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长春虽然没有参加比赛,但还是来到了现场,跟宋君复一起,为陈强加油。此时两人也开始安慰陈强。

    “陈强,别在意,体育比赛嘛本来就有赢有输,你能跳一个15米67的成绩,已经很完美了,只怪南部忠平运气太好了!况且奥运会的银牌也很不错,也是为国争光!”宋君复开口劝解道。

    旁边的刘长春则是另一张说法:“陈强,别着急,你还有最后一次试跳,我们还有机会,刚才你能够打破世界纪录,现在你一定能够再次打破世界纪录!”

    刘长春并不像宋君复那么的悲观,他对陈强仍然充满着信心,或者他心底里一直期待这奇迹会出现。

    陈强则向着两人笑了笑,开口说道:“你们放心好了,我有把握!”

    宋君复微微一愣,他发觉陈强脸上的笑容,并不是在强颜欢笑,陈强好像真的没有受到影响,依旧像之前那样的胸有成竹。

    刘长春则是面露喜色:“你是不是还留了一手?我早就知道你留了一手,要不然你肯定笑不出来了!”

    陈强点了点头,算是承认自己仍有所保留,随后他转身走上了赛场,准备完成自己最后一次的试跳。

    ……

    现在的陈强,或许是整个洛杉矶体育场数万人中最镇定的一个人。

    别人都在为15米72的新世界纪录而感到惊讶,都在抒发着心中的赞叹,而陈强却是早已经料到了这个结果。

    就像是有一部精彩绝伦的电影,充满了翻转和悬念,让每一个观众都沉浸在其中不能自拔,而最后却是一个意想不到的大结局,这让所有观众都感到吃惊,都为之震撼。

    然而对于陈强来说,剧本都已经看过八百遍了!哪怕是结局再震撼,翻转的再厉害,也很难激起陈强心中的激情。

    陈强也一直在等待着这个15米72的世界纪录诞生,在此之前陈强的心也是一直悬着,他担心因为自己参加了奥运会,使得历史被改变,那个15米72的世界纪录最终也不会出现。直到南部忠平跳过15米72的标线时,陈强的心才终于安定下来。他等候已久的世界纪录终于来了!

    “最后一次试跳了,成不成就是这一锤子买卖,我已经没有容错率了。”陈强心中暗道。

    陈强回忆了一下之前的五次试跳,他使用的都是以单脚跳为主的第二代三级跳远技术,唯一的区别就是前面他使用的是挺身式腾空,而后面他使用的是三步半的走步式腾空,这也让陈强的成绩从最初的15米12,上升到了15米67。

    现在陈强却觉得,他如果继续使用第二代技术的话,想更进一步却是十分困难。

    历史上前苏联运动员费多谢耶夫使用第二代的三级跳远纪录,跳出过16.70米的成绩,这也是第二代三级跳远技术的极限成绩。陈强在身体上,在技术熟练度上,显然都不如未来的费多谢耶夫,所以成绩拘留16.70米也相差甚远。

    费多谢耶夫毕竟是专攻跳远的运动员,更何况在那个时代,他还是前苏联体育举国体制的产物,人家费多谢耶夫有一个超级大国的资源投入,而陈强连买鸡蛋的钱都要自己赚,拿什么跟人比?成绩比费多谢耶夫差一大截也是正常的。

    至于技术熟练度方面,陈强肯定也不如未来的费多谢耶夫,陈强所练习的都是第五代三级跳远技术,让他去使用第二代技术,熟练程度必然会受到影响。

    这就像是让一个熟悉了win10操作系统的人,去使用原始的win95操作系统,会用是肯定会用,但是很多的设置却要琢磨半天才能弄懂。

    “继续使用第二代技术的话,我有机会将成绩提升到15米72以上,超过南部忠平,但那并不稳妥,我只剩下最后一次试跳了,不能将筹码压在不稳妥的可能性上!看来我还是得使用更新的技术!”

    想到这里,陈强已然决定,在自己最后一次试跳当中,使用出第三代的三级跳远技术。

    五十年代,三级跳远使用的还是第二代技术,等到进入到六十年代,三级跳远出现了第三代的技术,那就是以平跳型技术为主的阶段。

    在六十年代,科学技术开始加速发展,各种科学理论知识也开始在体育领域渗透,几乎每一项体育运动,都出现了新技术的开发和新知识的更新。我们后世所谓的“科学训练”,也是在那个时候开始的。

    第三代的平跳型技术,实际上就是人们开始意识到速度在三级跳远中的重要性以后所开发出来的技术,在平跳型技术当中,运动员开始缩短单脚跳的比例,增加最后跳跃的比例,同时会让水平速度较多的保持到最后的跳跃。

    这种技术是由波兰人率先提出的,而波兰运动员斯密特也是使用这种技术,将三级跳远的世界纪录,从16.70米一举提升到了17.03米,他也成为了第一个跳过17米大关的三级跳远运动员。

    第二代技术的极限是16.70米,而第三代技术首个世界纪录就是17.03米,这足以说明第二代技术和第三代技术的差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中国体育人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过关斩将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过关斩将并收藏中国体育人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