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北上联合宁王的时候,正是姚广孝的指挥,才抵御住了进攻北平城的李景隆,为朱棣守住了根据地。

    燕军南下攻打济南之时,长达三月之久仍打不下来。

    姚广孝当即提出了不争一城之得失,大军直捣南京。

    史载“毋下城邑,疾趋京师。京师单弱,势必举”。

    朱棣采取了这一策略之后,果真很快便攻下了南京,大势已去的朱允炆只得引火**,同年朱棣在南京称帝。

    朱棣称帝之后,论功行赏首推姚广孝,授其僧录司左善世。

    第二年又拜姚广孝为善大夫、太子少师。

    之后。

    朱棣还了他的俗姓,赐名广孝。

    此后,姚广孝和明成祖朱棣的关系变得更加亲密,甚至到了皇帝都需避讳姚广孝名字的地步,称其“少师”。

    而姚广孝也并没有恃功而骄。

    已经还俗的他平日里仍常居僧寺,袭锱衣,白天走出寺庙穿着朝服去陪王伴驾,晚上回来仍然一袭袈裟青灯古佛,因此他被称为“锱衣宰相”。

    清朝乾隆年间,乾隆帝命纪昀等360位大臣搜集历朝历代名人著作。

    全部收录于《四库全书》之中。

    但乾隆帝明确指出,明朝有两位大臣的著作,不在收录范围之内。

    这两人分别是严嵩和姚广孝。

    严嵩是嘉靖年间的内阁首辅,是大奸大恶之徒,他的作品不收录在《四库全书》之中,还能理解。

    那姚广孝作为“靖难之役”的第一功臣,曾帮朱棣夺取天下,为何也不受乾隆待见呢?

    其实。

    不只是乾隆不待见姚广孝,在许多明朝后期的官员心目中,姚广孝的地位也很尴尬。

    明朝嘉靖年间,姚广孝一度被撤销了配享太庙的资格。

    历史上的姚广孝,到底是正是邪?

    明朝传奇僧人姚广孝,他在功成名就之后,为何不愿意脱下僧衣?

    一个接一个的小沙弥。

    元朝末年,朱元璋在父母和大哥去世之后,决定到皇觉寺做一个小沙弥。

    不久后。

    因为闹饥荒,寺庙得不到施舍,朱元璋只有云游乞讨,到了公元1348年(元顺帝至正八年),朱元璋重回皇觉寺,此时的朱元璋,已经21岁。

    与此同年。

    一个14岁的小童也出家做了小沙弥,此人姓姚,法号道衍。

    若干年后,道衍协助朱棣登基,朱棣恢复他的“姚”姓,赐名姚广孝。

    姚广孝本是苏州人,其家族世代行医,他的伯父曾是当地的名医。

    到了姚广孝这一辈,正值元朝末年乱世,世道不好,伯父对子侄们说:“为学有成则仕于朝,荣显父母,不则就学佛,为方外之乐。”

    简而言之。

    在战乱年代,做一个医者风险太大,他希望孩子们要么做学问考功名,光宗耀祖;要么出家为僧,做一个方外之人。

    14岁的姚广孝似乎“看破红尘”,他选择出家为僧。

    其实。

    在那个年代,僧人不涉政治,寺庙的确是一个避祸的好去处。

    朱元璋去了,姚广孝也去了。

    事实证明,姚广孝出家,并非一心向佛。

    他出家期间学过天文,又拜过著名道士席应真为师,学习道术和兵法。

    除此之外,他还喜欢舞文弄墨,他和明初文学家高启成为挚友,经常在一起写诗作曲。

    自古以来,寺庙里似乎都不缺少虔诚的佛教徒,而缺少那些博览群书,诸事皆能的“奇僧”。

    此后数十年。

    朱元璋、陈友谅、张士诚开始争霸,而在江湖上,有一个叫“道衍”的奇僧逐渐出名,很多方外之人争相与之结交。

    姚广孝最著名的朋友莫过于明初著名的相士袁珙,袁珙久闻道衍之名,始终未曾一见。

    明朝建立后,姚广孝游嵩山,偶遇袁珙,袁珙看到道衍的面相后,给了道衍一个预判,《明史·姚广孝传》云:

    相者袁珙见之曰:“是何异僧!目三角,形如病虎,性必嗜杀,刘秉忠流也。”

    道衍大喜。

    袁珙擅长看相。

    史载他“凡百算,无一误”,他认为姚广孝有三角目,形态如病虎,将来必将是个“异僧”,说不定会是刘秉忠之流。

    刘秉忠。

    是元朝初年的奇僧,曾辅佐忽必烈,忽必烈的“大元”国号就是刘秉忠的建议。

    当时明朝已经建立,刘秉忠自然是反面角色,袁珙说姚广孝像刘秉忠,实际上是贬义。

    但姚广孝听完后,“大喜”,他似乎很得意。

    后来,姚广孝到北京后,还专门去拜谒刘秉忠之墓。

    可见,姚广孝虽然是一介僧人,但心中早有抱负,他想成为刘秉忠。

    从南京到北京。

    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典藏华夏:我打造节目,对话古今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大肉大鱼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大肉大鱼并收藏典藏华夏:我打造节目,对话古今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