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的。董卓、曹操当年皆身居高位,难道他们是汉室的忠贤,而那些为汉室牺牲的小卒反而不是?”杨清反驳道。
向朗道:“明之,汝此言乃是诡辩,难道高位者只有汉贼就没有忠臣了么?”
“老头逻辑还蛮清晰的嘛。”
杨清在心中暗笑了一句,其实他也知道自己刚才的话有诡辩之嫌,但辩论不一定要句句都合乎逻辑的,占据辩论的主动权才是关键。
不过也不能一直用诡辩来阐释自己的观点,那样终归是说服不了诸葛亮这类智谋之士的,杨清觉得最后还是得以理服人。
于是拱手朝诸葛亮道:“丞相,建忠义祠就是为了收三军将士之心,让世人晓得大汉从没有忘记这些忠勇之士,只供奉一二人是绝对没有供奉所有将士的效果好,此间差距还请丞相深思。”
向朗见杨清如此也不再做争论,躬身肃立,但听诸葛亮决断。诸葛亮将二人表情尽收眼底,微微一笑,朗声对众人说道:“诸君以为这忠义祠该如何设立?”
赵云第一个应道:“丞相,某以为明之所言供奉所有阵亡将士更为合适。”
“是啊丞相,将士们若是知道死后能得朝廷四时供奉,必当人人效死,这比只祭祀一二人更能砥砺士气、鼓舞人心啊。”关兴也附和道。
有他二人打头,接下来出言赞同杨清的人越来越多,诸葛亮看了一下武将多是支持杨清的,而支持向朗的几乎都是文官。
但纵然如此,也只有三四人是明确支持向朗的,大多数文官都未发一言、保持中立,不过这种态度显然是偏向杨清那边的,他们只是碍于礼制和向朗的面子不好说话罢了。
眼见形势是这样,诸葛亮心里有数了,他本人其实也是更倾向于杨清的建议,也是碍于朝廷礼制不好立即表态。
现在大多数人都同意按杨清的法子设立忠义祠,他就没了后顾之忧,遂道:“既是如此,那就照明之的提议建忠义祠吧,待回到成都之后吾自会将此事上奏天子。”
顿了一顿,诸葛亮又侧头对左下首的向朗道:“巨达公,礼制上不必担心,朝中饱学之士颇多,此事定会办得有制可依的。”
他言外之意就是礼制这种事是可以解释的,通过引经据典,供奉所有阵亡将士也就会变得符合礼制的。
向朗自是听懂了这个意思,拱手道了个是,就不再出言反对了。
向朗道:“明之,汝此言乃是诡辩,难道高位者只有汉贼就没有忠臣了么?”
“老头逻辑还蛮清晰的嘛。”
杨清在心中暗笑了一句,其实他也知道自己刚才的话有诡辩之嫌,但辩论不一定要句句都合乎逻辑的,占据辩论的主动权才是关键。
不过也不能一直用诡辩来阐释自己的观点,那样终归是说服不了诸葛亮这类智谋之士的,杨清觉得最后还是得以理服人。
于是拱手朝诸葛亮道:“丞相,建忠义祠就是为了收三军将士之心,让世人晓得大汉从没有忘记这些忠勇之士,只供奉一二人是绝对没有供奉所有将士的效果好,此间差距还请丞相深思。”
向朗见杨清如此也不再做争论,躬身肃立,但听诸葛亮决断。诸葛亮将二人表情尽收眼底,微微一笑,朗声对众人说道:“诸君以为这忠义祠该如何设立?”
赵云第一个应道:“丞相,某以为明之所言供奉所有阵亡将士更为合适。”
“是啊丞相,将士们若是知道死后能得朝廷四时供奉,必当人人效死,这比只祭祀一二人更能砥砺士气、鼓舞人心啊。”关兴也附和道。
有他二人打头,接下来出言赞同杨清的人越来越多,诸葛亮看了一下武将多是支持杨清的,而支持向朗的几乎都是文官。
但纵然如此,也只有三四人是明确支持向朗的,大多数文官都未发一言、保持中立,不过这种态度显然是偏向杨清那边的,他们只是碍于礼制和向朗的面子不好说话罢了。
眼见形势是这样,诸葛亮心里有数了,他本人其实也是更倾向于杨清的建议,也是碍于朝廷礼制不好立即表态。
现在大多数人都同意按杨清的法子设立忠义祠,他就没了后顾之忧,遂道:“既是如此,那就照明之的提议建忠义祠吧,待回到成都之后吾自会将此事上奏天子。”
顿了一顿,诸葛亮又侧头对左下首的向朗道:“巨达公,礼制上不必担心,朝中饱学之士颇多,此事定会办得有制可依的。”
他言外之意就是礼制这种事是可以解释的,通过引经据典,供奉所有阵亡将士也就会变得符合礼制的。
向朗自是听懂了这个意思,拱手道了个是,就不再出言反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