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汉夷比例仍然在五五之数。

    

    此时比武帝时大为减少,究其原因乃是汉夷两族百姓逐渐向汉嘉、犍为、朱提等郡迁而去的缘故,当然越嶲郡目前仍为南中户口最为繁盛之地。

    

    越嶲郡不仅户口繁多,而且还有着仅次于成都平原的益州第二大平原安宁河谷。此平原地形独特,四周高山耸立、群山环绕,河谷狭窄而漫长,使得气候冬暖夏凉,鲜花遍地,瓜果盛开,有成片的稻田,粮谷富饶。这也是众多汉夷百姓聚居此郡的直接原因。

    

    杨清看完文册图籍,觉得他日平定叛乱、收复南中之后,定要好生治理此地,免得浪费了如此宝地。不过这些地方虽然资源丰富,但是毕竟汉人少、夷人多,整个南中的文明水平是十分低下的。

    

    碍于此时生产力的水准,要想开发的多么彻底是难以办到的,毕竟后世这些地方也是经济较差的地区,好在自然禀赋不错,还是大有可为。

    

    这几日蒋琬对挑选越嶲太守一事很是头疼,他起先还想等着有人上门毛遂自荐,可是一连数日都没有合适的人前来报名。原因他也明白,越嶲郡短短一年内两名太守都被蛮夷所杀,谁还敢轻易去趟这条浑水,忠君报国、为国出力自是对的,但也不能平白无故去送命吧。

    

    要说大汉没有不惧生死之辈也是不可能的,这几天倒也有几名血性之人想要去边郡闯一闯,可是彼辈皆是微末小吏。纵然他们勇气可嘉,但终究条件不适合,毕竟这可是一郡之守,两千石的高官啊,再往上就是官位比卿的国家重臣了,此等显位怎可超然拔擢。

    

    蒋琬在心里苦笑一番,决定还是不等自愿报名的人了,就直接从全国官吏中挑选出几人,报予丞相定夺吧。

    

    “蒋东曹,何事为难,清可帮得上忙乎?”

    

    正当蒋琬思索越嶲太守人选时,杨清径直走了进来,他见蒋琬面色不虞、沉思不语,不禁出言问道。

    

    杨清突然出声把蒋琬吓了一跳,问道:“杨主簿是何时进来的,有要事发生否?”

    

    杨清身为主簿,便要和府中各曹掾打交道,故而他与蒋琬倒也算得上熟悉,不过他们俩还未熟悉到未经通报就进入对方公房的地步,因此蒋琬猜测当有大事发生,要不然杨清不会不按礼数求见。

    

    杨清也知道自己有些无礼,当即解释道:“公请勿怪,清方才在门外瞧见公似乎有所思,就未让门吏打扰。后见曹掾面露疑难之色,就不请自进,前来分忧。”

    

    “原来是这般,某还以为丞相有大事要君过来相传。”蒋琬指着右下首的蒲席请杨清坐了下来:“至于某适才只是为公务而思索,并无为难之事,明之好意某心领了。”

    

    杨清道:“虽无难事,但清仍然想助公一臂之力。”蒋琬闻言自是晓得杨清不会无的放矢,当即又问:“哦,不知明之如何助我?”

    

    “某想公必在为越巂太守人选而烦恼,故欲向公举荐一人。”杨清看见了蒋琬案桌上的官员档案文册,知道蒋琬所思何事,正巧他也是为此事而来,正好言说。

    

    蒋琬见杨清要举荐人选,当即来了兴趣:“哦,是何人?”

    

    “哈哈,远在天边,近在眼前。”杨清用手指着自己笑道:“正是杨某。”

    

    蒋琬听了吃了一惊:“啊,明之欲为越嶲太守?”

章节目录

季汉当兴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军师中郎将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军师中郎将并收藏季汉当兴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