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7章 过分规矩的齐地

    姬明月用纳妃一事当挡箭牌暂时没有见叶宁。但这并不代表她永远都可以用这个理由。

    所以叶宁并不打算善罢甘休,他的脑海中有太多疑问,要从姬明月这里找到答案。

    但有的时候,天不遂人愿。

    就在叶宁忙着和姬明月斗智斗勇的时候,一个消息,传到了京城。

    并且以惊人的速度流传了起来,很快就成了市井之中传的沸沸扬扬的热点新闻。

    这个消息并不复杂。

    在魏国归附,曹猛领了征西大将军之位,带着大军奔赴西域之后。

    很多事情就已经开始做了起来。

    比如说宣传工作,魏国归周之事,当然值得大书特书,大周朝廷这个庞大的机器发力,很快就将此事定义为绝对的政治正确。

    也就是说,曹猛变成了浪子回头的正面人物。

    而他呢,更获得了千金买马骨一般的表率作用。

    他的经历,告诉了世人,尤其是剩余的五王,此刻归降大周,也能够获得礼遇。

    许多人都会去想,连曹猛这种过去一手遮天的反王,居然都能够获得朝廷的原谅,那么自己这点事又算是什么呢?

    抱着这种想法的人很多,虽然一时半会五王并没有归附的意思,但是五国境内的官吏才子们,却是出现了大规模逃出国内的情况,毫无疑问,他们是来投奔大周的。

    这些人的加入,无疑让声势变得更加强烈。

    除了此事之外,还有对于魏国的治理。

    昔日之魏国,今日之兖州。

    虽然说,魏国在过去,算得上是天下第一太平之地,但凡事都怕对比。

    和新政治下的百姓相比,魏国百姓的生活,就有点不够看了。

    所以兖州回归之后,大批官吏带着丰富的新政经验,奔赴了兖州,迅速接管了整个兖州的运转。

    如此一来,便形成了三种情况。

    第一是摇旗呐喊,无比赞同和配合的人,这些人都是百姓,他们盼望新政不是一天两天了,如今新政的春风终于覆盖了兖州,这对于他们来说当然是一件天大的喜事。

    要知道兖州和并州靠的可是很近,两州之间,就隔着一条漳河,所以百姓商人之间的彼此往来是非常密切的。

    正因为密切,所以他们才清楚新政对他们来说有着多么巨大的好573处。

    试想一下,你上午去并州办事,见到了繁荣的城市,和当地百姓富足的生活,正是艳羡的时候,结果下午回到兖州,看到的却是一片破败和荒芜。

    那是什么感觉?

    怕是很难有人不生出嫉妒之心。

    尤其是自古以来,并州是个穷地方,而兖州却是重地,繁荣富足。

    这么一对比,就更加鲜明了。

    所以说,百姓有这种反应,是最为正常的,无数百姓,化为新政最坚定的支持者。

    有了他们的存在,新政在兖州的发展,便很快就形成了规模。

    但也并不是说就一切都很顺利。

    第二种情况,便是反对新政,对于大周带有极其强烈的反抗情绪的人。

    这些人,当然是世家贵族。

    他们就跟并州那些世家贵族一样,无数年来,以兼并土地,欺压百姓来生活。

    如今新政这一把利剑,直接就斩向了他们。

    他们是最难以接受此事的。

    但他们当然不可能和并州世族一样,直接揭竿而起。

    因为他们已经看到了并州贵族的下场。

    吃一堑长一智,哪怕他们内心再怎么不满,再怎么痛恨,但是在绝对的实力面前,也没有嚣张的本钱了。

    前车之鉴后车之师,这些世家贵族们,在明面上绝对不敢挑衅,但是暗地里,却是小动作不断,千方百计的阻挠新政。

    这些如此坚定阻挠新政的世家贵族们,大概可以分为两个类型,一是兖州当地的守旧派,二则是先前从并州逃往兖州的世族们。

    因为两个州距离最近的缘故,当年叶宁开始清算世族的时候,逃到兖州的人是最多的,这些人显然和新政有着血海深仇,于是不断的蛊惑兖州本地的世族们,与大周对抗。

    但也是所有的世族都是如此的固执。

    还有第三种情况,第三种情况,便是喜新厌旧新政,试图接受新政,并且从中获利的人。

    这种人,在叶宁看来是聪明人。

    为什么呢?

    当时代的洪流如潮水一般涌来的时候,个人的力量是对抗不了的。

    这个时候与其说是对抗到底,倒不如转换一下想法,干脆接受新政。

    毕竟对于世族而言,他们即便是没有了大部分土地和奴仆,但是仍然有着名望,财富,人脉,经验等常人所不具备的优势。

    在同等条件下竞争,他们肯定是得天独厚的。

    新政是一种变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再不让我死,我就真无敌了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勤奋码字人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勤奋码字人并收藏再不让我死,我就真无敌了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