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孺子不可教?那大伯可曾想过要教我家衍儿?”

    孇氏似笑非笑的问道。

    而伴随着孇氏的这句话,却让大伯转过头,就连祖父、祖母等人,都纷纷止声。

    见到这一幕。

    孇氏心中冷笑连连,在她眼中,这院子里住着的,可有几人有良心。

    别以为她不知道。

    衍儿的祖父、祖母到底有多偏心。

    大伯说要读书,衍父累死累活供着,当轮到衍父之时,拼什么读书的,确实叔台。

    三子之中,比衍父大的,读了书,比衍父小的,也读了书,累的只有衍父一人。

    结果读出来的,是两个忘恩负义的东西。

    在孇氏眼里。

    但凡这一家人有点良心,就不会忘记衍父的恩情。

    衍父年岁已高,但衍父可是有氺寿、氺衍二子。

    他们一家人可曾想过要报答一番衍父?

    教一教衍父的二子识一识字。

    “好了,今日乃我寿辰。”

    就在这时候,一直不说话的祖父,开口说道。

    众人这才不再多言。

    孇氏也只是看了一眼,闭上了嘴。

    说到底,孇氏还要顾忌他男人的颜面。

    而没过多久。

    院子外很快再次回来了一名儒士装扮的少年,手持一卷竹简,进入院子内。

    对于那名少年,氺衍并不陌生。

    堂兄子卢。

    大伯的长子。

    听说在这村子里,在同龄少年中也是一个挺出名的人物。

    这个出名并不是指首年多厉害。

    而是因为村子里少有士子,而祖父一家却有三名士子,故而方圆十里内的百姓,或多或少都听过这一家的名字。

    对于百姓来说。

    虽然明白士子并非权贵官员,也不一定真的会出人头地。

    但比起他们,士子的身份毫无疑问要高上许多。

    就比如普通人出去,若是运气好,能够在一个府邸内谋求生计。

    而一旦士子出去被他人赏识,那便直接会成为权贵的门客,此生便衣食无忧。

    “仲衍!”

    伴随子卢以此打招呼之后,随后看向氺衍。

    这一家子中。

    也唯有子卢心性比较单纯,虽然没什么逐渐,全听父母的安排。

    但好歹心地不坏。

    “堂兄!”

    氺衍点点头,缓缓拱手。

    不过氺衍也看得出来,子卢看他的目光中的害怕。

    对此氺衍没说什么。

    齐国如今的君王乃是齐王建,对比历代齐王而言,齐王建绝对算得上是贤君。

    这也是齐国人在面对其他六国之时,最引以为傲的一件事。

    毕竟纵观七国之中,其他诸国战火连天,攻城之战时有发生。

    唯有齐国,在齐王建继位后,百姓得以休养生息三十年,国内安定。

    加上这里与临淄只有半日路途,自然而然的。

    生长在这样的环境下。

    面对他这样一个常年与死人接触的人,自然会让其他人心生抗拒。

    甚至若是他无意间沾到的气味,一般人闻到,恐怕也会忍不住作呕。

    院子内。

    不过随着子卢回来的消息不知怎么,在村子里传开。

    不多时。

    便有不少人家带着女儿上门。

    “来!快进来!”

    “子卢!!”

    大伯子淮的正妻莺氏那发福的脸上,满是洋溢着笑容,看着接二连三进入家门的人家,嘴都合不拢。

    而这一幕也的确让其他几名妇人一脸羡慕,看着身边还在不断抽泣的孩子,纷纷小声嘱咐什么。

    莺氏看到这一幕,那满是得意的目光,更是不加掩饰,随后不着痕迹的看了孇氏一眼。

    似乎在说。

    看看她儿子,如今其他家的女儿都赶着踏上门,估计巴不得倒贴彩礼给她。

    你家的那两小子。

    别说那个大的,就是筹够彩礼讨来的媳妇,可有眼前这些好看?

    至于那个小的,有那家女儿能看得上?又有那家人愿意把女儿下嫁?

    衍父在忙,虽然见到他人带着女儿登门的一幕,但也只是叹息一声。

    但孇氏可是女人,怎么会察觉不到莺氏的那个目光。

    但因为今天要顾忌到衍父,她不想在这问莺氏,当初她是不是也如同这般,厚着脸皮踏上门。

    孇氏忍着温怒,而看到在院子内,在那个角落,独自劈柴的小儿子,眼眸瞬间就红了,只能转过头继续去生火,盈盈泪水在眼中。

    “子卢,你可记得,这是岑晴,在村头平伯家里的女儿。”

    “这是贾莲,比你小四岁,听说上次你们在村头见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秦功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下雨我带刀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下雨我带刀并收藏秦功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