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白老爷便带着我三叔和张跃才、陈小宝、刘秋菊四个徒弟,一起去拜会山狗爷。

    山狗爷住在一个名叫流西村的小山村里面。

    这小山村四面环山,一条小溪流如玉带般环绕,溪水往西边而流,故而得名流西村。

    流西村旁边不远处是金色稻田,远处山林,鸟语花香,溪流间有老旧石拱桥。

    小桥流水人家,说的就是这种美丽小村子了。

    白老爷和我三叔他们刚踏入村子,就有狗吠声,不远处的草堆,还有几只老母鸡在捡食,小孩子在小巷子里面玩躲猫猫,嬉闹声不绝于耳。

    循着记忆深处的路线,白老爷找到了山狗爷的住处,敲响了房门。

    不一会儿,就有一个矮胖年轻人出来开门。

    他看到白老爷,先是一愣,随即惊喜,“您是白老爷?”

    白老爷微笑着缓缓点头。

    那胖子便连忙转身跑进去,大喊着“师父,白老爷和阿才他们来了!”

    随即便见到,一个年过花甲的老人,以及一个年轻丰满的山村女人,快步走了出来。

    笑呵呵地迎了上来。

    “白老鬼,好久不见啊!”

    白老爷也迎了上去,两人相拥一笑,嘘寒问暖一番,然后一起进屋去。

    山狗爷虽是从江三大势力之一,但是和孟易、苗家不同,孟易和苗家都是靠权势站立在从江县。

    而山狗爷却不靠权势,而是靠技术。

    他只有两个门徒,但是整个从江的地下势力,就没有人敢不尊重他。

    一是因为他的倒斗能力很强,他和很多地下文物贩卖势力都有合作,苗家便是其中一个,有这些人罩着,别人自然不敢乱来。

    二是因为他和白老爷一样,都是聪明人,懂得如何在权力的缝隙之中制衡,在夹缝中求得生存。一般来弄他的人,最后都会被他用各种手法弄惨,久而久之,人人便都对他敬畏有加。

    正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所以当年白老爷来到从江的时候,和山狗爷便一见如故。其实从江这边,和白老爷最要好的,不是苗正义,而是山狗爷。

    也正是山狗爷,把白老爷推荐给当年的苗正义和孟易的,从而让白老爷度过了那一段困难的日子。

    此时,白老爷再带着四个徒弟来拜访山狗爷,山狗爷高兴不已,将众人带入屋内,亲自泡茶迎接。

    并且让他的两个门徒,墩子和阿秀,上山去看看前几天放下的老鼠夹,有没有抓到山老鼠。

    若是有,就把山老鼠带回来,煮了一顿美味的黄焖老鼠肉,招待大家。

    山狗爷对白老爷说道

    “白老鬼,想当年你来从江的时候,只带了一个小屁孩过来,没想到现在你的队伍发展得这么壮大了,竟然有四个徒弟了!而我还是两个徒弟。”

    山狗爷说的小屁孩,指的是张跃才,当年张跃才刚跟了白老爷两年,也就十二岁的小娃子。

    当时白老爷在从江做事,一般都不带上他,而是将他放在山狗爷这边,和墩子、阿秀一起玩耍。

    以前张跃才总是粘着阿秀,不过现在十年过去了,长大了,张跃才在见到阿秀的时候,竟然有些怯生生的,不敢靠太近。

    岁月模糊了童年的记忆,累积起了陌生感。大伙儿都已经长大,不再像儿时那样纯真无邪。

    白老爷笑呵呵,说道“当年还得多谢山狗爷您的收留,不然我这老头子,恐怕早就死了。”

    山狗爷却一笑,“你这死老鬼,在我面前还说这样的客套话?”

    “就你这么聪明的人,就算是全世界的人饿死了,你也能大鱼大肉。”

    山狗爷夹着老鼠肉,放到嘴里吧唧吧唧地嚼着,老鼠肉很韧,有一股骚味。山狗爷就喜欢吃这种骚味。

    三叔虽然是广东人,但是没怎么吃过老鼠,所以对眼前的肉有些排斥。

    张跃才和陈小宝,则吃得很香,大赞山狗爷厨艺很好。

    刘秋菊则腼腆矜持,对老鼠肉不抗拒也不排斥。

    墩子是个矮胖子,笑起来很憨,一直笑眯眯看着刘秋菊,似乎对刘秋菊有些意思。

    阿秀则主动去和张跃才说话,还给他碗里夹肉。

    其实二人年纪相差并不大,阿秀岁跟着山狗爷混世界,那一年正好白老爷和张跃才来从江,所以现在阿秀才岁,而张跃才岁。

    张跃才涨红了脸,面对阿秀的热情招待,有些不知所措。

    白老爷这时候对山狗爷说道

    “山狗爷,苗出海打电话给你没有?”

    整个流西村就只有一台电话,这台电话,就在山狗爷的家里。

    平时其他村民需要联系外面,来这边打电话,山狗爷都是免费让他们打的。山狗爷对他们很好,所以村里的人虽然知道山狗爷是倒斗的,但是并不排斥他。

    山狗爷一愣,随即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走偏门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李二不哈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李二不哈并收藏走偏门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