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徐达走了,北平的事情要交给谁处置呢?”

    对于这个问题,朱瀚却是并不担心。

    他用手一指自己的说道,“我去吧,就由我去北平坐镇。”

    听朱瀚主动请缨去北平行都司坐镇,老哥朱元章有些依依不舍。

    “北平距离咱这那应天府太远了,你去的话咱这边儿可就没法再给你好好商议国家大事了啊。”

    如今大明四面出击,每个地方的行都司主将,可不是只会行军作战就行,必须军政两手都要处理完善的人才。

    所以就算老哥朱元章再舍不得。

    北平行都司的事情,如今也是非朱瀚亲自去坐镇不可。

    在处理完了应天的事情,朱瀚便与东察合台汗国的使者脱脱一起离开了应天。

    他们先是沿着京杭大运河向北,一直抵达到了山东临清,然后在这里分开。

    东察合台汗国的使者脱脱在大明军队护送下,沿着陆路向西,进入关中然后返回兰州,最后再抵达他们的东察合台汗国,把与大明的朝贡结盟带给了东察合台汗国可汗秃噜黑贴木尔。

    而朱瀚则由临清继续沿着运河北上,一路来到了北平。

    此时的徐达也已经得到了朝廷发来的调令,徐达已经把北平行都司的一切军政事务处置妥当,封存了印信和令箭,等待朱瀚前来接收。

    刚一见到徐达之后,朱瀚也是非常的感慨,因为短短数个月不见,徐达竟然比之前又是消瘦了一圈,可见在北平的事务有多么的繁忙,把徐达这个大明第一勐男都给累成了这个样子啊。

    “徐大哥,西北那边的军政事务,常遇春有些应付不过来,兰州行都司事关重大,这差事放眼整个大明,除了你去挑大梁,我是谁都不放心呀。”朱瀚说道。

    对于朱元章和朱瀚的信任,徐达心中是非常感动。

    “我徐达的志向,可不是在城里吃香的喝辣的,不上阵拼杀哪有军功,天上可不会掉馅饼,哈哈!”

    徐达对这些看得非常豁达。

    他早以看习惯了军旅生涯,在朱瀚到来之后,徐达立刻带领自己的一部分卫兵踏上了去往西北的行程。

    而朱瀚则在北平望着手中的一堆军报,作着下一步的计划。

    朱瀚这一次坐镇北平,不仅是以英王的名义,而且还从朱元章那里获得了尚方宝剑,可以对三品以下的官员、百姓、士兵和将领予以先斩后奏的权力。

    所以整个北平行都司没有一个人敢对朱瀚的命令作出违逆的举动。

    在经过几天的筹划,朱瀚对北平行都司做出了一系列安排。

    此时的北平行都司大将主要有郭英、周德兴等淮西老将,还有一部分戚祥等淮西出身的新晋将领,再有就是在应昌府的罗贯中等大明军校出身的年轻将领。

    所有人对于建功立业都抱有极强的渴望。

    朱瀚也正利用他们这一这种心思。

    决定向漠南草原上的蒙古各部发起肃清进攻。

    “草原上这些部落实在是狡猾,咱们大军一到,他们就落荒而逃,咱们大军走了,他们就跟癞皮狗一样跑回来,然后继续放牧或者抢劫,我想来想去,也实在是拿他们没有什么好的办法。”周德兴听到朱瀚打算对漠南草原上的蒙古人进行清剿,立刻抱怨着说道。

    “哈哈,对付草原上的蒙古人必须用于新的方法,而不能用在中原的战术,他们的后勤补给随着牛马一起移动,我们没法再用原来攻城掠地的方法逼迫他们交战,必须要稳扎稳打才行。”朱瀚随即说道。

    “我之前派了罗贯中等一批大明军校的将领在应昌府修筑堡垒,如今几个月过去了,应该略有小成,你们随我去一次应昌府,见识一下那里的堡垒战术效果如何。”

    朱瀚率领郭英,周德兴,戚祥等人,很快从北平来到了应昌府。

    刚刚抵达应昌府,就看到在道路两旁矗立一座座塔楼。

    周德兴和郭英等人都不知道这是什么东西,他们一直待在北平,从来没有到过应昌这里。

    而朱瀚对于这些小型堡垒却非常熟悉,因为这就是他在堡垒战术中教授给罗贯中的。

    朱瀚指着这些小型的堡垒对郭英和周德兴等人说道。

    “这东西叫做塔楼,专门用来在道路上执行警戒任务的,里面有两门小型的火炮,还有十几只火枪,只要把塔楼下面的铁门一关,里面的士兵就可以凭借火枪和火炮守住这个塔楼,然后在塔楼的顶上点起狼烟,就可以告警到其他的位置上的塔楼。”

    “原来是这么个东西,这不就和北平城外的那长城烽火台差不多吗?只不过比那个烽火台要高大一些,而且看起来要更加的坚固。”周德兴在旁边说道。

    “不错,长城上的烽火台与这草原上的塔楼其实是一个作用,无非就是储藏兵力和发布告警的烽火。”

    朱瀚在旁边继续指着几个塔楼说道。

    应昌指挥使罗贯中也已经得到了英王殿下即将要来应昌视察的消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大明:哥,和尚没前途,咱造反吧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墨色江南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墨色江南并收藏大明:哥,和尚没前途,咱造反吧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