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谭的秋天总是分外的萧瑟,这里从来都不茂盛的植物在失去了最后一点绿意以后,就连干枯和衰败都没有足够的分量,更多地像是扒掉了钢铁骨架上的温柔外衣,让这冰冷的城市森林回归本来的面貌。

    用钢铁森林来形容如今的哥谭实在是恰如其分,在布鲁斯申请博士的这段时间里,哥谭建筑改造工程一直在进行,目前为止,东区已经全部改造完毕。

    改造工程的设计思路一直是用有限的土地承载最多的人,并尽最大的可能保障他们的居住需要,为此不惜一切代价。

    所以现在整个东区以不足城市五分之一的面积解决了哥谭800多万各阶层人口的居住问题,立体城市规划的设计思路在其中起到了重大的作用。

    全世界各地摩天大楼基本都被用于商业办公,而不是房屋住宅,哪怕是被称作高层的住宅,也很少有超过40层的,更别提动不动就七八十层的超级大楼了。

    显然,这并不是开发商不想用更小的地块装下更多的人,而是过高的大楼已经不适宜人类居住了,保暖、隔音、建筑稳定性,甚至是电梯的承载能力都是需要解决的问题,有解决这些问题的功夫,不如多想办法拿几块地。

    但是这对于韦恩集团来说并不是非常难解决的问题,在确立了整个建筑改造工程的核心方针之后,这些技术问题都被一一突破。

    首先,东区的建筑不是孤立的一栋高楼,一个区域内的许多高楼是互相连通的。

    如果非要做比喻的话,会有点像罗马斗兽场,柱子和石板之间相互支撑,围出了外部区域,而在内部留有单独的生活空间。

    这样可以让外面的高楼能够互相支撑,减弱对于材料强度的要求,又不用专门建造单独的社区活动空间,就连运动场、花园、学校等民生设施也可以塞得进去。

    当然老生常谈的问题是采光,虽然这一代的哥谭人并不需要阳光,甚至快被那个夏天太过剧烈的阳光给晒化了,但是下一代的哥谭人总要像其他城市一样过上正常的生活,不能逃避晒太阳。

    正常的规划设计师要么选择牺牲建筑高度,要么选择继续钻研材料,才能保证一片有密集摩天大楼的区域正常采光。

    但是韦恩集团是不走寻常路的,他们不打算挪自己的建筑,他们打算挪太阳。

    当然并不是真的去挪恒星,而是利用哥谭上空的乌云来积蓄太阳光,并在指定时间进行精准释放。

    举个例子,每一个建筑总成都有其编号,编号的意思并不是这建筑区域是什么时候建的,而是代表着它们的地理位置、采光朝向和采光时间。

    一旦到达编号所指定的时间,乌云就会在那一片区域打开一个口子,把之前蓄积在内的太阳光按照指定的朝向释放出去,确保在一整个采光时段里,这里是能晒到太阳的。

    当然,这并不是长久之计,因为自从乌云可控装置开始工作以后,乌云就在逐步减少,据专业的检测和统计团队进行的调查和记录,乌云可能会在未来50年内逐步消散。

    到那时,采光又会变成一个大问题,但是韦恩集团依旧不想挪建筑,他们现在已经开始研究造太阳了。

    哥谭人对此没有任何看法,其实是因为他们虽然住在东区,但是现在的东区基本都被改造成了住所,偶尔穿插着的一些便民商业设施也提供不了足够多的就业岗位。

    也就是说他们虽然晚上回东区住,但是白天还是要在其他区打工的。

    就因为几乎所有的人口都被迁移到了东区,其他三个区所有的贫民窟都被彻底清除了,这腾出了数量难以想象的土地。

    贫民窟就犹如美国国土上的顽疴,许多人想象当中的那种极为破败和混乱,没水没电,人们都挤在那里等死的贫民窟确实存在,但更多的是一些隐性贫民窟。

    比如一个早已没有了物业维护的公寓社区,一个与电力公司打官司至今未通电的街区,一个没有注意维护街道整洁,最终导致房价跌入谷底的衰落社区。

    这些社区会吸引那些无家可归者,从而让整个社区的治安变得更加混乱,就算它们的外表看上去还很新很好,但住在这里的所有人的居住质量直线下滑,最终逼得他们不得不加入或是逃离。

    有很多这类街区的居民一直处于一种忍受状态中,因为他们没有钱搬去更好的社区,又还有一定的条件让自己不落入流浪汉的境地。

    而在东区建成以后,这类人基本都被吸引到了那里,而这类人所拥有的房子就会被重新收购和改造。

    83中文网最新地址

    而事实就是,沦落进入真正地狱般的贫民窟和能够住得起极高档的别墅区的人都是少数,绝大多数的普通美国人都住在这样的社区里。

    所以将绝大多数平民阶层集中到了东区居住之后,所腾出的空间是惊人的。

    除了能让投资商建造更多的商业空间之外,哥谭的工业复苏能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

    虽然在很多漫画当中,哥谭都有极为严重的污染,但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美漫:开局指导蝙蝠侠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遇牧烧绳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遇牧烧绳并收藏美漫:开局指导蝙蝠侠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