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国公府的杨五逸。

    那一次,他看走了眼,败得几乎毫无挣扎之能。对方仿佛是他命中克星,他的一切阴谋算计都逃不过对方的眼——当然,杨五逸的心思,黎奉仙同样能猜到八九不离十。但在双方明牌对局的时候,出身豪门的杨五逸永远比他多几张底牌。

    那次惨败,让黎奉仙的文官之路就此断绝,不单被逐出了繁城,失去了皇帝的青睐,甚至连在外郡的仕途也屡屡受挫。他的面前总会出现一些粗鄙囊膪的对手,除却出身优渥几乎一无是处,若在繁城官场,他略施小计就能让这些金玉其外的豪门之后原形毕露。

    但偏偏他已不在繁城,而繁城之外,偌大新恒,有太多太多皇帝的威光不及的阴暗角落。在那些角落里,“能力以外的凭仗为零”只是个笑话。

    从如梦似幻的繁城才俊,转眼间跌落至此,黎奉仙并不觉得这是失败者的常态,更不觉得自己的失败是巧合。那看似顺理成章的贬谪调令背后,分明有着卫国公府的影子。

    而那个影子,也分明是杨五逸故意留给他看。

    当然,直至今日,这些事情也只是停留于猜测,黎奉仙手中没有任何真凭实据。且从理性的角度思考,更是难以说得通——他和杨五逸虽然结怨,却并非死仇。对方堂堂杨家人,有什么必要如此记恨一个出身微末的手下败将?

    但黎奉仙却对此坚信不疑,而坚信的理由也很简单:因为杨五逸很清楚,只要给黎奉仙任何一点机会,他都会卷土重来。

    事实上,黎奉仙也的确卷土重来了,他投笔从戎,而后以卓著的军功再一次回到了繁城,并得到了先帝的无比青睐——先帝很少关注那些失败过的人,但是失败过却能凭借一己之力挣扎回他的视野的人,往往又能得到加倍的青睐。

    于是黎奉仙再一次踌躇满志,以为终于能够复仇雪恨。但是,他的人生道路却再一次迎来了急转直下。就在他准备于先帝面前大展宏图之时,先帝却莫名退位,遗诏竟是令太后垂帘听政!

    于是,最适合黎奉仙发挥的竞争环境一夜间不复存在,掌控朝堂之人是杨家人,是杨五逸奉之如母的长姐。而那位太后的治国方针则是求稳。

    先帝轰轰烈烈整治国家数十年,也的确到了稳字当头的时候,太后的选择没有丝毫欠妥之处,但对于根基尚且不足的黎奉仙而言,这种国策的转变却堪称致命。而雪上加霜的是,那个在文官路上一骑绝尘的杨五逸,居然也在此时弃了文职,转而从军,和黎奉仙构成了最为直接乃至惨烈的竞争关系!

    也是在那一刻,黎奉仙彻底确信了自己多年来的猜想——杨五逸是真的在刻意针对打压他。而打压的理由,除了忌惮畏惧,还能是什么?总不能是为了激励他上进吧?!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黎奉仙当时的处境已近乎绝望。没有了青睐他的皇帝,他一个缺乏根基的青年将军在繁城本就摇摇欲坠,而他的宿敌却偏偏如跗骨之疽一般贴到了脸上来!但黎奉仙却仍不失斗志,杨五逸越是针对打压,他反而越觉得自己有绝境翻盘的可能。

    于是他一方面退出了和杨五逸的直接竞争,另一方面则大胆地选择了去争一个冷僻的东都统领之位,只要事情能成,他就有亡命一搏的机会。而那个亡命之法实在超乎所有人的想象,以至于一时间竟真的没有人与之相争。

    毕竟东都统领一职虽表面光鲜,却几乎没有实际军权,纯粹是繁城的仪仗队。去东都任职,几乎等于提早养老……争夺这个位置,得罪的不过是一些早有养老之意的老东西,黎奉仙并不怎么畏惧。何况以黎奉仙的一贯作风,若真的圆滑处世,不得罪任何人,反而显得奇怪!

    但结果却是连这样一条不可思议的邪门歪道,都被杨五逸一眼看破,并早早堵死……再之后,黎奉仙便被踢出繁城,困在桑郡,数十年不得而出,几乎意气沦丧。

    但是,即便在黎奉仙当真有些心灰意冷的时候,对杨五逸这宿敌的憎恨也未有过丝毫的褪色。而这份憎恨,则让他内心的野火始终都在燃烧。

    终有一日他要报仇雪恨,赢回过去失去的一切。他要证明自己的本事在杨五逸之上,而且无需什么“假设二人出身资源相等”,即便处于出身上的绝对劣势,他依然能赢!

    但是,随着杨五逸接过阿曼手中邪刃,含笑而逝。这燃烧数十年的野火,终于是熄了。

    金令、邪刃、凤湖上的杨昭……杨五逸的赢法一如过去几十年,在丝毫不弱于黎奉仙的智谋计略的基础上,总是能比黎奉仙多几张底牌。而杨五逸从不忌讳自己的资源优势,反而比任何人都擅长利用这份优势。

    一直到最后,杨五逸依然能靠这一招赢黎奉仙。黎奉仙数十年的磨砺,终归没能帮他克服资源劣势,逆境翻盘。

    但真正让黎奉仙心灰意冷的,却不是智略算计上的失利。

    而是他与阿曼的故事。

    先前,在王洛耳畔响起的细碎的对话声,黎奉仙这肉身挡刀之人当然也能听到。

    对话中的故事,完全出乎他所料。他从没想过,被他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只有我没飞升吗?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国王陛下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国王陛下并收藏只有我没飞升吗?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