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正与姚广孝商议国家大事。

    因为一场靖难之役,北疆防线也就此生变。

    太祖高皇帝制定的诸王戍边策略,到现在几乎已经是彻底废了,自然要想办法进行改动。

    再者,由此牵扯出的一众藩王问题,也必须要尽快想办法解决了。

    那些个藩王现在全都在金陵城中,朱棣可不想就这么白白放他们回去!

    至少,回去可以,把兵权留下!

    正当这个时候,宦官匆匆来报,国子监祭酒胡俨求见。

    听到这话,朱棣与姚广孝对视了一眼,尽皆看出了对方眼中的笑意。

    “果然不出你这和尚所料,咱们这位胡祭酒坐不住了。”

    姚广孝笑而不语,神情很是淡然。

    他那双三角眼,最擅长洞察人心。

    胡俨这个人吧,你不能说他好,也不好说他坏。

    嗯,他就是懒,懒得去争斗,只想混日子。

    很快胡俨气喘吁吁地走了进来,直接跪地就开始了。

    “敢问陛下,为何要敕封李弘壁为国子监助教?”

    朱棣轻笑道:“有什么问题吗?”

    有什么问题?

    问题大了去了!

    胡俨痛心疾首地高喊道:“陛下啊,国朝的诸学,无不以大儒为博士,以名士为助教,最差都得是进士出身的翰林为讲官。”

    “可这李弘壁一无官身,二无名望,三无才学,陛下敕命他为国子监助教,岂不令人贻笑大方?”

    不等朱棣开口,胡俨又气冲冲地进言道:“臣不知陛下听信了何人谗言,竟如此行事,要知道国子监乃是大明的中枢学府,更是承担着为朝廷提供人才的重担!”

    “陛下岂可因荫封勋贵子弟,就开此先河,徒增天下笑柄?”

    没错,这是胡俨唯一能够想到的合理解释。

    那李弘壁是曹国公李景隆的独子,李景隆不久前给朝廷立下大功,所以皇帝要赏赐李景隆。

    但李景隆贵为大明顶级国公爷,已经是赏无可赏。

    而李弘壁又年到十七,过了进学堂读书的年纪,所以皇帝才会下这么一封离谱的敕命!

    问题,你这样搞,不是坏了规矩,徒增笑柄吗?

    朱棣看着气呼呼的胡俨,非但没有动怒,反而觉得有些好笑。

    这个家伙平日里不争不抢地混日子,没想到还真有急眼的时候啊!

    “胡爱卿,你这话说得就不对了。”

    “弘壁之才冠绝同辈,这是朕亲眼所见。”

    此话一出,胡俨都有些惊了。

    皇帝陛下竟然如此看重这李弘壁?

    冠绝同辈,这个评价可谓是高得离谱啊!

    胡俨瞪大了眼睛,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皇帝都说了李弘壁有才,他胡俨还能怎么说?

    咋滴你要跟皇帝对着干,非要争个输赢出来?

    “陛下,就算这李弘壁有才,但此举……不合规矩啊!”

    这是胡俨最后的希望了,希冀着朱棣能够守规矩。

    但他却是忘了,朱棣从来都不是一个守规矩的人!

    开什么玩笑,坐在你面前的可是朱棣,建文王朝头号大反贼!

    “什么规矩?”

    “谁规定国子学博士只是大儒,国子学助教只能是名士,国子学讲官只能是翰林?”

    “自皇考以来,便有征辟才学之士为官的先例,这李弘壁既然有才,那为什么不可以?”

    胡俨有些气急,道:“臣……臣……”

    一旁默不作声的姚广孝见此情形,终于开口了。

    “胡祭酒,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

    “既然胡祭酒担心此举会让国子监蒙羞,那就尽量避免便可。”

    “胡祭酒学贯古今,通达天人,哪怕李弘壁没有才学,难道胡祭酒还不能把他培养成一个才子了吗?”

    听到这话,胡俨顿时蒙了。

    让老夫培养李弘壁?

    难不成这才是皇帝陛下的意思?

    朱棣略显不悦地扫了姚广孝一眼,随即看向了胡俨。

    “胡爱卿,李弘壁一事就这么定了。”

    “朕倒是听说了不少流言蜚语,称国子监学子一个个游手好闲不学无术,风气大坏,远不如洪武朝时期!”

    此话一出,胡俨吓得额头上直冒冷汗。

    他当然知道问题出在哪里,就是国子学那些勋贵子弟和官宦子弟。

    胡俨本就性子淡然,本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原则,那些个勋贵子弟和官宦子弟学不学他也浑然不在意,反倒是不来上学反倒能够落得个清净。

    但是,看眼下这架势,皇帝陛下这是对他的教学方式有些不满啊!

    “陛下,臣……明白了。”

    朱棣脸上终于露出了笑容。

    “诚如胡爱卿所言,国子监乃是我大明中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家父李景隆,逍遥小国公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猪儿梦虫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猪儿梦虫并收藏家父李景隆,逍遥小国公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