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廷上下也是一派祥和,这几年风调雨顺,自然是国泰民安,像京城这样的地方也都是各路商贾来往,行人如织,比以往更加繁华热闹。
和煦的晨光中,城门处又排起长长的队伍,推车的、挑担的、牵着马的、坐着车的,大家都挨挨挤挤的等着进入城中,不时还有乡下人带着的鸡鸭发出一两声叫声。
忽的,远处传来急促的马蹄声,随之而来的还有一个声嘶力竭的喊声:“紧急军情,快让开,紧急军情……”
人们忙不迭的往两旁让去,看着那骑马的人一路飞奔过去,不由都议论起来:“这是怎么了?是哪打起来了吗?”【1】
【6】
【6】
【小】
【说】
另一个道:“谁知道呢?也不知是不是又有外番来骚扰沿海了。”
前些年的那次对外番用兵,百姓们都还记着呢,不由纷纷猜测起来,不一时又有一个道:“走了走了,快进去了,哪打仗和咱们有什么关系,有皇上管呢。”
“是啊是啊。”有一个接话道:“我这菜还得趁新鲜卖呢,只要不打到咱这就行。”
“怎么可能打到咱这。”之前的那个忙道,“咱这可是京城,打到哪也不可能打到咱。”
周围的人都笑了,再无人关心刚才的军情,都该做什么做什么去了。
皇宫中,景兴帝高坐在龙椅上面色阴沉,御阶下兵部的几位大员也又是恼怒又是羞愤,什么,北疆竟然丢了一座城池,还是被鞑子军队一举拿下的,守城将军被人一箭射死,其余人落荒而逃,如今龟缩在开城中等待救援。
武将中立刻有人出列,愿意带兵前往,一定要把鞑子驱逐,收复城池,怡王爷更是叫嚣得凶,要亲自去北疆,将鞑子赶尽杀绝,一雪前耻。
文臣们破天荒的也没有人出列反对,说些什么国库紧张,还是和谈为上的鬼话,这些年,有贾珠开拓的西洋航路在,不知明里暗里给朝廷带来多少收益,如今不仅国库充盈,便是皇上的小金库也是盆满钵满。
且如今国力日盛,却被小小的鞑子欺辱,任谁也忍不下去,是以毫无争议的便定下了出兵之策,由威远将军彭绍率军前往。
怡王爷很不高兴,退朝了之后便缠着皇上死活要去,景兴帝劝了半日无果,只得又去找了太上皇,谁知太上皇不管,让他们自己看着办,景兴帝被磨得头疼,只得答应让怡王爷去做监军,又嘱他不可轻易上阵厮杀。
毕竟这与海战不同,海战拼的是战舰和大炮的威力,不会直接短兵相接,而陆战则实实在在的拼体力、拼速度,一旦冲杀起来,瞬间便可能殒命。
自然了,贾珠又被安排与怡王爷一起行动,不然景兴帝便不放心,贾珠当然没有异议,别说皇上派了他,便是不派,他也要请命与怡王爷一起去。
一来,他也气愤鞑子的入侵,想将来犯之敌统统剿灭,二来也生气北疆军事懈怠,怎会轻易被人夺了城池。
这古代的战争,往往胜利者都会采取屠城的方式,一方面能震慑敌方,令敌方胆寒,另一方面是为了犒赏己方的将士,谁抢到什么便是谁的,这样手下的士兵才能士气更盛,一旦城池陷落,城中百姓的境遇可想而知。
看来是太平日子过久了,这些人都忘了怎么上马了吧,只一战就被人端了老巢,平日的那点子能耐都就着酒喝没了吧。
还有重要的一点,贾珠必须要保障怡王爷的安全,这家伙可是他手里的王牌,是他离开贾家后能确保贾家无事的护身符,谁出事,贾珠也不可能让怡王爷出事,于公于私,这一趟他是必须得去的。
军情紧急,贾家人还没有回过神的时候,贾珠已经随着大军出发了,贾母等人也只能唉声叹气,随后便是去小佛堂里捻香跪拜,祈求佛祖能保佑贾珠和怡王爷平安归来。
倏忽间,夏日将尽,秋凉渐起,也不知贾珠在北疆如何,贾府中的生活还是一如既往,贾家收到了贾琏寄来的家书,言说惜春等已经顺利出海,直往茜香国去了,让家中不必挂记,另还有一封葛安的家书,贾赦忙命人给葛家送去。
知道惜春一行一路顺利,贾母等人也算放了心,只等着什么时候再收到探春的信,那时才会彻底放心。
宝玉成亲的事宜已经准备得差不多了,待到金秋之时,便是黛玉嫁入贾府的日子了,他们的喜房已经收拾一新,里面的陈设布置更是小巧精致,贾母还将自己心爱的几样摆件点缀其中,另又挪了几株海棠和芭蕉种于院中,整个院子越发有了江南的气息。
一切准备停当,只等着吉期到来,迎接新人入住其中,哪知天有不测风云,一个平常得不能再平常的清晨,鸳鸯按时来服侍贾母起身,谁想到,贾母竟面目安详的没了气息。
一时惊动了众人,贾赦与贾政两房人忙忙都赶了过来,待确认了贾母果然已经驾鹤的时候,不由得都大放悲声。
