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我,也没把我打垮,更何况区区金庸。再说了,我比较了解金庸,而金庸却不了解我。真要打起来的话,我可以把金庸打哭。”

    夏梦听到这话笑了:“金庸是大风大浪过来的,被多少人围攻过,甚至遭到了死亡威胁,怎么会让你骂哭。既然你不怕跟金庸打嘴仗,也想跟他打,那就跟他打!要是你真能把金庸骂哭,那你绝对会名动香江。”

    许望秋见夏梦不反对,咧嘴一笑:“既然如此,那我就不客气了。”

    就在这时,副导演严皓过来通知许望秋,拍摄的准备工作已经做好,可以正式开拍。

    许望秋来到监视器前,拿起喇叭,大声喊道:“开机!打板!开始!”

    随着“开始”口令响起,拍摄正式开始。湿漉漉的地面洒满了水,形成一个个水坑,明晃晃的。游行队伍举着抗议标语,喊着口号向着摄影机走来。在摄影机前方不远,有一块三四平方米的水坑,在水坑的上方,竖立两根铁管子,正对着水坑中一滴滴的滴水。这些水滴滴在水坑中,泛起道道波纹。

    最开始剧组工作人员是用喷头喷水,但喷出来的效果不佳。最后工作人员工作人员在半空架设起了管子,通过管子滴水,营造出了许望秋想要的道道波纹效果。

    摄影机静静地对着水坑,拍水面的道道波纹,也拍倒影在水面的游行队伍。

    许望秋对这个镜头非常满意,拿起喇叭。兴奋地喊道:“停!这个镜头漂亮极了!”

    夏梦他们在监视器中看到镜头的画面后,也都是赞口不绝。

    夏梦喜笑颜开地道:“望秋,你真是天才!这个镜头真的太有意思了!有了这个镜头,我们这部电影就错不了。”

    严皓本来不是特别赞成用这个镜头作为电影开场,但在真正看到了拍摄画面,他意识到许望秋是对的:“这个镜头不光画面特别漂亮,还给人一种意蕴特别丰富的感觉。从这个镜头中,你能感受到很多镜头之外的东西。”

    两天后的上午,金庸坐在办公室里端着茶杯,优哉游哉的喝着茶,同时思考着中英谈判的问题。金庸的梦想是成为外交官,当初他加入《大公报》,甚至父亲被qiāng毙都没有离开《大公报》,就是希望有一天能够一展抱负。后来他的梦想破灭,但对政治依然十分热衷,特别喜欢写政治评论。中英谈判这样的大事,他肯定要凑热闹,要高谈阔论一番。

    金庸正想着文章该怎么写,秘书突然闯了进来:“金先生!”

    金庸不喜欢思考的时候被人打扰,脸当即一沉:“不敲门就闯进来!不懂规矩!”

    “金先生,你等会在骂我。”秘书将手里的《大公报》放到了金庸面前,火急火燎地道,“许望秋在报纸骂你,还骂得特别难听,你赶紧看看!”

    金庸这才想起自己前天痛批了许望秋和他的电影《冷》。金庸看过《冷》的剧本,在他看来许望秋有为六七暴动洗地的嫌疑,只是《冷》是夏梦投资的,他不好说什么。《明报》记者采访回来,将片场的情况告诉了金庸。这下坐实他的判断,认为许望秋是在给六七暴动洗地,当即写了一篇批判性许望秋和《冷》的文章。

    金庸听到许望秋骂自己顿时笑了:“我听别人说,许望秋是内地有名的才子,跟人打嘴仗很有一套。我倒是想看看他是怎么骂我的,是不是骂得很有水平。”

    说着金庸拿起《大公报》,翻到许望秋的文章,细细阅读起来。只是他没读两行,脸就沉了下来,而且越来越黑,到最后简直跟涂了墨汁似的。

    许望秋文章的题名叫《向金庸先生学习》,文章开头为了自己和《冷》作了辩解,指出六七暴动只是电影开场的背景,并不电影真正要表现的。随后他笔锋一转,将矛头指向金庸:“其实要说洗白和翻案,金先生绝对可以做我的老师。我们都知道金先生的祖先查继佐在清朝大大有名,是《明史》案的告发人。此案最终有七十二人被处死,其中十八人被凌迟,数百人充军,之后江南人人自危,文坛、史坛都陷入死水一潭的局面。

    金先生在《鹿鼎记》中很是为查继佐涂脂抹粉一番,这是可以理解的,谁也不愿意顶个‘汉奸祖先’的大帽子,不过金先生替吴六奇洗白就说不过去了。吴六奇降清后,大肆屠戮潮汕海民,死难者数万人不止。这样的人渣败类,在金先生笔下却成了心怀家国民族的大英雄。如果以后谁要翻案,如果谁要替六七暴动洗白,一定要向金先生学习。

    曾经听说人,金先生祖上是包衣,我本来不信。不过在知道吴六奇的事迹后,我不禁怀疑起来,不然金先生为什么要这样替吴六奇洗白呢……”

章节目录

电影人传奇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青城无忌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青城无忌并收藏电影人传奇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