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呜、呜、呜”

    久久未有动作的汉军大营,忽然响起阵阵号角声,这是汉军集结的号角声,

    “咚、咚、咚”声声震动人心的鼓声接着激昂的号角声而响,激烈的鼓声代表着汉军准备出营进攻。

    夷兵营寨只在汉军大营十里外,两军相距如此之近,汉军的鼓角声一响,&nbp;&nbp;夷兵们就已听到。

    “大王,这是汉军集结进攻的号角,难道他们要来进攻我军大营?”火元对着匆匆穿好甲胄的高定说道。

    高定接过亲卫递过来的佩刀,出了营帐,望向汉军大营方向,回道“想来如此,&nbp;&nbp;传令众军,各守本位,&nbp;&nbp;紧守营寨,&nbp;&nbp;未得本王军令,任何人不得随意出战。”

    “遵命。”一侧的亲卫应道,这是高定卫队中专司传令的士卒,只要高定下令,就会立即领命而去。

    “火元,马上派出斥候,往汉军大营探去。”高定又下令道。

    火元躬身答道“是。”

    高定回转帅帐,又连下了几道军令,抓紧时间调兵遣将,以作准备。

    今日汉军似有出营作战的迹象,这可是他这几天梦寐以求之事,野地会战他足可凭借兵力之优取得胜利,一旦将这数千官军主力击败,则安上城就已在囊中了。

    高定越想心越急,虽然为在人前保持镇定自若的风度,依然安坐在位置上一副云淡风轻的模样,但他不住地往帐外望去,暴露出他心中的急切。

    对面汉军的鼓声仍在咚咚作响,&nbp;&nbp;听得高定有些心浮气躁,他按捺不住,当即领着亲卫向营门走去,一行人才到营门,就见火元从营门外骑马赶来。

    待火元一近到身前,高定就忍不住立刻问道“怎么样,汉人大营情况如何?”

    火元喘了口气,回道“大王,末将亲自前去打探,远远就望见山上山下都有官军身影来回在闪动,就连汉人大营的营门也已大开,汉人的确有集结大军出来的迹象。”

    高定点了下头,道“嗯,传令儿郎们准备迎战,火元叫你的人再探再报。”

    “遵命。”

    很快,夷兵斥候回报,汉军大营虽然仍是鼓声阵阵、旌旗展动,而且也有上百汉军出了营门,&nbp;&nbp;但不知怎的这些汉军不一会儿就退了回去,&nbp;&nbp;营门也被关上了。

    这高定听完有些懵了,&nbp;&nbp;官军这是作甚,动静闹得这么大,先头部队也都出来了,怎么突然又退回去了呢?

    一旁的火元也是摸不着头脑,弱弱地问道“大王,汉人这是回去不出来了?”

    “哼,本王哪里晓得?叫你的人再探再报。”高定没好气地道,说罢,扭转马头径直回了帅帐。

    杨清立在高处,一脸平静地看着对面丈许高的土台,这台上摆放着二十多面军鼓,每面鼓前都有两个赤着上身的力士,他们轮换着敲打着军鼓,以保持鼓声不断。

    到现在这些力士已敲打有半个多时辰,虽能轮换歇息,但如此奋力敲鼓下来,恐怕体力将要用尽,毕竟杨清都能看见他们已是满身大汗了。

    杨清抬头看了看天空,见时间差不多了,旋即对一旁的杨戏吩咐道“文然,传令众军各回本营,让对面的将士停下来吧。”

    “诺。”

    杨戏领完命,转身走了两步,忽然又想起什么,回来问道“府君,那后面擂鼓还须派人吗?”

    杨清道“后面就不必了,那些羊儿都准备好了吗?”

    “休然都准备好了,全是从古力族长那儿挑的最健壮的。”

    杨清闻言笑了笑“好啊,这次还真是多亏古力族长了。”

    说罢,又笑着对杨戏问道“文然啊,你知道蝉变为成虫时要脱去以前的壳吗?”

    杨戏笑道“卑职小时候也捉过蝉来玩,此事自是晓得的。”

    “那你看我们现在的部署像不像一只蝉脱掉自己的躯壳而离开了呢?”

    “这”杨戏想了想,拊掌赞道“像,太像了,府君真是好比喻啊,明日我等就把这空壳留给高定那厮。”

    “此计就叫做金蝉脱壳,你觉得如何?”

    杨戏赞道“妙,凌晨初听得这个名字时还不知其中的妙意,这下卑职完全明白了,府君这个名起得太贴合了。”

    这是当然,这可是三十六计中的经典计策,蕴含着精妙的军事智慧。杨清结合当前战局决定效后世南宋名将毕再遇故事,一举打败高定叛军。

    “哈哈,依计而行去准备吧。”杨清袍袖一甩,吩咐道。

    “是。”

    夷兵帅帐内,高定麾下的主要将领俱在,他们正在七嘴八舌地议论着汉军的动作,高定听着心烦,在主位上走来走去。

    “咦?大王,汉人的鼓声好像停了?”站在高定身后的火元近前禀道。

    他手下的斥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季汉当兴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军师中郎将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军师中郎将并收藏季汉当兴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