忙又问鸳鸯究竟是怎么回事,鸳鸯哽咽道:“老太太一直都好好的,昨儿还嫌之前给林姑娘选的敬茶礼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和煦的晨光中,城门处又排起长长的队伍,推车的、挑担的、牵着马的、坐着车的,大家都挨挨挤挤的等着进入城中,不时还有乡下人带着的鸡鸭发出一两声叫声。
忽的,远处传来急促的马蹄声,随之而来的还有一个声嘶力竭的喊声:“紧急军情,快让开,紧急军情……”
人们忙不迭的往两旁让去,看着那骑马的人一路飞奔过去,不由都议论起来:“这是怎么了?是哪打起来了吗?”【1】
【6】
【6】
【小】
【说】
另一个道:“谁知道呢?也不知是不是又有外番来骚扰沿海了。”
前些年的那次对外番用兵,百姓们都还记着呢,不由纷纷猜测起来,不一时又有一个道:“走了走了,快进去了,哪打仗和咱们有什么关系,有皇上管呢。”
“是啊是啊。”有一个接话道:“我这菜还得趁新鲜卖呢,只要不打到咱这就行。”
“怎么可能打到咱这。”之前的那个忙道,“咱这可是京城,打到哪也不可能打到咱。”
周围的人都笑了,再无人关心刚才的军情,都该做什么做什么去了。
皇宫中,景兴帝高坐在龙椅上面色阴沉,御阶下兵部的几位大员也又是恼怒又是羞愤,什么,北疆竟然丢了一座城池,还是被鞑子军队一举拿下的,守城将军被人一箭射死,其余人落荒而逃,如今龟缩在开城中等待救援。
武将中立刻有人出列,愿意带兵前往,一定要把鞑子驱逐,收复城池,怡王爷更是叫嚣得凶,要亲自去北疆,将鞑子赶尽杀绝,一雪前耻。
文臣们破天荒的也没有人出列反对,说些什么国库紧张,还是和谈为上的鬼话,这些年,有贾珠开拓的西洋航路在,不知明里暗里给朝廷带来多少收益,如今不仅国库充盈,便是皇上的小金库也是盆满钵满。
且如今国力日盛,却被小小的鞑子欺辱,任谁也忍不下去,是以毫无争议的便定下了出兵之策,由威远将军彭绍率军前往。
怡王爷很不高兴,退朝了之后便缠着皇上死活要去,景兴帝劝了半日无果,只得又去找了太上皇,谁知太上皇不管,让他们自己看着办,景兴帝被磨得头疼,只得答应让怡王爷去做监军,又嘱他不可轻易上阵厮杀。
毕竟这与海战不同,海战拼的是战舰和大炮的威力,不会直接短兵相接,而陆战则实实在在的拼体力、拼速度,一旦冲杀起来,瞬间便可能殒命。
自然了,贾珠又被安排与怡王爷一起行动,不然景兴帝便不放心,贾珠当然没有异议,别说皇上派了他,便是不派,他也要请命与怡王爷一起去。
一来,他也气愤鞑子的入侵,想将来犯之敌统统剿灭,二来也生气北疆军事懈怠,怎会轻易被人夺了城池。
这古代的战争,往往胜利者都会采取屠城的方式,一方面能震慑敌方,令敌方胆寒,另一方面是为了犒赏己方的将士,谁抢到什么便是谁的,这样手下的士兵才能士气更盛,一旦城池陷落,城中百姓的境遇可想而知。
看来是太平日子过久了,这些人都忘了怎么上马了吧,只一战就被人端了老巢,平日的那点子能耐都就着酒喝没了吧。
还有重要的一点,贾珠必须要保障怡王爷的安全,这家伙可是他手里的王牌,是他离开贾家后能确保贾家无事的护身符,谁出事,贾珠也不可能让怡王爷出事,于公于私,这一趟他是必须得去的。
军情紧急,贾家人还没有回过神的时候,贾珠已经随着大军出发了,贾母等人也只能唉声叹气,随后便是去小佛堂里捻香跪拜,祈求佛祖能保佑贾珠和怡王爷平安归来。
倏忽间,夏日将尽,秋凉渐起,也不知贾珠在北疆如何,贾府中的生活还是一如既往,贾家收到了贾琏寄来的家书,言说惜春等已经顺利出海,直往茜香国去了,让家中不必挂记,另还有一封葛安的家书,贾赦忙命人给葛家送去。
知道惜春一行一路顺利,贾母等人也算放了心,只等着什么时候再收到探春的信,那时才会彻底放心。
宝玉成亲的事宜已经准备得差不多了,待到金秋之时,便是黛玉嫁入贾府的日子了,他们的喜房已经收拾一新,里面的陈设布置更是小巧精致,贾母还将自己心爱的几样摆件点缀其中,另又挪了几株海棠和芭蕉种于院中,整个院子越发有了江南的气息。
一切准备停当,只等着吉期到来,迎接新人入住其中,哪知天有不测风云,一个平常得不能再平常的清晨,鸳鸯按时来服侍贾母起身,谁想到,贾母竟面目安详的没了气息。
一时惊动了众人,贾赦与贾政两房人忙忙都赶了过来,待确认了贾母果然已经驾鹤的时候,不由得都大放悲声。
忙又问鸳鸯究竟是怎么回事,鸳鸯哽咽道:“老太太一直都好好的,昨儿还嫌之前给林姑娘选的敬茶礼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