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座被喂饱的巢都开始在人工智能的协调下全面重启生产,一片片古老的城区早已崩溃的循环系统被组织修复,如同衰老腐朽的人体终于被注入新血,痉挛着迎来第数千年来第一轮正常的新陈代谢。

    不过并不是每一个殖民星球都能有如此待遇,有些人口稀少的偏远星球索性连被纳米灾疫洗地的资格都没有,大片大片的星球被放弃,上面的人口被来往不休的运输机合并转移到距离L-星门所在的核心世界较近的星球上方便管理,经常是好几颗边缘世界的人加在一起都填不满一座巢都。

    这是基于现实情况做出的选择,即使有物质解压器提供近乎无限的资源供给,但真理修会的人手是有限的,高级技术人才严重不足,难以管理幅员辽阔的远东星域。

    实际上在重建工程刚走上正轨时,他们便已经开始使用记忆植入和知识灌输等手段,从以巢都平民为原材料批量培养廉价技术工人填进永远喂不饱的工业生产线。

    ——在缺乏工人时,真理修会选择了使用技术手段往普通人脑内植入对应知识,而不是通过成熟的工业生产线生产更多机械劳工。

    这是一个有些反常识的做法,但在低质量人口高度密集的巢都里确实更加经济实惠,往返于星区各处的运输机此时此刻都仍在源源不断将边缘世界的人口运往核心星系及其周边区域。人口太多了用不完根本用不完。

    通过迁移人口合并殖民地的方式,真理修会大大减少了自己的工作量。平心而论效率确实挺高的,就是他们完全不尊重任何星球居民的个人意见和故土情结,强行把人绑走塞满运输舰到处跑船的行为总让罗素联想到一些不好的事情比如三角贸易。

    看着真理修会现在的作风,再想到为了收集实验数据把第13远征舰队狠狠坑了一把的约书亚,罗素有些哭笑不得。以前他总是认为人类帝国里审判庭、机械修会之类的组织过于魔怔,结果自己手下的人怎么也在魔怔化的道路上策马狂奔。

    “其实还好啦。故土难离可以理解,但远东星域的星球分布实在太过零散,即使是我们也很难完全照顾周到。与其留在偏远星域的家乡承受海盗劫掠的风险,还不如搬到核心星域里在舰队的保护下安稳过日子。”

    灰风坐在罗素面前的桌子上慵懒地晃着小腿,说道:

    “虽然以前的巢都往往是混乱、拥挤、肮脏的代名词,但经过这段时间的重建,包括尼福尔、法芙娜、艾莎琳和米拉法在内的大型巢都星球上,年久失修的循环系统和污染处理设施都已经完成修复重新启动、城市交通初步梳理完成、老旧的城区经过重新规划、空气质量也已经净化到了……嗯……勉强能住的程度?”

    至少巢都下层没有再沉积着需要植入铁肺才能抵御的剧毒气体了。随着时间的流逝,污染处理系统持续运作,星球的整体生态只会慢慢变好。

    “你说得对,我也是时候转换心态了。”罗素从椅子上站起身,伸了个大大的懒腰:“现在已经不是以前蜗居在法雅的时候,偌大一片幅员辽阔的远东星域需要管理,即使是神也没办法照顾到每一个人的情绪。”

    更何况他不是神。也是时候转换思维,开始从更宏观的角度去做事。

    “那,我们接下来要做什么?按部就班完成远东星域的整合工作吗?还是别的什么?”灰风坐在桌子上,抿着嘴唇歪歪头。

    “整合工作就交给真理修会去做吧,他们已经证明了自己的能力,即使离开了我也能自己独立完成工作。倒是有一件事情现在必须提上日程。”

    罗素说着,平静的目光看向了面前灰风银灰色的美丽双眼,说道:“物质解压器已经上线,是时候开始修建‘巨型船坞’了。”

    灰风嗯~了一声,沉默片刻后说:“您还是不信任科罗尼艾吗?”

    “这只是一方面原因。”罗素没有正面回答:“我有预感,粘土艺术家的出现为太空死灵这个种族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数,分裂的王朝很可能会在以后完成大一统。这将是一股不可忽视的强大力量。”

    “而且如今混沌四神已经知晓我的存在,虽然祂们杀不了我,但在可以预见的未来,我们的境况只会越发糟糕。”

    所以才需要兴建巨型船坞,整兵备战。

    “我知道了。那么元帅,巨型船坞的选址要定在哪里呢?”灰风问。

    “就在这里,就在宁静黑域。”罗素平淡地说。

    实体宇宙中并不存在“一个恒星系内只能同时存在一座巨型结构”的限制,广阔的黑洞视界有太多的空间可以供给巨型结构锚定自我,在宁静黑域中兴建巨型船坞非但不会与正在运转的物质解压器产生冲突,反而能节约大量的物资运输成本。

    原地开矿原地爆船,这是罗素所构想的场景。

    “而且梦魇座大空洞本身就是时之虫的手笔,我冥冥中能感觉到,祂一直注视着这里,从未移开视线。”罗素喃喃自语:“将巨型结构建在这里,会比其他任何地方都更安全。”

    灰风默默将罗素的话一一记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和灰风一起穿越到战锤40K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泰坚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泰坚并收藏和灰风一起穿越到战锤40K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