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哥端起一碗酒,一口闷,兴奋道“我从背筐里取出抬参的快当签子等工具,开始开盘子抬棒槌。先开盘子,根据山参长势和生长环境,决定采挖方法,这才是把头的看家绝活。”

    “其他人在上风头打火堆,熏驱赶蚊虫和预防野兽侵袭。初把郎围在我旁边持树枝扇风驱蚊,还要随时点上一支烟。”

    “我用鹿角削磨制成六寸长的签子,拨土挖参,质地坚硬顺滑,不吸水不霉变,不会带霉菌,万一划伤人参也不会腐烂。”

    “必须确保每根须根完好无缺,如果挖断一根参须,跑了浆气打死也卖不上好价钱。足足三个半小时。听说曾经一苗六品叶王,当年抬了一天一夜!”

    “十五钱重,七十六公分长,至少八十年。所有兄弟高兴坏了,赶紧拨一大块红松树皮,里面衬上青苔,请大棒槌美美地睡在青苔上。”

    “又在抬出人参的埯子里抓把离娘土,盖在上面,参就不会想家,才能请出大森林。我亲手包上红布,像是给在大山里修行百年的参姑娘披上红盖头,开开心心去寻找人世间和它有缘的那个人。”

    说完盯着庄臣,动情道“你和它有缘千里来相会,记得,好好对待宝贝!”

    庄臣点点头,回去好好供起来,关键时刻说不定有大用处。二哥用手擦把脸,笑道“临下山在抬出人参的埯子旁边选一棵老松树,剥去树皮,砍出方块,上面标出放山人数和出土的人参大小,叫砍兆头。”

    “高高兴兴下山,四匹叶插花,五匹叶挂旗,六匹叶砌庙,焚香敬老把头孙良,感谢保佑,弟兄们平平安安,没有走麻达山迷路,并且抬到大货人参,大庆三天。”

    “买的钱所有兄弟平分,有福同享有难同当,下个月再进山,希望有好收成!”

    后来庄臣才明白,所谓一年生的人参由三片小叶构成,俗称三花子;二年生的由五片小叶构成,形如人手,俗称马掌子;三年生的两个杈,每杈五片叶,俗称二甲子;四年生的三个杈,俗称灯台子。

    五年生的四个杈,俗称四品叶;六年生的五个杈,俗称五品叶;生六个掌状复叶的,俗称六品叶,因为人参长到六品叶就不再长叶,百年难遇的天材地宝。

    为什么叫棒槌?有人说长白山为满清皇族龙兴之地,封为禁地,不许百姓随便进长白山挖参,抓住杀头灭族。挖参人为躲避官府追查,叫做棒槌以躲避风险。

    还有人说棒槌是人参的小名,人参有腿会跑,发现后喊小名,就跑不动了。

    听得心满意足,五品叶回去放起来,其他的泡酒,每天喝一杯,补气补血,延年益寿。

    二哥很高兴,给棒槌找到好人家,拉着庄臣的手,亲热道“老弟人实在,这个朋友值得交!千里迢迢来一趟不容易,下午别走,带你去开开眼!”

    酒足饭饱,躺在热炕上休息片刻,等二哥酒醒,带着众人下山,来到村里一户院子,大喊道“老黄在家没?”

    “大喊大叫干什么?”门一开,出来一位老者,五十出头,精神抖擞,尤其是眼睛,贼亮。

    二哥推门进园,笑道“山下来了几个朋友,带着来你这见识见识。”

    老黄打量几眼庄臣,一撇嘴道“哼,进来吧,专门找麻烦!”

    二哥给庄臣使个眼色,庄臣点点头,民间高人谁没个脾气?越是牛逼,越好奇有什么好东西?

    屋里很简单,老黄走到床边,上面放着一个白布卷,一头大一头小,小头居然露出一撮茶黄色羽毛。二哥凑上前,吃惊道“平头、钩嘴、姜眼、凸眉,难道是黄鹰?”

    “算你小子有点眼力!”老黄露出一丝微笑,得意道“二斤三两,身大力不亏,抓兔子才能游刃有余。那些重量低于二斤的,只配叫鸡鹰,撑死抓点山鸡野雉,没有训练的必要!”

    二哥一挑大拇指,明白老黄的尿性,故意赞美道“看见没?这是才行家,白布是为远道途中不伤羽毛,关键手法在里边。一根绳子就能把鹰老老实实捆回来,牛逼不牛逼?”

    老黄哈哈大笑,一手攥鹰,另一只手把绳子扣解开,在鹰身子上绕几圈,庄臣凑近一看,二尺长的绳子,没有任何特别之处。

    老黄又在鹰身上绕几圈,重新又把鹰捆上,自信道“野外逮鹰不会这手儿,还得带笼子。受累不说,鹰往笼子里一放,羽毛全撞坏了。”

    众人眼睁睁看着他把鹰放回原处,小家伙只有眼睛滴溜乱转,全身一动不动,像一根棍子,直挺挺地躺在床上。

    庄臣第一次这么近距离观察鹰,茶黄色羽毛,姜黄腿,黑指甲又长又尖,锋利无比。一只钩喙,弯中带尖,扎挑切割,无所不能。

    一双巨大翅膀收拢在身背后,延伸到尾部,张开后可达身长的两三倍。尤其两只黄眼,目露凶光,充满煞气,长时间地与它对视,使人不寒而栗……

    二哥招呼大家坐下,慢慢熟悉起来,老黄是村里最资深猎虎,祖上三代都吃这碗饭,尤其是训鹰,十里八乡响当当的人物。

    老年间黄鹰是穷苦人最喜欢饲养驯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舌尖上的神豪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雅玩居士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雅玩居士并收藏舌尖上的神豪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