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小舅舅瞧上她腌的萝卜条了。”

    刘稻香来得挺快,自己外下的两百亩萝卜能换些水粉钱也不错。

    “娘,啥事?”娇娇糯糯的声音从廊下传来。

    刘稻香还是早上那一身喜庆打扮。

    这样的大红,陈氏与张桂花都是极喜爱的,尤其是在过年这样的讨喜日子里。

    “哎哟,外婆的乖乖,快些过来我身边坐。”

    正抱着双胞胎之一张智浩的陈氏,朝她连连招手。

    “外婆婆,四弟如今长可重了,还是让我来抱吧!”刘稻香眉开眼笑地走过去,从陈氏怀里接过香喷喷的刘智浩,坐到了陈氏的身旁。

    张裕德坐在东边方向的火桶边,冲刘稻香笑道:“外甥女,你娘说,那酱萝卜条是你做的?”

    “是啊,小舅舅喜欢吃?回头我叫人去田里多拔些回来腌了,让你带着回家去慢慢吃。”刘稻香一边逗着刘智浩一边笑答。

    苏子烨坐在那里问:“可是能久放?”

    “这个我到没试过。”因为酱萝卜需要放不少的酱油,她也不知道放久了会不会坏。

    本以为这事儿行不通了,苏子烨心中正琢磨着要不要快马加鞭,写封信去京城问问。

    只不过,刘稻香做的酱萝卜与北地做的味道又不大相同。

    “虽说没试过,不过,我想咱家乡的辣椒萝卜搁坛子里密封了,能放上一年半载,若是坛子选得好,搁个两三年也不怕的,小舅舅是自己吃,还是......”

    若张裕德是想帮她销出去,到是可以尝试用做辣椒萝卜的方法。

    只不过辣椒萝卜是需要晒上一天,去去水气的,而且不需要搁酱油、糖和姜蒜。

    张裕德挑了挑眉,难怪自家姐姐一家,能靠着那百两纹银混得风生水起,虽说高九有帮着收货,但这其中的艰难与智慧,缺一不可。

    光瞧他家如此灵动的外甥女就知道了。

    “嗯,到是想能保存的长些,你也知道我之前是跑海商的,海上的东西除了鱼,很少有新鲜点的青菜,而干菜嘛......”

    吃多了,总是叫人腻得不行。

    这酱萝卜条的味道却是很不错,爽口又下饭,略微的甜辣,大多数人都能接受。

    刘稻香听了,起了点小心思。

    她又试探地问:“因着咱爹舍得给肥,咱家今年的萝卜老粗了,估计有两三斤一个,我初略估计算了下,一亩地少说也有两三千斤,小舅舅啊,你确定真的全要?”

    张裕德微微一哂:“不说我是和人合伙,手上有五十来条船,一条船上百来号人是有的,这就有了五千多号人,再加上一起出海都是几家抱团,数百条船一起出行,一个是人多安全性好,二个嘛,也是方便借调物资。”

    这还是头一回听张裕德具体说这事,听得陈氏的嘴张得老大,又问:“那得多大的船啊?”

    张裕德比划了一下:“能下海的船,大概能从村头到村尾这么长,得装不少东西呢。”

    陈氏又是一阵惊讶,那货船得多大啊?她已经无法想像了。

    刘稻香听他这么一说,要真这样,两百亩的萝卜条还真不够这些人消耗的。

    “这个没问题,小舅舅,左右这些日子过年,我闲着无事,不如我先来试试看。”

    陈氏想说,正月里不适合动这些。

    刘稻香已笑着劝她:“外婆婆,老辈只说没出正月十五不动针线,没出初五不杀生,可没说不许用刀切菜啊!”

    陈氏扯了扯嘴皮子,不动刀切菜,难道叫大家全喝西北风?

    想想只得做罢,也不再多嘴多舌了。

    说到底,她不想坏了自家外孙女的财路。

    “哟,你该不会是学你姐,想自己攒嫁妆吧!”

    陈氏压低了嗓门打趣她,岂知,刘稻香一本正经地说:“正有此意,外婆婆,咱爹是个会念书的,真要入了仕,是不能明着做生意的,顶多只能让咱娘弄些嫁妆铺子或名下有些良田。”

    朝廷还是允许他们这些人有私田的,而且,越往上爬,这能免税的私田也越多。

    真要靠朝廷给的那些钱粮,哪能穿绫罗绸缎,吃山珍海味。

    还不是个个都有自己的小道。

    陈氏还在琢磨着自家嫡亲乖乖的话,又听刘稻香说道:“况且,除了我和大姐,咱爹娘不得操心三妹妹的嫁妆,还有两个弟弟将来讨媳妇的钱,这花钱的地方多了去了呢!”

    瞧她一副小大人的忧愁样儿,一屋子的人被她逗乐了。

    就连不识愁滋味的张智浩与张智瑜,也跟着咯咯直笑。

章节目录

农门坏丫头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浅醉微梦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浅醉微梦并收藏农门坏丫头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