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这次接通电话的是一名女人,名叫法缇玛·亚米,是危机管理组专门针对热带气旋、暴雨、洪水方面的专家,对方似乎是正在忙手头的工作,顾几可以很清楚地听到她翻书滑页的动静。

    于是,他便将刚才与接线员重复的内容又讲了一遍。

    这已经是他今天第四次重复强调暴雨洪水危机。

    法缇玛听了之后并未立刻做出回应,而是翻找了几份资料。

    “维迪先生,首先我很敬佩你的专业知识水平,但阿萨姆邦三面环山,迪斯布尔位于邦中北部,就算真的有深低气压团从孟加拉湾登陆,也要先穿过邻国孟加拉国,经过至少500公里的距离才能到邦北。”

    “你也应该知道,低气压团的风速度只达每小时41至62公里,属于强风级别,通常没有风眼,亦缺乏更高级别的热带气旋所呈现的紧密组织及形态,云团及雷雨带非常松散,根本无法支撑它跨越如此远的距离,就算真的到达迪斯布尔,也早就被削弱殆尽,不会造成大规模暴雨灾害。”

    “理论上来说的确是这样,但不知您考虑过大气候环境了么?”

    面对法缇玛的反驳,顾几并未语塞,反而中枢神经快速活跃,记忆区中有关自然灾害的案例、发生原因等悉数涌现在他眼前:

    “印度每年9、10月都是雨季和季风后季,雷电暴雨天气频发,泥石流、洪水等灾害经常发生,而从20世纪初到2018年,印度的平均气温上升了约 0.7°C,全球变暖导致气温升高,气温升高又造成水汽增加,这使得印度季风雨季出现强降雨,波茨坦气候影响研究所的一份报告也指出,全球变暖使印度的季风更加强劲。”

    “全球变暖的另一条因素,就是造成青藏高原积雪偏少,根据夏科院大气与环境综合观测站发布,17、18冬季,青藏高原积雪面积较气候态偏少22.2%,积雪的偏少会引发春夏季节地表感热、上升运动偏强,利于感热通量的向上传播,进一步加强对流层温度,促使高原与海洋对流层热力差异变大,强化季风经圈环流,最终导致季风环境加强。”

    “动物永远都是最好的灾害预警器,连水性极佳的印度野牛都逃离了邦北,鸟群也在向南部迁徙,说明邦北的河流已经开始泛滥,严重影响了生物生态环境,这还不能引起警惕么?”

    话音一落,法缇玛产生了与接线员同样的反应:

    沉默。

    对方似乎想不到顾几针对气象灾害的专业知识竟然如此丰富,甚至上升到了全球气候变化的高度,偏偏他还能根据这一点,一步步反推出印度季风的加强结果,思路清晰,逻辑严密,几乎无懈可击。

    要知道。

    阿萨姆邦可就在喜马拉雅山脉的脚底下,所以受青藏高原的影响非常大。

    “维迪先生,你的全名叫什么?在哪里工作?”

    “维迪·达利,阿萨姆邦农业厅县办公室!”

    “农业厅,难怪,我已经将伱电话记录下来,我现在立刻赶往邦北气象监测站与水利部门,调查河流漫灌情况,如果发现异常,我一定马上通知你!”

    “通知我没用,关键在于邦政府现存物资、人力、医疗是否有能力应对一场大型暴雨洪水危机,仅仅是暴雨橙色预警,就已经让区消防局忙到不可开交,若是真发生洪灾,整个阿萨姆邦岂不是直接瘫痪了?”

    哪怕不提天灾领域的防灾经验,顾几在经历过邮轮关卡后,也深知人员、物资这两点的重要性。

    有时候一瓶医用酒精,一套防护服,可能就会挽救一条人命;

    换算到自然灾害上,一件救生衣、一瓶压缩罐头,牵扯的甚至会是一个家庭!

    说白了,真论专业气象知识,顾几其实比不上法缇玛,之所以他能讲出这么多,不过是照着“标准答案”扩写罢了,因为任务目标都明告诉他阿萨姆邦是灾区。

    所以无论他说什么,最后都是对的。

    谈到这一步,法缇玛才知道对方不仅仅有真才实学,而且有丰富的实战经验,她再三强调会着手调查安排后,便急忙挂断了电话。

    顾几低头看了眼地下湍急的暴雨水流,关上窗户,回到床上。

    这已经是他目前所能做到的极限了,一场小型事故、人为冲突,他或者还能独自冲上去救几个人,到了中型公卫事件,就必须集结十几名医护帮忙,设立隔离区、治疗区、观察区等等。

    而到了大型灾害上,别说他一个人,就是几十人、上百人,在面对大自然的愤怒下,也只是徒劳,除非有政府部门、志愿者,以及军队参与。

    “现在只能等那个法缇玛的消息了……”

    从下午躲避孟加拉虎,再到连续兜圈采购物资,顾几拖着疲惫的神经,逐渐合上眼皮。

    “救命!”

    “吧里吧里,快跑!”

    ……

    顾几猛地睁开眼睛,心脏剧烈跳动。

    他是在睡梦中,被求救的声音吵醒的。

    转动手腕一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危机处理游戏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土土士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土土士并收藏危机处理游戏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