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言极对,我往后便这般处事。”李三婶细思,知道张桂花是真心疼自家闺女,不然,也不会如此掏心掏肺的说了。

    李三婶接下来,便询问刘稻香那小院多少钱。

    “我也不知,三婶不若去镇上多多打听一番。”刘稻香心中自知价钱,只是她觉得还是让李三婶自己去问清楚才好。

    李三婶笑道:“想来你是不知的,我在听说这事儿后,便已跟你三叔说了,他在镇上打听过,说你那边的小院得值个三、四百两。”

    刘稻香与李翠花是手帕交,也不靠那小院发个财,便笑道:“我那院子前后两进,后头靠河边还带了一块菜地呢,前院后院都带左右厢房,等哪天得了空,我使人带了三婶去瞧瞧,若瞧中了,我便做个价,只那院子卖与你,得三百五十两。”

    李三婶喜出望外,笑道:“当真?”

    她听刘稻香那般说,便知那院子没有四百两是买不下来的。

    刘稻香却想,自己当初买时,是二百四十两买的,算是捡了个便宜,赚个一百来两也就知足了。

    “自然是真的,不知我娘有没有同三婶说过,我家的产业,大多都置办在青州城。”

    她的意思很明显,这事儿村里的人大多不知此事。

    李三婶乐得嘴都合不拢,说道:“听你娘说过,听说不但你家里买了个大庄子,连你姐都买了个小庄子,我就想着啊,待我把媳妇收进家里,便把打铁铺子给了他小两口,我与你三叔带着翠花就在家养养猪和鸡,也给她置办一份像样的嫁妆。”

    张桂花闻言笑道:“是这个理儿呢,左右翠花年纪还小,你好生置办一番,有份像样的嫁妆,才好让我当家的寻个好处去!”

    她家二闺女与那丫头交好,张桂花自然想李翠花也能嫁户好人家,这样,往后才能继续有来有往,若自家闺女万一遭了什么罪,还有个可以伸手相帮的人。

    不得不说,张桂花与那些乡绅夫人们接触久了,连看问题的角度都不一样了。

    李三婶与刘稻香约好了,第二日坐刘稻香家的驴车一起去镇上看院子,因着李翠花知道后,也闹着要跟着去凑热闹,刘稻香听说后,最终决定第二日亲自带两人一起去。

    这便是因为她与李翠花关系极好的原故。

    不过三五日,刘稻香的私房又多出了三百五十两的银票,而镇上的院子已更名为李铁锤。

    又因有租客续期,李三婶暂且将那院子又续租给了租客。

    为此,她乐呵了好久,还笑说是来了个开门红。

    随着天放晴,刘稻香家的小院一日热火过一日,整日都有不少人在院子里来去匆匆,却是那红薯粉作坊里的事,洗红薯,削皮,磨浆,沉淀,晒粉,再碾磨,再筛粉,最后在作坊的最里头架起了大口锅,烧滚了水,开始做红薯粉。

    随着年味越来越浓,刘稻香家的院子里的红薯粉干了一批又一批。

    一捆捆都用干净的稻草扎好,放在干净的大布袋子里,又搁在了大水缸里。

    却是为了防鼠咬坏。

    年前的时候,张裕德打发人来拉走了一批,说是要赶在过年前好好的推出去,正好能叫大家在新年里追捧这能玩出多种花样的吃食。

    不过如何,青州城里当真流行起了一种叫红薯粉的东西。

    因为卖得贱,吃的人也很多。

    这些刘稻香且不知,而她,此时,正被高高的一摞帐册子埋了。

    耳边还传来春娇与青梅的议论声。

    青梅见刘稻香已经拔了快半个时辰的算盘珠子了。

    连忙起身给她沏了一杯温茶,说道:“姑娘,先歇会儿吧,左右是这点事,夫人又不曾催促你这几日就盘整出来。”

    刘稻香脸带疲色,伸手接过她递来的茶,吃了一口,方才答道:“往年我只管外头的事,到也省去许多琐事,今年我姐要忙着绣坊里的活,又要忙着给自己绣嫁衣,娘亲便叫我把家里的帐都盘一遍,好心里有个底,这事儿,必得过年之前做完。”

    青梅闻言一时不知如何回答,如今已是腊月二十了。

    腊月十五的时候,高九便带人把家里的猪和鸡都拉着了,而之前,刘稻香一直忙着红薯作坊一事,一直抽不出身来盘帐。

    青梅又道:“老爷不在家,夫人也抽不出空闲来帮姑娘盘帐了。”

    “没关系,爹爹其实出去走走最好不过了。”刘稻香觉得刘三贵的眼界开阔了,再对上老宅那边的人,说不得她与她娘亲会更轻松些。

    春娇走过去给她拿捏肩膀,突然想起一事。“姑娘,奴婢先前去村里听到一件笑死人的事。”

    “啊?你今儿又溜去村里了?”刘稻香一脸茫然。

    青梅见了,只觉自家姑娘越发可爱了,忍不住笑道:“姑娘先前正在看帐本,春娇还跟姑娘说了来着,显然姑娘并不曾听入耳中。”

    “我还真没印象了,春娇,快些说来让我也乐乐。”刘稻香闻言生了好奇心。

    青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农门坏丫头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浅醉微梦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浅醉微梦并收藏农门坏丫头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