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

    变革是因为社会不断发展而导致一直存在着的矛盾无法调和,这时矛盾双方产生了较强的,甚至是水火不容的对抗性,这个过程是一直都有的。能够具有持久生命力的改革,必将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其他只为少部分人利益的变革不过是一家之言,是注定会失败的。

    这也或许是人类社会的自适应吧,无论怎么发展,它是有一个必然的趋势的,它会向着一个稳定的状态一直一直震荡下去,此为真理的绝对性于真理的相对性吧!

    不提太宏观了,只希望自己能继续加油。

    无论是什么民族,只要几个星期不劳动,就会面临整个民族灭绝的危险,所以,那种令人憧憬的绝对美好的天堂是危险的,很容易让人安乐死,无论是谁只要活着就必须不断奋斗,安逸是不值得羡慕的。

    我只能再说一遍,安逸不值得羡慕,对于自己来说,每天都让自己累一些,同时不忘娱乐自己,这是一种辩证思维。

    哈哈哈,说了这么多,真的希望不是在安慰自己,不是在堆积自己的偏见。好了,继续加油吧!

    当我被提醒着自己是在依赖着很多自己办不到的事物而活着时,我不会以任何理由觉得自己怎么怎么了不起,我需要以最最平凡平静的眼光看待自己于与万物。

    平等。

    我需要更加急迫一点。一直活在我身体里的无助感,助长者我的孤独感,可是一旦我被提醒到自己所拥有的可能会失去,我就不再觉得自己孤独,觉得自己一无所有,我很幸福!

    或许还没打到我想要的强度吧,一方面我对自己的状态没有任何不满,另一方面我要想办法提高自己到我想要的地步,辩证统一。

    减少焦虑,减少焦虑。

    金钱不能衡量一切呦!记住。

    这里写一个效率问题,如果一个人只干一件事,那自然是从现在开始是最快的,几乎完全不需要客观的效率因素,就是自己累了便歇一歇,休息好就继续工作。

    然而如果有很多事情在短期或长期需要做完,那就需要分配时间,甚至是需要天公作美。比如打豆子,自然是需要等晒干是最快的,扬场要等风,在没有风没有晴的日子,就可以空出来,做一些别的,在其他天气效率高的事情,这是生产,对于我们的学习也应该如此,谋划,分析势与能,环境与自身状态,做较为合理的规划,然后最最重要的是。

    执行。

    时时刻刻不要想着追求完美,去接纳不完美,接纳,接纳啊!

    一个思想家必须先是一个活生生的人,需要着一定的生活经验的积累,否则虽有一定的高度,也会落入太理想的陷阱中而脱离实际,而更多的人是因为自己没有什么思想,才更觉得无所畏惧,成了所谓的思想家。

    这句话也是对自己而说,干活要勤,思考要缓,才好。

    遇到问题先思考自己可不可以做得更好,但是有的时候没必要过度思考,你说这不是矛盾着吗?但是矛盾会一直存在着,唉!就像我一直一直都找自己的缺点,不断弥补着不足,可还是不能安稳,也许不安稳才是最安稳呢!

    自从用上辩证法,似乎一切话语都成了废话,又好又不好,又对又不对。哈哈!没关系的。

    善哉,善哉!扬人善,即是善呐!

    今日再观云,除了觉得它美以外,更加觉得自己太闲暇,想起那句,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哈哈哈!搁下不提。

    生产力是确立社会进步的最高标准。提高劳动生产效率会给我们越来越多的闲暇时间,这一变化一定会带来两种效果,增益与减益,这是毫无疑问的,这是基于概率的,暂且不论。

    价值和使用价值多少有些了解了,没有使用价值,那么耗费多少心血做出来的作品也是无用之物,但有价值,如艺术品。而不经过劳动的物品虽有使用价值,缺没有价值,如空气,既然你可以不劳而获,别人自然也可以不劳而获,怎么会花钱买呢?这其实也说明了,价值和使用价值对事物的衡量,并且这二者在一个个体身上不能同时展现。

    有时候会很在意自己没拥有的东西,可是转念一想只觉得自己不需要。这个和方轮子换位圆轮子可能不太一样吧,明明是一样的轮子,就不用太拘泥于形式,要时刻记得每一个物品本身的作用,不可以本末倒置。

    我觉得普及并不会降低分化程度,相反,它可以更好的让我们明白为什么而分化,或者可以更深层次地分化,我还是认为懂得更多是要比无知更强的,虽然在一些地方这两种情况的表现形一样,但多知胜过无知,这是一定的。

    我忽然想起几个故事,有关无助的小草和参天大树的比较,还有一些颇具讽刺的动画片吧!转了一圈回来,还是不要思考它了,实践出真知,书中的故事仅仅是故事,听个乐也就罢了。

    是啊!豁然开朗。我们总是说毒鸡汤,毒动画,殊不知,是药三分毒,即便是良药亦是苦口,我们要学会的,可能就是在这苦里面,学会生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梁寒郡的日记书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梁寒郡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梁寒郡并收藏梁寒郡的日记书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