我们的根基,若不采取行动,我们的势力就会一落千丈!”世家族长坚决地说。

    众人不敢再提反对意见,纷纷点头称是。

    世家大族的年轻子弟受了长辈的挑唆,开始暗中行动起来。

    一个黑夜,几个身着黑衣的年轻人潜入一家新建的蒸汽机厂,他们迅速点燃堆放在角落的木材,然后迅速逃离现场。

    “轰”的一声巨响,整个车间立即烈火熊熊!

    厂里的工人们吓得四处逃窜,工厂很快就变成一片火海。

    这些年轻人遥望着火光冲天的工厂,洋洋得意。

    第二天这个消息传到杨俨耳中,他勃然大怒道:“竟敢如此公然破坏国计民生,朕绝不容许!”

    于是杨俨立即颁布政令,命令在全国范围严查此案,并严惩凶手。

    与此同时,杨俨还派出数营禁军,昼夜守卫在重要工厂周围,保护工厂安全。

    禁军站岗后,世家子弟再也不敢轻举妄动。

    他们只能在暗中窃窃私语道:“有禁军把守,咱们没法子了。”

    “皇上这手段用得真狠,工厂都派兵保护起来,看来我们只能忍气吞声了。”

    几个败兴而归的年轻人闷闷不乐。

    而朝中传来密报,除了最初的袭击密集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大隋:我杨俨,继承大统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流水的思绪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流水的思绪并收藏大隋:我杨俨,继承大统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