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人看来,没有太多的看点,也并不新鲜。

    投篮大赛的规则也很简单,五个投球点,每个投球点投五个球,一共投二十五个球,谁进的多谁赢。相比起技巧挑战赛那繁琐的过程来说,的确是太浅显易懂了。

    ……

    “准备,3、2、1、go!”

    随着现场一声令下,第一个参赛者从架子上拿起了篮球,他瞄准了一下,然后投出了这一球。

    “哐当!”球落在了篮筐上,弹了出去。

    “哎……”观众席上发出了一阵叹息声。

    参赛者则拿起了第二个球,这一次他又更加仔细的瞄准了片刻,然后出手投篮。

    “嗖!”这一次,球进了。

    观众们则给出了掌声,然而掌声还没有拍出第二下,那位参赛者已经准备投出第三球。

    或许是太过于准求命中率了,这位参赛者在瞄准篮筐方面花费了太多的瞬间,当现场的解说开始最后十秒倒计时,这位参赛者才来到第三个投篮点,也就是说他还有十五个球没有投。

    “还有10秒,他还能完成么?”

    “10秒钟投十五个球,不可能!”

    “10、9、8、7……”倒计时的声音传入到这位参赛选手的耳中,也让他意识到,时间已经不够用了,这让他难免觉得有些慌张。

    关键是现场的观众也开始跟着瞎起哄,跟着一起喊起了倒计时,两万多人同时喊倒计时,瞬间给了这位参赛者更大的心理压力。

    这位参赛者明显的加快了自己的动作,开始与时间赛跑,然而在慌乱与压力之下,他连投篮的技术动作都发生了变形。

    自从倒计时开始,这位参赛者便再也没有投进过一个球。

    倒计时结束的那一刻,参赛者一脸郁闷的走下了赛场,他最终只投进了六个球,这样糟糕的表现,绝对不是他真实的投篮水准。

    在来参加投篮大赛之前,这位参赛者也曾经专门练习过投篮,但是练习的命中率跟比赛的命中率,肯定是不一样的。比如未来nba中那些罚球很烂的内线球员,练习的时候能有九成以上的罚球命中率,可是到了比赛中却经常两罚不进。

    比赛现场紧张的氛围和环境,是日常练习时候所没有的,运动员的心态也会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发生改变,“大心脏”这种东西,不是人人都有的,即便是一些有“大心脏”的球员,也不敢保证自己需要“大心脏”的时候,“大心脏”就一定能发挥效果。

    所以即便这位参赛者在赛前进行过练习,可是真到了比赛现场,却发挥不出练习时的水准。

    ……

    电视机前,威廉姆斯已经看出了端倪。

    “这个人开始的时候动作太慢了,他花费了太多的时间进行瞄准,到了后面三个投篮点,时间就不够用了,而且越到后面,时间越少,他就越紧张,越投不进球。看来想要完成这个投篮大赛,不光是得投的准,还需要投的快。”

    此时的威廉姆斯并没有意识到,他已经被这个“没有看点的定点投篮”所吸引。

    不仅仅是电视机前的威廉姆斯,现场的观众也已经全身心的进入到投篮大赛当中。

    如果不限制比赛时间的话,投篮大赛真的会很无聊;如果时间足够宽裕的话,那么投篮大赛也不会变的精彩。然而一个“限定时间”,却瞬间让投篮大赛变的刺激起来,因为这个时间的限制,大大的增加了投篮大赛的不确定性,而体育比赛最精彩的地方,就是不确定性。

    第二个参赛者登场,他显然吸取了第一个参赛者的教训,投篮的速度变的快的多。

    “7、6、5、4……”

    或许是太过于追求时间了,当倒计时还有四秒的时候,这位参赛者已经完成了25次的投篮。也正是因为太过于追求时间了,他的出手都比较的仓促,25个投篮,只命中了10个,平均每个投篮点能投中两个球。

    以后世的标准看,每个投篮点中两个球,要是能多投中几个彩球的话,分数可能还看得过去。但后世的比的是投三分球,而四十年代还没有三分线,投篮大赛的投篮点也是在罚球线的距离上,这种中距离的投篮,而且还是定点空位,40%的命中率就有点太差了。

    “这人投的太急了,他还剩下四秒的时间呢,哪怕每个球多瞄准一秒钟,那么他还有充足的时间多瞄准四个球呢,如果能多进四个球,那他就能拿到14分,岂不是比现在强得多。”电视机前的威廉姆斯继续点评道。

    现场的观众也都已经意识到,想要赢得这个投篮大赛,速度太慢不行,速度太快也不行。最好的情况就是让每一球都能有足够的瞄准时间,并且在时间结束的时候,投出最后一球。

    “这个投篮大赛,比我想象中的难啊!”

    “是啊,本来以为只是单纯的定点投篮,却没想到时间会这么紧迫,这对参赛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投太慢了不行,投太快了也不行,这很考验球员的投篮节奏感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中国体育人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过关斩将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过关斩将并收藏中国体育人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