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稻香一家子兴致勃勃的逛着街,就在不远处,刘齐氏正与赵婆子站在那里闲话,而刘小兰正在小摊前挑着自己喜欢的绢花。

    好容易,刘齐氏从刘仁贵与刘旺贵养猪的利中扒来五十两,自然起了赶大集的心思。

    赵婆子眼儿尖,拉了一把正在挑花的刘小兰:“小兰,那不是你三婶一家子么?啧啧,真是发财啦,听说,你三婶的弟弟是跑海的,腰缠万贯呢!大家都说他家珍珠如雪,玉如水呢!”

    而一旁的刘齐氏一张老脸早已黑如锅底。

    “我说赵婆子,你到底还想不想你媳妇多赚点银子?”

    赵婆子连忙给她顺气儿:“哎哟,我说齐姐姐,你气啥啊,好歹三贵也是你们的养子,不看僧面看佛面,你瞧,你家的二儿子与小儿子去年不是赚了不少嘛,刘三贵一家,哪里敢真的得罪了姐姐你,要我说,黄府不是吃素的,姐姐背后可是有黄同知在撑腰呢,这十里八乡还不得让你横着走?”

    听了赵婆子的话,明知她只是在捧她,可刘齐氏的心里到底舒服了不少。

    “行啦,黄二老爷一直赋闲在家,又因黄大人在府城当同知,正巧,他手上便开了一座府城最大的青楼,我瞧着你媳妇儿生得眉眼俊俏,虽说生过孩子了,可只要好好将养一番,还是有些颜色的,待到天气暖和点了,你们便随了我去府城吧!”

    原来,赵婆子不知从哪儿打听到,府城最大的青楼是黄府二老爷开的,便起了心思想把自家媳妇挪去那里,到底镇上的窑子来钱少了。

    于是,赵婆子便求到了刘齐氏的跟前,这不,正好刘齐氏要出门赶集,两人便结伴而行。

    “哎哟,姐姐,这事儿若真成了,可少不了你的好处。”赵婆子见刘齐氏满口答应,乐得找不着北。

    刘齐氏闻言眼里闪过一道算计,笑道:“我也得寻了机会,找些好物去府里看看夫人,只有进了府才能让我哥跟二老爷透个气儿。”

    她说到这儿,右手放胸前捻了捻,意思很清楚明了。

    赵婆子心里很清楚自家儿媳的模样有多俏,只是面上却不显,而是一脸担忧地说:“姐姐,你的好处我自然不敢少,只是,那边的价钱如何?你好歹给我透个底儿。”

    刘齐氏心里纵使清楚,也不会这般说,便笑道:“哟,你这死婆子,我又不是做那生意的,哪里懂得这么多,不过,我以前在府里的时候,听到别的婆子有议论过,那地儿可是销金窟,吃的,玩的,样样都要花钱,这清倌儿与伺候到天明的,又不一个价儿,你家媳妇生的俏,想必生意不会差。”

    赵婆子听了她这话,心里稍稍有点底,只是打算到时随了刘齐氏去后,再寻了机会去街上打听打听价钱。

    “好姐姐,这里是五两银子,我瞧着小兰越来越水灵了,心中甚是喜欢,这银子便给小兰买头钗用,待到我媳妇进了那里,自然另有重谢。”

    赵婆子要不是没有门路,她哪里需要这般行事。

    可越是有靠山的,越是不轻易收来历不明的女子。

    因此,她才只能求到刘齐氏的头上。

    “那怎么好意思?!你媳妇生得乖巧,我可是把她当自己媳妇疼呢!”她嘴上说不要,手已经早就接了过来。

    赵婆子虽说想把自家媳妇送去青楼,但对于刘齐氏这般“拉皮条”,很是看不起。

    “不瞒你说,去岁年景不好,这不,窑子里的姐儿都跑了不少,客人也少了许多,我那媳妇挣回来的工钱,还不够一家子嚼用呢,我还想着给我的乖孙孙多存点家业,所以,只能辛苦我家媳妇了,我若能再年轻二十岁,到可以帮我媳妇分分忧。”

    刘齐氏心里同样看不起赵婆子,谁不知她男人死后,勾搭了不少男人,不然,她即不种田,又不生产,哪里来的银子养活她儿子。

    不说这两人各怀鬼胎,那边,刘小兰已经气愤的把手里的绢花扔下了,扭头提了裙子含着眼泪跑了过来。

    “娘,娘,我也要那样的珠花!”

    她伸手一指,刘齐氏顺着这方向看过去,只见一头乌黑的青丝上,左边斜插了一串银鎏金洋槐花,随着那人的走动,一闪一闪越发衬得青丝如墨。

    “咦,那不是三贵家的二闺女么?啧啧,真是女大十八遍啊,她爹娘生得好,她比她爹娘更好看呢!”赵婆子是真心赞美,又听她道:“那银纹百花浅绿褙子应该是才时兴的,以前都没看到过这种料子,不过,这么一搭配,还真是水嫩水嫩的, 瞧得人打心底里喜欢。”

    刘小兰闻言阴阳怪气地问:“赵婆子,你什么意思?”她觉得自己的肺都快气炸了。

    刘稻香算个什么东西,长得没她好看,也不像她含着银汤匙出生,哪点比得上她了。

    赵婆子是个人精,听出刘小兰心里的嫉妒。

    暗中撇了撇嘴,人家三贵的闺女可有规矩了,见了谁都笑眯眯的,张口就是伯伯婶婶,爷爷奶奶的,村里谁不喜欢她甜嘴儿。

    哪里像刘齐氏教出来的女儿,就会眼红别人的东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农门坏丫头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浅醉微梦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浅醉微梦并收藏农门坏丫头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