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寒老树枯,新雨晚秋来。

    这一日,刘稻香正在灶屋里琢磨着做道叫“粉果”的小点心。

    陈氏与张桂花正坐在台阶上绣花,顺带着逗逗刘稻香的两个弟弟。

    “薛大婶,把这凉薯给剁碎了。”刘稻香正指挥着薛大婶在剁东西。

    她嘴里的凉薯就是沙葛,是刘三贵去府城办事给带回来的,刘稻香瞧着这玩意儿就动了做粉果的心思。

    昨儿才把晒好的饭米粒儿给磨成了粉,今儿正打算做粉果。

    这时,听得陈氏欢快地叫喊道:“哎哟,老天总算开眼了,今儿下雨了呢!”

    张桂花叹息道:“可惜来得有些晚了,如今下雨又有什么用?”

    陈氏答道:“不晚,不晚,正好还能让地里的红薯们吃上一口水,再长长身子。”

    如今已是十一月初了,天气越发的冷起来。

    刘稻香听到她的声音,从灶屋门口探出头来,抬头看天,果真下起了麻麻细雨。

    雨不是很大,早被晒得发白的院子地面,随着雨水的落下,带来一阵阵泥土的气息。

    “外婆婆,咱家的红薯不是准备要挖出来了吗?”

    陈氏笑着答道:“不急,这才十一月初呢,等到十一月底再挖也不迟,左右今年也就这点子事了。”

    张桂花也跟着说道:“是呢,你外婆说了,正好十二月多给咱猪喂些红薯催膘。”

    刘稻香娇笑道:“哎呀,外婆,娘,你们咋忘了,咱在村里还能收不少呢,放心吧,今年的猪肯定够肥。”

    陈氏摸了摸刘稻香四弟刘智浩的小脑瓜子,笑道:“难怪,昨儿村里的郭老头非要我去他家拎些红薯回来,说是给咱家乖孙孙们吃呢,那玩意儿可补了,我琢磨着咱家的还没挖回来,便拎了些回来。”

    刘稻香默了,她外婆婆是说吃红薯容易长肉吧!

    “外婆婆,郭大爷肯定是急了,想早些把红薯挖出来呢。”她回头朝在灶屋里帮手的青梅喊道:“回头,你去郭大爷家跑一趟,说是咱家开始收红薯了,哪家想挖的,先来咱家登记一下,总得有个先后才不会乱。”

    陈氏在外头喊道:“记得现挖现喂,不必急着一天挖完。”

    刘稻香转念一想,如今已是十一月初,那些没有小绣娘的家里,肯定是着急挖红薯换钱。

    “知道了,外婆婆,青梅,你回头再告诉大家,今年在咱家借的粮的,不用急着还,等下一年光景好些了,可以用红薯抵债。”

    陈氏在外头听了唠叨了一句:“也亏得你们是养了这么多鸡和猪,不然光这个借法,还不知猴年马月才能还得清呢!”

    张桂花笑答:“娘,都是一个村子里的,这样的光景,咱家有些余粮,不能不借呢!”

    她又想着,还真亏了自家二闺女当初坚持要喂这些小东西,不然,这些借粮的,估计很多都要成了烂帐。

    刘稻香眼珠子一转,随即说道:“外婆婆,谁家没个困难的时候,再说了,有借有还,再借不难,若真有那下三烂的不还,咱家就当是打发叫发子了。”

    她其实是想借家中下人的口,告诉村民们。

    古话说得好,升米恩,斗米仇。

    她可不想养出一帮子仇富的家伙。

    “姑娘,姑娘,有你的信。”

    春娇欢快的声音从院门口传来,她抱着一个包袱匆匆跑进来。

    张桂花喊道:“春娇,你的规矩学哪儿去了,仔细让罗姑姑听到,又要打你小手板。”

    春娇顿时苦巴个小脸,她是典型的陪姑娘读书,姑娘犯错,她被揍,好在刘稻香一直待她们很不错,每每在罗姑姑的眼皮子底下时,肯定是规规矩矩,一但罗姑姑转身走开,她们几个简直就是放羊吃野草,随着性子来。

    “夫人,您小声点,让罗姑姑听到,肯定饶不了奴婢。”

    刘稻香无奈地摇摇头,开口问道:“春娇,你从哪儿拿来的信?”

    “今儿里正爷爷去镇上了,正好黄少爷托人给大姑娘送了些小玩意儿来,驿站的差爷说,有姑娘的书信。”

    刘稻香心里犯狐疑,会是谁给她的信?

    她从春娇的手里接过信,又吩咐她把给刘秋香的东西送去东厢房里:“我姐姐去翠花家了去取菜刀了。”

    随着刘稻香家的人越来越多,这家里一把刀切菜是大大不够了,张桂花前几日跟李三婶说了一声,让她当家的帮忙打三把菜刀,约好了今儿去取。

    是陈氏提醒的,刘稻香的那两百多亩良田全点上萝卜了,如今萝卜秧子已有一筷子长,等来年春,正好把萝卜切成丝晒干,到时卖给干货铺子,也能换不少钱。

    刘稻香对这个不懂,全听她家亲亲外婆婆的。

    她这般想着,手上也没停,把书信拆开了,张桂花见了,问道:“是谁来的信?”

    刘稻香匆匆看完信,皱眉答道:“是苏公子。”

    “苏公子?”张桂花一点都不诧异,苏子烨偶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农门坏丫头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浅醉微梦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浅醉微梦并收藏农门坏丫头最新章节