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咚!”一个沉闷的鼓点配着不知名的乐器,好似敲在人的心坎上,贞观君臣顿时感觉心脏有点发紧。

    随后一个远方宝塔流彩,近处屋顶蓬荜生辉,往来道路灯树点缀的画面一闪而过。

    甘露殿中顿时躁动起来:

    “仙人在云端观看乎!”

    “咱们飞起来了?!”

    李世民此前已经看过不夜成都的高空览视图,毫不变色斥道:

    “后世千般手段,何须惊愕?噤声观看!”

    房杜憋笑,魏征等人则是佩服:不愧是陛下!

    后方阎立本睁大了眼睛,他已经暂时不打算画,而是打算牢牢刻在心里,随后慢慢复现。

    “咚!”依然是鼓点和乐器声,依然是一个一闪而归的剪影,让贞观君臣愈发的有些心痒难耐。

    下一刻,似有千种乐器一起奏鸣,似有百名仙人一起在云端大声和唱。

    灯火璀璨的光景再次出现,光幕中的画面仿佛一位谪仙临尘,带着贞观群臣们一览千百年后的光景。

    同时光幕也贴心的将名称给标注了上去。

    古朴的佛塔在光幕中纤毫毕现,上面的一砖一瓦似乎在诉说着岁月沧桑。

    【大雁塔】

    一片空白场地上一个僧人的塑像神色坚毅,手持禅杖凝望南面。

    【玄奘像】

    光幕中的画面顺着玄奘像往南,飞过一片灯火长廊与人来人往的长街之后,数十座群体雕塑群映入众人眼帘。

    这些雕塑神色姿态各异,诗、书、画、碑等点缀其中。

    或作慨然而歌状,或作忧民生艰状,或怡然自得状,或肃穆沉思状。

    每个塑像旁边都有一小块石碑标注名字,贞观群们也尽力辨认一闪而过的名字,因为角度的关系只能辨认出寥寥数人。

    “李白!”

    “杜甫…杜牧!”

    “刘禹锡!”

    这是他们此前已经通过各种边角料知道名字的。

    “吴道子!”

    “王维……王之涣!”

    “阎立德…阎立本!”

    【大唐群英谱】

    众人豁然回头,他们从没想到,在这其中首先出现的熟人竟是这位宫廷画师!

    阎立本本人手足无措的站在那里,一时间身体都有点摇摇晃晃,仿佛喝醉了一般。

    我也能与兄长,声名传后世?

    李世民顾不得安慰这位臣子,因此此时光幕还在继续飞掠,他看到了自己!

    前有雄壮乐队,后有旌旗飘扬,将军跃马扬鞭紧随在他身侧,拱卫他们的皇帝陛下。

    而那李世民单手挽雄壮大马缰绳,另一手轻轻下压。

    长孙无忌见缝插针:“此像有安抚天下之意,有大家之帝王风范!”

    塑像柱子上“贞观上将”四个大字方方正正,李世民洒然而笑,颇为满意

    而武将们都努力打量,即使如李靖也坐直身子睁大眼睛:陛下雕塑身旁六位骑马从臣,总该有自己一个位置吧?

    【贞观之治】

    李世民再满意也不会因为他停留更久,画面继续前行。

    只是让他颇为意外的是,接下来这组雕塑,今日非武将也非文臣。

    妇人环抱婴童,壮汉保护稚童,老叟与童孙同乐,青壮挑货向远方。

    魏征也读出了这组雕塑的名字: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都不需要思忖,魏征脱口而出:“君如舟,民如水,能载舟而行,亦能倾覆舟船。”

    《荀子王制》中的圣人之言君臣无不熟悉,但如今看到后世郑重其事的雕刻出来,群臣们无不低头沉思。

    李世民更是想到了那似乎对唐有着刻骨恨意的黄巢,后世称他为“起义”。

    这唐让百姓过上了好日子,他们才托起巨唐之舟。

    而唐成了他们苦难根源时,他们便将其沉入水底?

    甘露殿的静谧是被尉迟敬德打破的:“贺喜邢国公与蔡国公两位了。”

    房杜二人抬起头便看到光幕中的一组文臣雕塑,居于首位的两臣子,一个捻须沉思,一个挥手直断。

    至于两人的身份?光幕旁边的注解写的清楚:

    【房谋杜断】

    在场众人无不恭喜,长孙无忌的眼中有怅然有艳羡,最终也是化作一声贺喜。

    房玄龄捻着胡须直乐,杜如晦则是拱拱手:

    “若无大家之远见,何来贞观传世?何来盛唐繁华。”

    李世民哈哈一笑,矜持的伸手虚压。

    臣子有才名,那他李世民能给其施展才华抱负的机会应该也值得一夸吧?

    不过随后的雕塑就让李世民笑不出来了。

    前有掌扇官举五明扇,后有华盖,其后更有仪扇。

    本该属于帝王的仪仗,拱卫其中的却是一个妇人。

    而光幕旁边的文字也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剧透历史:从三国开始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冷泡茶加冰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冷泡茶加冰并收藏剧透历史:从三国开始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