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这些西洋传教士,来到大明的首要使命,就是从大明搬运百科知识。”

    “其中就有徐大人所作的《农政全书》,还有王徵的各类机械图集、机械模型。”

    “你们的教皇,以及各国的皇家学会,以重金收购这些知识的书籍。”

    “汤神父,我没有说错吧?”

    云逍说到这里,想起一件事情,心中没来由的一阵愤懑。

    在后世的各类百科全书中,都记载有一个叫邓玉函的耶苏会传教士。

    无论中外,都将其描述成,向大明介绍西洋机械的功臣。

    称他是开启了中德两国的科技交流。

    无比荒谬的是。

    这个时间段的德国,正处于部落混战当中。

    一直到邓玉函死后一百五十年。

    才有德意志这个民族国家,和书写的文字。

    一群部落野人,哪里来的知识和科技?

    而邓玉函从大明搬运的机械知识,全部来自王徵的《奇器图说》。

    更为荒诞的是。

    这本著作,竟然被后世人改名为《远西奇器图说》。

    声称是王徵翻译西方的。

    也多亏后来发现了崇祯元年版本的《奇器图说》。

    才还原了事情的真相。

    然而却没有人承认,更没有人愿意相信。

    这让云逍联想到了,后世的某个跳梁小丑一般的国家。

    他们拼命将九州的一切,篡改为自己的国家和民族的发明创造。

    甚至有人要起诉武当山,说是盗用了他们的国旗。

    云逍看到这样的新闻,一笑了之。

    然而此时,却是细思极恐。

    若是棒子跟此时的白皮一样,以后变得强大了。

    那么他们剽窃的一切,岂不是真的都成了他们的?

    而原本属于九州的一切,反倒是受了他们的恩赐。

    想到这样的结果,云逍一阵不寒而栗。

    汤若望辩驳道:“传教士肩负着欧罗巴与大明之间的文化交流,这无可厚非。”

    “文化交流,可没让你们当窃贼!”

    “没有让你们,将窃取的东西变为己有后,反倒指责我们剽窃。”

    “更没有让你们,将学习我们的东西,反过来攻打大明,奴役我们的百姓!”

    云逍指着汤若望,厉声呵斥。

    汤若望摊开手,无奈地说道:“这只是云真人的猜测,并不是现实。”

    云逍看向徐光启,“徐大人,是否有传教士,曾经让你出面,帮助他们找机会翻阅《永乐大典》?”

    《永乐大典》!

    全书两万两千多卷,一万一千余册,四亿文字。

    收录了从上古前秦,到明初所有的文献典籍。

    内容涵盖天文地理,经史子集,阴阳术数,农工技艺等所有在册的知识文化。

    是一本史无前例的渊薮著作。

    后世号称是世界第一的《大英百科全书》。

    在《永乐大典》面前,不过是小儿科。

    因为皇权威仪的原因,此书只抄录了一部。

    嘉靖时期,由于宫中失火,才想起来要备份,于是有了另一份“嘉靖副本”。

    随着时代流转,征战频发,正本消失了。

    副本也渐渐散落民间,流向了世界各国。

    徐光启的脸色‘唰’的一下变得苍白,哆嗦着说道:“有过。”

    “你答应了?”

    云逍的目光陡然变得凌厉。

    徐光启道:“老夫,老夫没有答应,也不敢答应。”

    “若是你做了,那你就是大明的千古罪人!”

    云逍神色稍霁,暗自松了口气。

    以前在网上,曾经看过一篇关于西方伪史的文章。

    自从利玛窦等传教士来到大明之后。

    西方没有知识和技术积累的演进过程,就突然发生了技术大爆炸。

    在17-19世纪,争先恐后搞出了一大堆百科全书。

    并出现了一批百科全书式的、后世只能望其项背,永远无法复制的天才。

    其中就包括那位喜欢吃苹果的牛大神。

    于是推断,《永乐大典》,万历到崇祯年间,就开始流落到西方。

    这绝不是什么臆想。

    西方引以为傲的所谓的数学公式、定理,绝大多数,是从永乐大典中变出来的。

    这是实锤,不接受反驳。

    于是有人推测。

    身为天主教徒,并且又担任过礼部侍郎的徐光启,极有可能充当了帮凶的角色。

    云逍对这一推测,是不怎么相信的。

    徐光启绝非是那种卖祖宗的人。

    再说了。

    即使是礼部侍郎,也没有那么大的权力,让传教士查阅《永乐大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家侄崇祯,打造大明日不落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薛定谔的虎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薛定谔的虎并收藏家侄崇祯,打造大明日不落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