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朱由栋不准备去计较这些了:如果要追究的话,南京这一圈的武将只怕个个都要去吃牢饭。而全国各地的武将们也会感同身受。真要是这么搞,毫无疑问,就算万历再支持他,他这个太孙也当到头了。

    “孤有言在先,以前的事情都不追究,所以安远侯也不必担心什么。现在,安远侯。”

    “臣在。”

    “你传令下去,让这四千八百多人都集中起来,孤要在三日后对他们进行检阅。”

    “呃……是,臣领命。”

    ……

    三日之后,朱由栋一脸懊恼的从阅兵场回到了南华宫,然后立即挥退了众人,只留下了袁可立和王承恩。

    “袁先生,今日检阅,有何感想?”

    “呵呵。”很是洒脱的一笑后,袁可立道:“在下在想,殿下心里是不是觉得以前的打算要全部推翻重来了?”

    “哈,袁先生真是妙人,实不相瞒,吾确有此意啊。”

    按照朱由栋原先的构想,南京到底是留都,周边的卫所兵再烂也该有点底子。所以,如果不是逼不得已,他并不想彻底的重起炉灶打造一支新军:这样做引起的响动实在是太大,文臣们的阻力,武将们的不满,都会让他头大。

    所以一开初,他是想以南京的卫所兵为基础,把方山学校的学生们惨沙子般的放进去,然后把整个南京周边卫所兵的战斗力给提升起来。

    但是这次的清查军户和临时检阅,让他清醒的认识到,除了自己另起炉灶,真的别无他途了。

    大量军户逃亡,导致实际兵员数量只有满额的十分之一也就罢了。关键是剩下的这点人,老的老小的小,肥胖如猪或者骨瘦如柴的都有,就是很难看到年龄适中,身材匀称的!这样的士兵怎么练?

    “殿下,我大明从永乐朝起,江南的边防压力就极小,两百多年来,也就是嘉靖朝时倭寇折腾了一下。而且当年倭患的主要波及省份还是浙江和福建。所以,现在东南诸军,也就福宁镇还有点战力,其他的早就不堪一击了。”

    我真的是脑袋发蒙了啊,历史本位面上,崇祯之后,南明军队面对北方来的清军和原先大明北方边军都是不堪一击,我是怎么回事啊?居然还对这些家伙抱有希望?

    “哎,吾是早就想到了这些,但没有真正的看到如此不堪的情景,多少还是存了点幻想。此事,是吾想得太简单了,也累袁先生这几个月白白辛苦做了无用功。吾深感抱歉。”

    “呵呵呵,殿下言重了。其实以在下看来,殿下此番清查军户,也未必是全无作用。若是因势利导,只怕所获还要超过殿下原先的打算。”

    “哦?袁先生可是有主意了?”

    “嗯,略有所得。”

章节目录

全球战国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混吃等死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混吃等死并收藏全球战国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