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三贵笑道:“你也真是的,这有什么可惜,咱们家的家底只会越来越厚实,认识别人越多,送出去的年节礼也越多,好在这些能收回来,二闺女的嫁妆迟早要办的,今年不过是捡了个漏子,又盖了个新院子。”

    张桂花听后叹道:“以往穷的时候,也没送这么老些年节里出去,这有钱了,开销也跟着越发大了,好在明年不必盖新院子。”

    刘稻香暗中吐了吐小舌,还好她没有怂恿自家老娘在府城或州城买院子,不然,还不得心疼死了。

    “娘,您可别光心疼咱家花掉这么多,即便今年花了老些银子,去年还能余下一千七百多两。”

    她把帐本子摊开,又说道:“今年遭了灾,咱们这一带的粮食贵死了,好在我认识的那个粮商念在一直跟他做生意的份上,又同他约定来年也在他那里采购粮食,这才安往年的价格给了咱。”

    刘三贵问道:“即然咱们喂鸡的粮没有涨价,那为何还要跟高九说提价的事?”

    刘稻香把两手一摊,很无辜地说道:“我只不过是随口说说,他接说提两文钱一斤的价格,其实,我要不是与那粮商生意来往的久了,要的粮数量又大,说不定人家就是看在这份上才便宜卖给我的,总不能因为这一次他便宜了,若下次咱们这里又遭了灾, 到那时,万一那粮商不再做这生意了呢?”

    张桂花听后第一反应是家中得多多买田,第二个反应时,不能买在家附近,就好像她二闺女说的,鸡不能放在一个笼子里下蛋还是啥的。

    她张口想说买地的事,又听到刘三贵问刘稻香:“那咱今年赚了不少?”

    刘稻香摇了摇头:“赚是赚了,但并没有我所想的那么多,要知道,咱们家今年喂了一万只鸡,可用为遭了旱灾,天气太热,鸡都不怎么下蛋呢,今年鸡蛋卖的钱,还不如去年多。”

    张桂花闻言急了,问道:“那到底赚了多少?这一万只鸡可吃了不少玉米和碎米呢!”

    刘稻香说道:“今年咱们一共花了一千四百二十四两,其中一千四百两是买了鸡粮,二十四两是在咱村买的八千只小鸡崽。”

    这回,连刘三贵也坐不住了,问道:“那鸡赚了没?不会就赚点辛苦钱吧!”

    “赚是赚了,不过鸡蛋只赚了三百六十两,若不是天太热,咱家的鸡蛋按理应该可以卖到一千两,鸡只卖了一千五百四十两,算下来,一万只鸡只赚了三百六十两,而鸡粮是按去年的价算的。”

    所以,她家的一万只鸡今年并没有赚什么钱。

    刘稻香见刘三贵不再说不该让高九提价的事。

    他的精力主要还是在学习上,原本没想到今年鸡下蛋会如此之少,所得银子还不如去年多。

    张桂花叹道:“早就知道养鸡不怎么赚钱了,谁知一年到头,还真只是赚了这点钱,还不如拿这钱去买地呢,一年到头赚的钱比养鸡还多。”

    刘稻香摇了摇头,劝道:“无论是种田还是养鸡都有赚有赔,做生意本就如此。”

    刘三贵又问:“那猪总该赚得多点吧!”

    “嗯,猪的开支要大点,一共支出了二千一百三十六两,好在卖掉一千头猪后,减掉开支,还赚了一千四百六十四两。”

    张桂花心里很不得劲,说道:“这样算下来,真的赚不了多少,要不,你过年时,你问问高九,看他能不能多要些猪?”

    刘稻香听后,说道:“爹,要不咱们寻个机会去县城或府城看看,问问那边毛猪的价格,明年咱们再多喂两百头,也好能多赚点。”

    而且,她家的那点地儿,只能多喂两百头了。

    再多可不行了。

    刘三贵在心里算了一下,这样一来,家中一共有三千六百四十两了。

    “二闺女,咱们家明年不必再盖新院子,我看,不如拿二千两出来买田和绣坊,先给你姐买个百亩的庄子,再她在府城买个绣坊,剩下的一千六百四十两,拿一千两出来给咱家买点田,剩下的六百多两便做家中的开支。”

    刘稻香对此无异议,只是提醒他:“爹,明年春你们去游学,打算往哪边走?”

    刘三贵想了想,说道:“我打算带了何护卫和郑护卫以及薛大河一起去,只是驴车怕是不够用了,得添一头骡子,再打个大点的木马车。”

    刘稻香笑道:“这要出远门呢,一辆车怕是不够,不如买两辆吧,爹不是说,还要带上智财哥吗?这样一来,行李就不够放了。”

    刘三贵想了想,说道:“这样一来,留在家中的银钱怕是少了。”

    刘稻香对此一点都不担心,安慰道:“爹,你只管放心,若真不够,我跟姐姐还有不少私房呢,可以先借给家里用。”

    张桂花伸手戳了戳她脑门子,笑骂道:“若真要借用,等年底了,让你爹多还你们些银钱,留着过年买金钗戴,或是留着将来出门子压箱底也行。”

    毕竟过了年刘稻香有十一岁,而刘秋香有十三了。

    刘稻香自然是乐呵呵地点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农门坏丫头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浅醉微梦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浅醉微梦并收藏农门坏丫头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